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到10月底,進入4季度后頻繁總結今年的收獲和結果,還未有顯著成效的都抓緊在最后幾個月努力一把,爭取年底有個好收成。
經濟增長不景氣給普通人帶來的是不敢大手筆消費,疫情的反復讓大眾出現焦慮的狀況,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是只表現在國際風云中,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融入這個洪流中,共同構成了百年不遇的危與機。
在大變局時代,個人的抉擇對個人的影響力被放大。迎難而上、賽道轉型、躺平或換個環境再出發再奮斗,都是出路,只是影響長與短、大與小不同。有的人去鶴崗花1.4萬買房后住下來繼續線上創業,也有的人去了就躺平。
個人的未來還是要與國家的發展趨勢相符為好,選擇一項未來5-10年國家大力發展的行業或產業,深耕進去,做時間的朋友積蓄能力,待產業爆發之時就是個人收獲之日。
如果不知道國家未來要發展的行業,就去讀讀二十大報告吧。制造業、科技創新,實體經濟產業都會得到大力發展和支持。靠個人努力的同時,還得搭乘國家發展的快車,在順勢而為的產業中獲取紅利。
是時代造就了英雄,還是英雄影響了時代,在當下特別清晰。只有時代的個人,沒有個人的時代。
個人在職業規劃和重大選擇前,最好是冷靜分析國家發展方向、政策紅利、個人優勢和市場需求,理性分析后再慎重選擇,否則很容易這山望著那山高,造成個人的得失。
我很佩服那些長期主義者,能夠在一無所有的時候堅持做一件事,通過時間的積累獲得復利。有時候并不是他們不想變化,只是沒有更好的選擇,時間積累后終可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所以呀,人,急不得,特別是在重大事情上,比如求學、職業選擇、公司選擇等。
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建議按這樣的方式思考后再作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