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向引用。
? ? ? “徐霞客一生不避艱險,他用雙腳走遍三江五月很快的中國16個省份”這是文中徐霞客面對了許多困難,但都不舍目標,一直用雙腳走了下去。
二、分析。
? ? ? 他為什么要走那么多地方?那么多困難難道他沒有想過回家嗎?他都去過那么多的地方了為什么還要繼續走下去?因為他要把歷史上的錯誤推翻,并改成正確的答案。有過,但他立下過雄心壯志一定要親自考察。因為書籍上的錯誤特別多,才走了大半部分剩下的還沒完,必須要完成。
三、定向議論。
? ? ? 行萬里路才是最好的,沒想到徐霞客經選擇了這樣一條艱苦又困難而又危險的路,我很佩服他。吳承恩、蒲松齡、李時珍都選擇過,他們都是挑戰困難的英雄。如果是我,我肯定不會選的,那我肯定會半途而廢的。
四、聯系實際。
? ? ?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經事之才,亦必有堅韌之志,新時代的我們,學習上怕吃苦,勞動時只惜力,工作上找借口,一屋不掃,何掃天下?這次徐霞客為我們全中國做了一個好榜樣,他考察了34年,共寫成了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字只剩下60多萬字,像我們做學生的誰又能給徐霞客做一個好榜樣,既然不行,可以試,不管是多少次,總有一次會成功的,雖然不是特別厲害,但是還是還是成功了一步。在我五歲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那時我是5歲,有一天晚上我在阿姨家,寫完作業之后,我回家了,但是我的書包落在她家了,然后第二天早上我收拾好之后,媽媽說讓我先去,她在門口等著我,我就去她家拿書包,但在路途中看見了一只大狗,當時大狗不知怎么了,就對我瞎嚷嚷特別大的聲音“汪、汪、汪”當時我心里特別害怕,害怕它咬住我了,我就往家里跑,但是我不小心跌倒了,腿磕爛了,但我依然跑著,看見媽媽在門口等著我,我趕緊抱在媽媽的懷里,但是狗一直追著我,媽媽在地上跺了兩下狗就跑了,當時我很害怕我的心很緊張害怕,就算狗走了,我還是緊緊的抱著媽媽一刻都不敢松,而現在的我已經不害怕了,因為當我看到徐霞客就沒有害怕,我為什么害怕。他那不畏艱難,就算門口盤著一條蛇他還是進到洞里了。
五、結論。
通過這篇課文,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總有一種可以成功的方法,可以多試幾遍,但是總有一次可以成功。徐霞客這種不畏艱難、奮不顧身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周旭如,上傳人:周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