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亞洲皇帝貴族餐餐享受山珍海味色香味齊全的美食有所不同,中世紀的歐洲君主大佬們,吃的食物淡而無味,鹽和檸檬汁是他們僅有的調味品,最多沾點橄欖油和甜醋,吧唧吧唧一頓飯就這樣將就掉了。因此,當來自東方的調味品,讓他們嘴巴里產生愉快的刺激感之后,歐洲君王貴族和平民都為之瘋狂了。調味品的價格由此走上了一個大牛市。這些調味品,就是胡椒、咖喱、姜、桂皮等。
但令歐洲人不幸的是,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之后建立了橫跨歐亞非大陸的帝國,這帝國完全壟斷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看看地圖就知道這帝國卡的位置多么牛叉——東亞的香料運送到歐洲,當時又沒有飛機和集裝箱無法長途跨越,因此必然通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土地。這帝國的君主要對從事貿易的商人課非常沉重的稅,商人納稅后才能把香料從印度洋上的船上轉運到中東的陸地上,再從君士坦丁堡或是亞歷山大港裝上駛往歐洲的帆船。到了歐洲的地中海,香料的運輸又被威尼斯人壟斷。香料,因為幾經轉手并運送困難,存在難以想象的暴利!
暴利就讓歐洲的君王和商人們眼紅,既然東亞到歐洲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橫在中間,歐洲人就很自然的要去探尋另外一條通往東亞、印度的航線。追逐暴利的動機,催生了大航海!歐洲的航海家們到處尋找一條直接通往東亞和印度的航線:哥倫布和麥哲倫向西航行、迪亞士和達.伽馬向南航行、約翰.卡伯特向北航行。歐洲君主大佬和投機商們就如同現在的風險投資家一樣,積極支持這些航海家的冒險,目的很簡單:money!為了追求香料交易的巨額利益。
從故事中認識到的:
1、生活平淡,需要些刺激,但為了這些刺激,得花成本
2、逐利,是人性
3、原來的道路不通了,得換種方法或是思路,得創新,才能有所發展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