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這么一個秘密,其實也不是什么秘密,而是所有厲害之人、高手和強者都知道的一個共識,那就是:
一個人能否成功,能否取得較大的人生成就,取決于這個人是否擁有長時間“投入”和“專注”的能力。
而這種能力往往是一個人的核心能力,也就是俗語說的「心流」的能力。
01
那什么是“心流”呢?
這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的一個概念,心流(Mental flow或Flow)指的是人們在做某些事情時表現出的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并且在當前事情完成后產生一種充滿能量并且非常滿足的感受。
而我以為,心流是人、事、物、境四者形成的能量場,同頻共振的結果。
這里的人指你自己,這里的事指你在做的事,這里的物指你用以做事的工具,這里的境指你工作的環境。
關于這個我在專欄前面的文章也有寫過類似的觀點,講的一個人向外的,與志同道合之人,與熱愛擅長之事,與啟迪啟發之物,與時代天地之境,怎么實現同頻共振。
這里略微有點不同,這里人、事、物、境四者的同頻共振,更多是向內的。
前者是「向外修」,后者是「向內求」。
想要向內的這四者形成的能量場,實現同頻共振,這需要你這個人溝通「內在的高我」,「內在的高我」再連接宇宙的「高維空間」,就能從宇宙的「高維空間」下載「高維智慧」和「高維能量」。
這是人的部分,事的部分,還得這件事是你熱愛并擅長之事,只有你「足夠熱愛」才能「足夠投入」,只有你「足夠擅長」才能「足夠專注」;
或者反過來一樣成立:只有你足夠投入才能足夠熱愛,只有你足夠專注才能足夠擅長。
物的部分,得有某本書,某段話,某句詩,某首音樂,或者某副畫,給你一些觸動和靈感,讓你能夠跟內在的高我進行對接,開啟高我與宇宙高維智慧和高維能量的傳遞。
境的部分,小指你工作的環境,需要比較靜謐,能讓你從里到外放松下來;大指你所處的宇宙、天地,其實只要前三者實現了同頻,這一部分自然而然也會加入到「共振」之中。
然后你會發現,這四者形成的能量場,能量在此聚集于一處,因著同頻共振,能量還將強大十倍百倍,十倍百倍的能量爆發出來,你將充滿活力、生命力和創造力。
這一過程,就是「心流」的具體形成過程。
02
這么一描述,大家可能會把「心流狀態」拔得很高,覺得「心流」是一種了不得的,類似「開悟」和「覺醒」的狀態,可遇而不可求。
但其實“心流狀態”無處不在,你做任何事都有可能達到“心流狀態”,只要專注即可。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確實很難做到人、事、物、境四者的同頻共振,這種“心流狀態”確實是可遇不可求的。
這種“心流狀態”我更愿意稱之為「大心流狀態」。
這種“大心流狀態”,就是佛家追求的“空”,叫空生妙有;也就是道家講求的“無”,叫無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