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的沙龍:美發店社交中、會談時,適時的沉默是低調做人的智慧金訣
我們都知道,越是空車,噪聲越大。車上越有貨,噪聲越低。沉默是一種藝術,沉默是一種智慧,沉默也是一種能力——一句話,沉默是金。沉默和精心選擇的說辭具有一樣的表現力,這就好比音樂中的音符與休止符一樣的重要。與其夸夸其談,還不如該閉口時閉口。
適時的沉默是低調做人的智慧金訣。沉默是金,懂得沉默也是一種能力。巧妙地運用它,你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國時期,曹操的三兒子曹植才思敏捷,聰明能干,很得曹操的寵愛,他決心放棄立曹丕為世子,改立曹植。廢長立幼在封建社會被認為是有違天理倫常的事情,往往會引發動亂不安,所以大臣們總要據理力爭,甚至不惜獻出生命。但做皇帝的人卻往往不愿意聽從臣子的意見,雙方會鬧得很僵。曹操也是這樣,自己下了廢長立幼的決心,心里便不再愿意聽臣子討論這件事。
有一次,曹操退下左右侍從,引謀士賈詡進入密室,向賈詡問話,賈詡卻沉默不語。曹操再問,賈詡還是不答。這樣一連幾次發問后,曹操生氣了,責問賈詡:“和你講話卻不回答,到底為什么?”
賈詡回答:“對不起,剛才想到一個問題,所以沒有立即回答。”
曹操追問:“想到了什么?”
賈答:“想到了袁本初、劉景升父子。”
曹操大笑,決心不再廢長立幼。
袁本初、劉景升父子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曹操聽到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回心轉意?
袁本初即袁紹,是東漢末年崛起的大軍閥,占據了青、幽、并、冀四州,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袁紹有四個兒子:譚、尚、熙、實。袁紹認為二兒子袁尚長得像自己,有心培養他為接班人,留他在身邊,而把其他幾個兒子放為外任,讓他們一人領一個州。大兒子袁譚不服,于是弟兄兩個各自組成一個派別,彼此爭斗,勢如水火。結果兩敗俱傷,曹操坐收漁人之利,官渡之戰后,各個擊破了袁譚、袁尚。
劉景升即是劉表,東漢末任荊州牧,成為一方霸主。劉表和妻子都喜歡小兒子劉琮,想立他為后嗣。最有實力的將領蔡瑁、張允攀附劉琮,結為死黨。劉表把長子劉琦趕出去,到江夏做了太守。許多大臣便尊奉劉琮為劉家繼承人,以致弟兄兩個結下怨仇。
袁紹、劉表都廢長立幼,最終釀下了苦酒,這些事情又都是剛剛發生過的,“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曹操為自己長遠的政治利益考慮,自然改變了原來的決定。
賈詡并不是不知道說服曹操是一件難度極大的事情,他也不可能不提前做周密的考慮,設想多種方案。曹操連問不答,難道是他真的聽不見?賈詡只是為了使曹操發問,為自己制造一種說話的環境而已。曹操一追問,賈詡便很自然地說出自己早已想好的話。
這種方法現在也經常被人們采用。有些政治家在談判時為了使自己的意見能被接受,故意對別人提出的意見充耳不聞。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簡潔地表達你的看法,然后保持沉默,留一個寧靜的空間給別人去慢慢思考。在你批評別人時,適當的沉默可能會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通常來講,當你批評他人時,那人一定情緒相當激動。他可能不但不虛心接受意見,而且還會反唇相譏,使出渾身解數為自己開脫。這時的你,最好就保持沉默吧。
請相信,你的沉默、你的無言是對當事人的一種威懾。這既顯示出了你寬廣的胸懷與大度的品格,又給對方留有思考的余地,他的態度也會就此改變。你的沉默并非是對矛盾的回避、對錯誤的遷就,而是在提醒對方,冷靜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無聲的戰場上,情緒越是強烈的人,越是會陷入被動的局面。
好了,小編今天的分享就在這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知識,關注維的沙龍,讓自己變得美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