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CEO這件事,我原來在劉潤五分鐘商學院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有個朋友,舉辦個人畫展最年輕的藝術家之一,作品在拍賣行被拍出上百萬的價格。
當年,他在音樂和繪畫上都極有天賦,他也面臨著很多人都曾有過的人生兩難:怎么選?
最后,他選擇了繪畫方向繼續精進。他跟我 說:音樂是個金字塔,能到達塔尖的就那一 兩個人。但繪畫是梯形臺,你的畫可能賣5 萬一平方尺,也可能賣50萬一平方尺,每一 層都能養活一批畫家,成功概率明顯高很多。
這背后,其實是商學里一個常見概念:頭部 市場和分散市場。
有些行業注定是分散的,誰都不可能占據很 大的市場份額,但做得好也能很優秀,比如畫畫、比如開飯店。但頭部市場完全不同, 一旦成功就容易壟斷、一家通吃,比如音樂、比如今天的很多互聯網業態。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家“公司”,那作 為“CEO”,我這朋友無疑做出了最正確的市場選擇。”
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里,不管我們愿意不愿意,其實我們更多的被卷入到一種一切都可經營,自由的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誰敢說自己能穩穩當當地捧著飯碗?組織就 一定可靠?
你必須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自己:構建自己 的協作關系、塑造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呵護自己的名聲、把注意力投放到產出更高的地方。
我身邊有很多的大學生創業者,他們也是一些公司的CEO,他們都在終身學習,有一些人雖然畢業啦, 但是他們還在學習,在漫長的人生道路里,我相信他們一定會超越那些漸漸停止學習的同儕,一騎絕塵。世事無常,精進不已,是唯一靠譜的人生策略。
2016年是黑天鵝之年,羅胖在跨年演講中講述了很多黑天鵝,看到這些黑天鵝,我真正感到了深深的憂慮,但是我又感到很高興,因為在這個充滿變革和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我們完全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我們只能大致感覺未來的方向。最有創新能力的那些人,在觀念的溪流中自由徜徉,每獲得一個新觀念,就把它置入思想的溪流中,與他人交融、碰撞、驗證、證偽,發出新的觀念。
唯一靠譜的人生策略:人人都應該是自己的CEO。雖然我們不一定會成立自己的公司,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大。讓自己的知識變得更有體系,有人說:讀過很多書,走過很多路,但是仍然過不好這一生。但是我完全不這么認為。這樣都不行的人,那其他人怎么可能過好自己的生活,這個人會有多么的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