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改名的事兒,已經被好幾波人好奇過了。我也會解釋,可好奇的人依然好奇,不解的依然不解。
不過,我相信所有的事都是機緣巧合,在機緣巧合之間也有其發展規律。
我用過三個名字,第一個羅淑華,第二個羅韻哲,第三個就是羅王妤。
第一個名字,是我父母給我的,我出生的那個年代正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個時期,在那個全民皆紅的時空,我們身邊許多人的名字可能都具有某種歷史性的意味,例如:*勝國、*建國、*新華等等,是那個時代的潮流。于是,我的爸爸給我取了一個以“華”為后綴的名字,名字中另一個漢字他可能參照了詩經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淑”字放在中間。我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我想這個可能既順應了當時的社會氛圍,又承載了父親美好的愿望吧。
后來我的命運還真是應了父親美好的期待。猶記得當年女子初成,還從未想過婚姻是什么,也不知道月老怎么搭的線,當時素未謀面遠在廣東的某阿姨,委托父親的熟人過來“求”親。父親連見都沒見過對方家長或者未來女婿,就果斷的答應讓我去了,而我卻是一無所知,當然后來是知道了。? 然后…… 然后我就坐上了命運的過山車。
后來有人提醒我,你的名字不好,要改。我頑固的堅持:名字好不好都是爹媽給的,不改!
第一次婚姻分開后更是有不同的人提醒我,你的名字不好,要改。我依然頑固堅持,父母給的,不改!
直到2012年遇到一位老師,他并沒有直接說我的名字不好,而是非常清晰簡單的告訴大家,名字是什么,名字里有什么能量,我當時雖然也沒聽明白是什么道理,但至少知道改名字不是封建迷信,是有理可依的。
于是我找他的助理幫我看看名字,助理很開心的答應了,并很認真的給了幾個備選名讓我自己來選,在其中就誕生了我的第二個名字~羅韻哲。這個名字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我也很喜歡(感覺這兩個字顯得比較有文化很有韻味,哈哈)我喜歡哲學思辨的東西,喜歡探索生命的種種現象。而這些年我的個人生活、工作、人事來往,都被我拿來研究自己,探索生命的真實面貌、存在的淵源……哪怕碰撞得“鼻青臉腫”,都要盡可能的去體悟,“緣”背后的力量,“我”背后的存在,存在的根本……??墒悄遣⒎侨菀字?,無明反而常伴左右,直到去年開始才有機會露出曙光(至于怎樣露出曙光,或許跟我不斷探索家排有關,后面有機會再詳述)
也就在去年年底,我再次去探望劉鋒老師,閑聊間,我好奇老師是依據什么原理來看名字的全息信息的,于是就拿自己的名字來探討,這就有了第三個名字“羅王妤”。這個名字也來得巧合,我之所以選擇這幾個字,是因為父親姓羅,母親姓王,父母在一起給予了我女兒身性命,那就“羅王妤”了。當然,這是字面已經蘊含的意義。后來再看這幾個名字,更多了一些含義———。
從我生命走到現在所經歷的成長歷程來看,這三個名字仿佛代表了三個生命階段。
第一個階段活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完全的“唯物主義”當中,以為自己是最“對”的人。看待人事物永遠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永遠是“看得見的才是真實的看不見的都是鬼扯”,永遠是直線思維“A就A,B就B”……。生活了幾十年,對自己頭腦那一點點可憐認知以外的東西完全無感,對身體、情緒、內在動力等根本沒有去真正看見。生命完全處于無知無覺當中。這個階段我的世界仿佛是四方形的、黑白色的……做出了種種“所謂正確和不得已”的選擇和行為,而背后真相其實是帶著對原生家庭盲目的愛,帶著對各種良知(標準)盲目的忠誠,過著“沒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羅淑華”是不知不覺地活著的,不知不覺的為各種“眼光”和“標準”而活著的,那個階段創造了許多的“痛苦”但也許對我的人生卻是有意義的發生,正如黑暗對于光明的意義。
透過潛藏在生命里求生的力量,進入心理學領域,進入各類身心靈活動的體驗,我的世界開始從黑白的,固化的,僵化的慢慢變得柔軟,有顏色,越來越敞開,越來越感受到生命的豐富多元,也越來越能去思考生命的哲學,看到生命本身潛藏的信息和生命不同的發生,不再簡單的看待周遭的表象,似乎可以找到某些規律,看向生命萬物更深入和廣闊的方向,似乎可以透過一個表象看到背后蘊含的“實質”,同時也會被頭腦那探索“所謂的真相”的欲望牽著跑。從而經歷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生命狀態。這個階段是有趣的探索,也會被“求真的欲望”和“各種相應升起的”帶著跑,無窮無盡的升起幻滅……。所以,所謂的追求真理,渴望圓滿,或許是個更大的欲望,只是這個欲望可能會顯得隱秘而高大上吧!許多自以為是的人都會好上這一口“開悟”而“迷在路上”?!傲_韻哲”也是如此!不是嗎?同樣也是個過程。
從“迷在路上”,并在黑暗里掙扎,到穿越迷霧后,突然發現,面對生命其實好簡單,面對命運其實也很單純,不究過往不畏將來,回歸當下,回歸源頭,回歸純真質樸,“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最終回歸一切如是的平凡生活。“羅王妤”來自父母給予的生命,簡簡單單的活著,如實如是的活著,陰晴圓缺,隨順自然!嬉笑怒罵,隨緣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