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一位以前同事聊天,之前她是一位職場女性,有孩子后就辭職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每天主要工作是帶孩子再做些家務,從早上醒來就開始忙個不停,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年多,她說最近開始有點焦慮,因為晚上睡覺前回想一下才發現今天也沒做什么就過去了,明明一天也沒閑著。想學點東西考個證書,可就是擠不出時間。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呢?忙碌了一天,可是又說不上來具體做了什么事情,卻總感覺時間不夠用,但也不知道時間去那了。
“沒時間”是我們現在最常用的托詞,你真的沒時間嗎?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呢?每個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但是每個人產出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比如我師父阿拉丁可以在一天中完成兩篇2000+的拆書實錄,同時他也有時間回復微信,發發朋友圈和評論。其實并不是我們沒有時間,而是我們怎樣能高效地使用時間。這里推薦給大家一本書《精力和時間雙重管理研習手冊》。
這本書的作者崔莉莎是一名涉外律師、律所合伙人、資深三級拆書家、精時力導師,江湖人稱崔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開啟了她的很多斜杠事業。她寫作、她每天早上在線上做精時力或者一些主題書籍的拆書分享,吸引了幾百號粉絲一起抱團學習。她是怎樣做到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呢?她是精力和時間管理10年踐行者,她把自己的實踐經驗整理在一起,通過這本書分享給了大家。里面都是可以直接落地實踐的工具和方法,精時力助力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創造出自己無限的可能。
在這本書的第一章中,崔律就跟我們分享了她的秘密武器:日清單。
我命名為“日清單”,為它賦予三層意義:
第一:“日+清單”,指一日之內計劃要做的所有事項的明細單,側重于規劃。
第二,“日清+單”,指一日內已完成事項的明細單,日事日清,側重于執行與完成。
第三,“日清單”是“日程表”和“待辦事項清單”兩者優勢的結合。
日清單指的是一日內需要完成的事項清單。但它又不同于待辦事項清單和日程表。
曾經我在朋友圈PO過一張我的日清單截圖,收到很多朋友的評論和私信,他們都很好奇我用的是這個時間管理軟件,因為他們之前用的大都是待辦事項清單。
上圖為日清單,下圖為待辦事項清單。
我之前也用過待辦事項清單,把要做的事情分別列出來,有了新的任務再加在后面,可是當我要去完成每項任務時,需要花點時間去挑選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然而我最先選擇的是簡單易做的,最后剩下的往往是最不容易完成的。雖然完成了一項后很有成就感,但總覺得后面還要好多事情沒做完,會很著急,以至于無法做好當下的事情。
也有些朋友說這日清單的時間安排很像是我給孩子制定的暑假一天時間安排,這個暑假一日安排就是我們所說的日程表,日清單和日程表最大的不同是,日清單里記錄的不止是任務、工作和一些具體日程安排,日清單中記錄的內容除了一些硬性規定的任務時間,還可以加一些讓自己放松的任務和自己想去做的事情。日清單的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做些調整,而不像日程表那么死板。
待辦事項清單就像老師布置的作業,每天大同小異但不斷在增加,日程表就像老板下達的任務,這個時間點不完成后果很嚴重。對于我們來說就像沉重的負擔,自己不得不去執行。日清單則像媽媽一樣貼心,幫我們記著一些必須做的事情,也可以把想做的事情告訴它。日清單中有工作有休閑放松的事項,我們只需提前安排好執行時間,它會提醒我們,接下來可以做些什么了,什么時候該休息一下。
大家看上面兩張圖,哪種任務清單會讓你感覺更清晰明了呢?
日清單有四個特點:1、一日一清,2、有待辦的具體事件,3、有具體執行時間,4、有勞逸結合。
日清單可以幫助我們清空大腦的內存,讓那些需要大腦去記憶的待辦事項都放在日清單中,這樣我們的大腦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去用來思考、創意。日清單還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焦慮的心情,當有很多待辦事項時,我們的心情會收到影響,當我們把這些事情放在日清單后,只需根據時間軸和四象限依次完成就好。
怎樣來制作日清單呢,日清單的原則是日事日清,及時記錄添加,再按時間和輕重緩急來逐一完成。崔律推薦使用“高效TODO”的APP。我們可以先按照以下步驟,制作出第一個屬于自己的日清單。
1、一日三分:在日清單中添加2個永久提醒的新任務,名字分別為“午”“晚”,“午”的時間選擇在中午12:00,“晚”的時間為18:00,可以在字的前后加上一些醒目的表情,這樣把一天的時間又分為三個階段,就像又多了兩個時間節點,能促使我們去完成每個節點前的事項。
2、添加任務:提前一天,可以在下班后路上或者下班前10分鐘制作出第二天的日清單,這個只是0.8版本,把第二天我們需要做的事項列入日清單中,并安排好具體的執行時間,只設置開始時間,不設置結束時間。一個任務的開始時間默認在前一個任務結束后。并隨時記錄新的任務。
3、選擇象限:在添加任務的時候,系統會讓我們選擇時間象限,相信你之前也有了解過根據緊急和重要區分的時間四象限。但我之前一直屬于傻傻分不清楚的狀態,看到崔律書中的介紹后,我終于明白了這個規則。
藍色任務:緊急不重要,指的是一些有硬性時間要求的日程安排,比如開會、約人見面等。就像很理性的,用商務藍來代表。
紅色任務:緊急重要,指的是當天的頭等大事,不睡覺也得完成的事情,一天不超過3件。就像紅燈紅牌一樣需要足夠重視。
綠色任務:不緊急不重要,指的是雜事、輕松就能做好的事情,也可以是一些讓自己放松的事情。就像大自然一樣的綠色。
橙色任務:重要不緊急,一天中大多數任務會是橙色的,除了藍色的日程、紅色的特別緊急的事情,和綠色能輕松做好的事情以外就是橙色任務了。常規任務就像是黃牌起警示作用,這里選擇橙色。
在熟悉象限以后,我們可以先把藍色和紅色的任務添加進去,再在其他間隔的空余時間添加橙色和綠色的任務。
4、設置提醒:如果是藍色和紅色的任務可以設置一個提前提醒時間。
5、保證勞逸:確保日清單中的任務是彩色的,比如可以在一個紅色任務后面給自己安排一個綠色的任務。讓自己在緊張的工作后可以放松下,有充足的精力去完成下一個任務。
以前我一有時間就想刷微信朋友圈,現在我會先刷日清單再刷朋友圈,確保完成進度,在藍色任務完成時間之后,根據時間軸按照先紅色、再橙色、最后再綠色一個接一個的完成。
在睡覺前當我把日清單中所有事情完成,心里自然會覺得無比喜悅,相當有成就感。
現在我每天的生活離不開日清單,有著日清單時刻的溫馨提示,也滿足了我對秩序感和安全感的要求,遠離了每天瞎忙混亂的狀態。
當然這只是日清單的入門方法,書中還有一些日清單使用的小技巧,。同時也需要我們在讀完這篇文章后,開始實踐,不斷地發現問題再做調整,最后做出屬于自己的日清單。讓手機成為幫助我們生活工作的工具,而不是吞噬時間的小怪獸。用日清單,告別瞎忙、焦慮,有條不紊地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