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春節很忙亂,插曲不少,但我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去爺爺墳前燒把紙。年后回深圳,那天加班很晚,第二天醒了只記得一個夢,夢里爺爺坐在我對面,指著他身上的白襯衣說,“快來接我回家,這里好冷”。
于是我想起了爺爺的的尋女路,爺爺的小女兒,是我的小姑姑,小名叫菊菊,奶奶很早就沒了,那時菊菊小姑姑還是吵著肚子餓的年紀,爸爸早早輟學幫爺爺照顧兩個妹妹,爺爺一根扁擔擔起了這個沒有媽的家。爺爺的那根神奇的扁擔,擔過很多人家的四季蔬菜,擔過饞嘴小孩的水果,擔的最多的是小姑姑的食物,鄰家長輩總說的一句笑話是“菊菊,今天趕集沒有給你帶糖糖”,這是爺爺趕完集沒有收獲時對小姑姑說的最無助的話,接著便是小姑姑的哭聲,那是張有哭聲的黑白照片。
爸爸和小姑姑的成長過程有多辛苦我并不清楚,所幸他們都平安長大。小姑姑和一起長大的小姐妹一樣去了南方尋生活,遇到了那個愛她的男人,爺爺和爸爸不同意小姑姑遠嫁到大山里,小姑姑賭氣再也不給家里一點消息,于是小姑姑就在那個通信和綠皮火車的年代不見了,到我懂事后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爺爺擔著那個能給我和弟弟帶回幾個橘子幾顆糖的擔子出門,一段時間后一臉疲憊的扛著空擔子回家,周而復始。直到那一天我看到爺爺臉上出現了失而復得的神采,飯桌上爺爺說他找到了姑姑的婆家,留下了家里的地址。
小姑姑終于回家了爺爺早早去了縣城車站,那天我躲在老房子的大木門后看著爺爺笑花了眼。
直到小姑姑帶她的小娃娃回來我才知道剩下的故事――那段沒有橘子和糖的日子里,爺爺擔著他那裝著種子的擔子走遍了整個四川東部山區,只為了尋回他那不回家的小女兒。那些種子一半賣,一半送,每家每戶的上門問有沒有叫菊菊的外地媳婦,所幸那些種子爭氣,長出的白菜又大又好,涼薯又白又甜,于是那片山區的人們都知道了有一個賣好種子的老漢在找女兒,第二年爺爺又帶上了種子踏上了尋女之路,這一次爺爺終于來到了小姑姑家的幾座山外的農戶家里,幾番下來找到小姑父家的一個遠房親戚家,爬了半天山路趁著天黑找到小姑父家,小姑姑還在南方,爺爺坐在木板凳上抹了幾把眼淚,留下了家里的地址和電話,挑著種子擔子回到了家。
爺爺你忘了,小姑姑很早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