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主
長期從事內分泌代謝病學中西醫臨床、教學與研究工作,在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內分泌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甲狀腺病及其并發癥、腎上腺病、下丘腦垂體病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到的診治特色。
如何使用中醫的方法
緩解糖尿病口干口渴
金曉東指出,對于改善糖尿病口干口渴癥狀,中醫有很多辦法,包括食療、穴位等,患者可以根據自身體質選擇合適的方法。
食療:滋陰清熱、潤燥止渴
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日常容易接觸到的、藥食同源的中藥具有滋陰清熱、潤燥止渴的作用,對于內熱較重的糖尿病患者非常適用。
魏華建議,糖尿病患者如感到口干、口渴,伴有胃口好、食欲佳,通常是胃火較旺,此時可適用清熱瀉火的食療。
01可以吃瓜果類食物
如苦瓜、冬瓜、南瓜、西瓜等,都有很好的清胃火、祛燥熱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水果較甜部分如西瓜中心部位,不宜多吃,盡可能選擇靠近果皮部分纖維含量稍多的部分吃為宜。因西瓜含糖量不高、升糖指數偏低、本身水分較多,有較好的止渴潤燥作用,夏天適量吃是可以的。雪梨可改善口干口渴,但果糖含量較高,不宜多吃。
02中藥材
可以選擇麥冬、石斛、百合等,用來煮水當茶喝或是煲湯均可改善口干口渴癥狀。
03嫩蓮藕和荸薺以及胡蘿卜榨汁
用新鮮的果蔬榨汁,當茶喝,也可改善口干口渴和補充豐富的維生素。
04淡綠茶
喝水本身可以改善內熱,而淡綠茶有清熱作用,比單純飲水更有改善口干效果。需注意濃茶利尿,會讓水液排出更多,反而會加重癥狀。
糖尿病患者內熱除表現為胃熱以外,還可能表現為肺熱,如伴咳、痰、氣短等,天花粉、石斛既能清胃熱又能清肺熱,用它們泡水或煲湯,可謂一舉兩得。
金曉東指出,用于清內熱效果最好的中藥材是黃連,但由于味苦,所以一般不用于食療,而作藥用。糖尿病患者如果口干、口渴嚴重,伴有上火咽痛、口腔潰瘍等癥狀,可購買含黃連成分的中成藥短期服用。
穴位:按穴止渴重在臉和腿穴位按壓也可以改善口渴癥狀,尤其適合一時間找不到水、感到渴但不太想或太適合喝太多水的人群。
01用舌頭抵住上顎活動舌頭刺激上顎,可以促進唾液腺分泌,從而補充津液、緩解口渴。
02面部穴位牙根部位的穴位非常豐富,刺激這些穴位可以短時間改善口干口渴癥狀。頰車穴: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左右各一。地倉穴:在面部,口角外側,口角旁開0.4寸,上直對瞳孔。
03足太陰脾經和足太陽胃經
分別位于小腿的內側和外側,拍打、按摩這兩條經絡可改善體內代謝和水液平衡,尤其是對于脾濕胃熱導致的口干口渴,尤為適用。其中可重點按摩三陰交穴:小腿內側、足踝上三寸部位。
金曉東//提/醒
口干口渴不只是因為糖尿病
金曉東提醒,雖然口干、口渴是糖尿病的常見癥狀,但也有其他疾病,如甲亢、尿崩癥、甲狀旁腺疾病、感冒、發生等也會導致口干口渴,所以在出現癥狀時,要學會區分。
通常情況下,糖尿病導致的口干口渴均伴隨血糖異常,所以測血糖是最簡單、最準確的鑒別方法。
如身邊沒有血糖儀,也可以通過味覺的變化做初步判斷。部分糖尿病導致的口干口渴會伴隨味覺變化,患者會感覺嘴里有淡淡甜味,也有一些內熱明顯的糖尿病患者會感到嘴里發苦。而部分尿崩癥患者會感到口干同時伴有嘴里發咸。但味覺改變僅供參考,有條件的話還是要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