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21)上午最后一門道法考試結束,中考終于完成了。10點左右,我到校門口接中考回來的女兒回家。她說,老媽,不用先回家,按照以前的計劃直接帶我去萬達買SWITCH吧。我本想先回家然后一起出發呢,我都沒打太陽傘甚至沒涂防曬霜就跟著出發了。
她喜歡玩游戲,她們班同學很喜歡的一位老師也喜歡玩游戲。考前2個月左右,她心心念念的想買SWITCH,看她這么熱衷也是真心喜歡,我心一軟就答應她了。不過她也答應,買SWITCH的錢由她自己出。
現在,除了手機能打游戲,又多了個SWITCH。這個暑假不寂寞了。如果玩的游戲是同一個的話,還能跟老師聯網打呢。
她計劃第一個月,大概在中考分數出來前,要做好一件重要的事。其他時間自由安排。我很支持。
(一)我的改變從思想觀念開始
孩子又長大一歲了,她更懂事了,我們相處更融洽了。我也更尊重孩子的感受。看到孩子都是滿意的,雖說沒有完美的孩子,但是在我眼里基本看不到缺點了。我感覺自己終于有了變化,不怎么焦慮了。這得益于最近跟親愛的戰友濤媽的溝通,她真是一位特別智慧又無焦慮感的媽媽。她對孩子們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她層出不窮的育兒辦法總是令問題迎刃而解。她育兒的想法我也特別認同。在此分享給有緣的讀者。
我向她請教了如果讓孩子暑假早睡早起、愛運動、學做家務少玩手機,要注意什么才能達成心愿。為方便準確理解她的意思,我原文引用她所說:
“這么大了學習做家務主要問題應該是怎么調動她的積極性(?>?<?),很多事她一看就覺得自己會做的,懶得去做。
真正去做,其實又做不好。我覺得如果你們有什么事都能有想讓她幫助的姿態央求她幫幫忙(?>?<?),這樣的感覺她才會樂意去做。
愛玩手機的這類孩子,如果去到海邊或者沙漠,他們也會撒歡去擁抱自然,說明,這個事對她有足夠的吸引力(?>?<?),這時候我們叫她別去玩,玩手機吧,我相信她也會丟下手機。所以,并不是孩子一定要玩手機,而是身邊的事讓她提不起興致。
出去走走跳跳的事,你不用叫孩子自己出去,你要堅持出去,央求女兒陪著你,這樣做給她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們還要少去要求命令孩子,多去跟孩子撒撒嬌。做得多了,孩子有了被需要的感受(?>?<?),改變才會跟著來。
親子關系好了,我們說的話孩子才愿意聽。
孩子小時候我們的命令和要求會容易有用,孩子大了,我們說的道理他比我們還要懂。這時候說道理成了最沒用的事。
想改變孩子晚睡,可以讓媽媽出手,媽媽可以說:我這段時間就想跟你睡(?>?<?),多跟孩子聊聊無關緊要的事(?>?<?),自己每天開心的事糟心的事,少去說孩子,孩子不愿意說可以我們來說。
然后到了時間,就說:我今天累了,我們早點休息吧。孩子都會樂意的。(?>?<?)
早睡了就不擔心早起這個事了,睡飽了孩子肯定就起床了。
這么大的孩子了,切記少說道理,少責備孩子。(?>?<?)
孩子很多缺點我們需要認真去想想,真的有我們想的那么嚴重嗎?能忽略的就忽略吧”
濤媽繼續講:
“我的孩子你們覺得優秀,是因為
我對他們滿意,一堆的缺點我都看不到。
他們很多缺點的,我都忽略掉的,我覺得沒什么大不了嘛。
其實你不去糾正,只要你愿意接納,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孩子很多毛病會自己消失。
對孩子我沒有焦慮感,所以孩子很安心,什么都跟我說。
可能是我自己本身學習并不怎么樣,都是通過后期有意識的去努力才有今天的,
所以我一直覺得被控制是最容易讓孩子沒有自我的,還不如給他機會慢慢培養自驅力。
晚點才能擁有自驅力也比一輩子沒有的好。
你不覺得會愛自己會愛別人的人不用擔心他的一輩子嗎?”
濤媽講,孩子小時候養成了做家務和早睡的習慣,好處特別多。孩子越大,養成的習慣越難去改變,想讓她改變需要費的功夫比小時候多很多,多到我們無法堅持下去。
可以看出,濤媽培養孩子,沒有脫離現實,沒有將孩子特意保護起來而不讓吃生活和學習的苦(?>?<?)。比如大兒子每天洗碗,小兒子負責洗家人的襪子。從小到大一直如此。臨近高考和高考期間,也是同意兒子自己騎53分鐘的小電驢上學和高考,哪怕高考前兒子感冒了也是。
始終能站在長遠的角度培養孩子,比如高三了,還給班主任寫長信幫兒子請假2 周,支持兒子去參加他夢寐以求的一次長途越野之旅。
她們夫妻倆還影響和支持讀高中的兒子系統學習理財知識和投資。高中就有了不錯的理財收入。他兒子的小目標是先賺錢買一輛車子。他兒子還愛好攝影,已經達到很高的專業水準。家庭成員生活幸福度也蠻高。
濤媽是我見過的最開明最沒焦慮感最有遠見也最能干的媽媽。完全能想象到,她的兒子大學畢業甚至高中畢業就能自食其力,就能經濟獨立,就有好工作有愛好,有能擔當責任。孩子還有很多好習慣好品質。
(二)感恩與反思
感謝濤媽,讓我看到了作為一個媽媽最好的樣子。我也要向一個無焦慮感的媽媽邁進。打心里接納孩子的所有。絕不剝奪孩子真實的生活體驗機會,向濤媽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真正好的觀念給孩子。中考后,愿我的孩子從此也有嶄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