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一次聽說有拆書會這種玩法,第一次自己讀完一本書,然后去聽拆書會。昨晚聽完箏小錢老師的拆書會,挺受教的,跟我想象中的很不一樣,比自己看收獲更大。
《林語堂的說話之道》這本書的技巧性比較重,適合能立刻實操、然后運用的人,我自認為好像對我用處不大,所以讀起來,很多東西都省略掉了……
慢慢的讓我意識到我和大咖的區別太多了,以下總結幾點自己的體會:
1、讀書技巧
讀書之前,應該好好的瀏覽書的目錄,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帶有疑問的內容,分別做好標識號,可以從這些內容入手,帶著問題去讀書,邊讀邊寫下自己的感受
2、材料準備
分享前的準備要充分,材料來源要廣,自己知道的全渠道都得去準備,資料來源廣了,觀點的論據就更充分了。我一般是比較懶,懶得查資料,懶得看文字,所以這以后必須得好好改改。
3、思考整合
材料收集好了的同時,也看到了很多的觀點了,但是對于別人的觀點不能照搬,要加以思考,不斷的深入。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遍歷各家直言,不獨一家之言。只有自己整合得到的東西才是實實在在的自己的的東西,別人也會覺得好。
4、邏輯表達
根據主題,將收集到的資料和自己的觀點有效整合,有一定的邏輯順序,表達出來,給你不緊不慢,邏輯清晰的感覺。
最后總結,大咖拆書會好的最大特點:
準備+自信+思考+經歷回顧
每個人看書的感受都不一樣,取決去每個人當時的學識、經歷、需求與所處在的環境。聽完箏小錢講完她的拆書,我發現老師關注的點都是她平常想突破的點,結合她自己的經歷讓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本書的理解與感悟。
不敢如何,踐行最重要,每一本書都是這樣!
附:今天讀到的拆書法與箏小錢講課ppt部分
RIA拆書法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962301
R:原文敘述
I:自己的復述
A1:自己關聯的經歷
A2:以后怎么用
箏小錢老師的讀書思維導圖
箏小錢老師講說話
箏小錢講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