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 卷三·疾病死喪

【原文】

福壽康寧①,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無。

惟智者能調,達人自玉②。

問人病曰貴體違和,自謂疾曰偶沾微恙③。

罹病者,甚為造化小兒所苦;患病者,豈是實沈臺駘為災④。

疾不可療,曰膏肓⑤;平安無事,曰無恙。

采薪之憂,謙言抱病;河魚之患,系是腹疾⑥。

可以勿藥,喜其病安;厥疾弗瘳,言其病篤⑦。

瘧不病君子⑧,病君子正為瘧耳;卜所以決疑,既不疑復何卜哉。

謝安夢雞而疾不起,因太歲之在酉;楚王吞蛭而疾乃痊,因厚德之及人⑨。

將屬纊、將易簀,皆言人之將死;作古人、登鬼箓,皆言人之已亡⑩。

親死則丁憂,居喪則讀禮。

在床謂之尸,在棺謂之柩。

報孝書曰訃,慰孝子曰唁。

往吊曰匍匐,廬墓曰倚廬。

寢苫枕塊,哀父母之在土;節(jié)哀順變,勸孝子之惜身。

男子死曰壽終正寢,女人死曰壽終內寢。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人死曰不祿,庶人死曰死,童子死曰殤。

自謙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自言父死曰失怙,母死曰失恃,父母俱死曰失怙恃。

父死何謂考,考者成也,已成事業(yè)也;母死何謂妣,妣者媲也,克媲父美也。

百日內曰泣血,百日外曰稽顙。

期年曰小祥,兩期曰大祥。

不緝曰斬衰,緝之曰齊衰,論喪之有輕重;九月為大功,五月為小功,言服之有等倫。

三月之服曰緦麻,三年將滿曰禫禮。

孫承祖服,嫡孫杖期;長子已死,嫡孫承重。

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孝子之杖曰哀杖,為扶哀痛之軀。

父之節(jié)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節(jié)在內,故杖取乎桐。

以財物助喪家,謂之賻;以車馬助喪家,謂之赗;以衣殮死者之身,謂之襚;以玉實死者之口,謂之王含。

送喪曰執(zhí)紼,出樞曰駕輀。

吉地曰牛眠地,筑墳曰馬鬣封。

墓前石人,原名翁仲;柩前功布,今曰銘旌。

挽歌始于田橫,墓志創(chuàng)于傅奕。

生墳曰壽藏,死墓曰佳城。

墳曰夜臺,壙曰窀穸。

已葬曰瘞玉,致祭曰束芻。

春祭曰禴,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烝。

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讀父書以增傷,父之手澤未泯。

子羔悲親而泣血,子夏哭子而喪明。

王裒哀父之死,門人因廢《蓼莪》詩;王修哭母之亡,鄰里遂停桑柘社。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皋魚增感;與其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之逮存,曾子興思。

故為人子者,當思木本水源,須重慎終追遠。


【注釋】

②調:調理、調養(yǎng)。玉:珍重、愛護。

③違和:不調和。微恙:小毛病。

④罹:遭遇。實沈、臺駘:傳說中的參宿之神、汾水之神,能使人生病。

⑤膏:指心下的部位。肓:指膈上薄膜。膏肓謂病情險惡無法醫(yī)治。

⑥采薪之憂:《孟子·公孫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憂,言病不能采薪。”意思是患病不能負薪。河魚之患:因為魚腐爛是從內至外,故用河魚之患指腹瀉。

⑦瘳:病愈。病篤:病重。

⑧瘧不病君子:晉朝有一小兒的父親得了瘧疾,有人問他:“你父親是有品德的君子,怎么會得瘧疾呢?”小兒說:“正因為它是讓君子患病,所以才叫瘧疾。”

⑨謝安夢雞:晉代謝安夢見乘坐桓溫的車子走了十六里,看見一只白雞就停下來了。不知何意。后來謝安接替桓溫任宰相,過了十六年忽然得病,謝安才悟到:“原來十六里意味著十六年,見到白雞而停止,意味著酉年,我將一病不起了。”不久果然病死。楚王吞蛭:楚王吃飯時吃出一條水蛭來,想吐掉又怕廚師因此獲罪,就勉強吞進去而得病。令尹知道其中的緣由,就對楚王說:“大王有這樣的德行,此病不會有什么傷害。”后來果然好了。

⑩屬纊:將新綿放在臨死人的鼻下,檢查是否斷氣。易簀:換下竹席。箓:簿籍。

丁憂:遭遇憂傷,指居喪。讀禮:《禮記》中載,死者未葬時讀葬禮,既葬則讀祭禮。

訃:報喪的文書。唁:慰問死者家屬。

匍匐:爬行,指前往吊唁。倚廬:古代在父母墓邊搭小屋居住以守墓,稱為倚廬。

寢苫枕塊:古代禮教,子從父母之喪起至入葬期間,不能住寢室,要睡在草席上,以土塊為枕。

正寢:正屋。內寢:內室。古代男子將要死時,就移到正屋東首,以候氣絕。如果是女子仍然躺在內室。

崩、薨、卒、不祿、死、殤:古代等級森嚴,不同的人死有不同說法。

孤子、哀子、孤哀子:分別為父喪、母喪、父母皆喪者的自稱。怙、恃:都是依賴的意思。

考:稱已經(jīng)死去的父親。妣:稱已死去的母親。克媲父美:可以和父親媲美。

泣血:極其悲痛而無聲的哭泣。稽顙:叩頭。

小祥:父母死后周年的祭禮稱小祥。大祥:父母死后兩周年的祭禮叫大祥。

衰:古代喪服,用粗麻布制成。喪服有五種,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按與死者的不同關系穿用。穿的時間也有長短,大功要穿九個月,小功要穿五個月,緦麻要穿三個月。斬衰:不縫邊的喪服。齊衰:縫邊的喪服。

緦麻:喪服名,用細麻布制成。禫禮:指除去喪服的祭禮。

杖期:舊時服喪禮制,祖父母死了,嫡孫要服一年喪,手中拿著喪杖,稱為杖期。承重:長子死了,由嫡孫代替服喪,稱為承重孫,即承擔重任的意思。

明器:陪葬的器物。

古代按照男主外,女主內的禮制,居父喪時,用粗糙的竹杖,居母喪時用桐木杖。

賻:以財物助人辦喪事。赗:助葬用的車馬。禭:給死者贈送衣被。王含:通“唅”。含在死者口中的珠、玉、貝的通稱。

紼:指引棺材入墓穴的繩子,送葬時幫助牽引靈柩。輀:喪車。

牛眠地:晉陶侃遭父喪未葬,家中老牛也忽然不見了。有一老者告訴他:“前崗有一條牛睡在泥污中,以該地為葬地,將來必位極人臣。”馬鬣封:墳墓上封土的一種形狀。

翁仲:傳說秦代阮翁仲身高異于常人,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后鑄銅像立于咸陽宮外。銘旌:豎在樞前以表明死者官職、姓名的旗幡。

挽歌:送葬時挽柩者所唱的哀歌。

壽藏:給活人修的墳。

夜臺:指墓中昏暗如夜。窀穸:墓穴。

瘞玉:死者已埋葬叫安瘞玉樹。束芻:將青草捆成束放在靈前。《后漢書·徐稚傳》云:“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禴、禘、嘗、烝:古代宗廟四時的祭名。

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用母親用過的杯子而心中悲痛,母親口中的氣息像還存在一樣。棬,曲木制成的飲器。

王裒:晉代人王裒一讀到懷念父母的《蓼莪》詩就悲痛欲絕,他的學生因此不再讀這首詩。停桑柘社:魏朝王修的母親因為在社日那天去世,次年社日,鄰里因為王修極為悲痛,就停止了社日活動。

皋魚:齊國人,曾對孔子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兒子想贍養(yǎng)雙親已不在。”后來痛哭而死。與其椎牛而祭墓:曾子曾說:“與其殺牛去祭祀,不如在親人活著的時候用雞豬好好供養(yǎng)。”


【譯文】

福壽康寧是人人所期望的,死亡疾病也是人們所不可避免的。

只有聰明的人才會調養(yǎng)自己,通情達理的人才會珍愛自己。詢問別人的病情,說是“貴體違和”;自己有病自謙為“偶沾微恙”。

遭疾病困擾就說生病的人深受造化小兒的折磨;患了疾病說難道是實沈、臺駘作怪?病已經(jīng)很嚴重了,叫做“病入膏肓”,表示不會好了。安慰人不必吃藥了,平安無事稱為“無恙”。

患病臥床,說是有不能采薪的憂慮;“河魚之患”是指得了腹瀉。

可以不用吃藥,為病將痊愈而高興,疾病不容易好就說病得很重。傳說瘧疾不敢侵犯君子,既然君子得了瘧疾,那就是它在作“瘧”;占卜是為了解決疑惑的事,既然沒有疑問又何必占卜呢?

謝安病中,夢行路十六里遇雞而停止,悟到自己雞年將會重病不起;楚惠王待人有厚德,雖然吞吃了蛭而生病,但不久便痊愈了。

“將屬纊”、“將易簀”都是人將死亡的意思。“作古人”和“登鬼箓”都是指人已經(jīng)死亡了。

父母親去世稱為“丁憂”,居喪時應當讀禮。人死后停于靈床稱為“尸”,已盛入棺材叫做“柩”。到親友家去報喪叫做“訃”,到喪家去安慰孝子叫做“唁”。去喪家吊唁叫做“匍匐”,建在墓旁守墓的屋子稱為“倚廬”。

“寢苫枕塊”是說孝子在靈堂旁睡草席、枕土塊,以哀悼父母。“節(jié)哀順變”是吊唁者勸慰喪家節(jié)制哀思、順應變故、愛惜身體。

古時男子將死就把他停臥在正屋,死后稱為“壽終正寢”;女子將死則安置在內室,死后稱為“壽終內寢”。

天子死叫“崩”,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叫“不祿”,百姓死叫“死”,未成年人死叫“殤”,不同身份的人去世,自然有不同的稱呼。

父親死了自己謙稱“孤子”,母親死了自謙為“哀子”,父母俱亡自稱為“孤哀子”;自言父親去世說“失怙”,母親去世說“失恃”,父母皆不在則說“失怙恃”。

稱呼已去世的父親為“考”,因為“考”有“成就”的意思,取父親創(chuàng)業(yè)有成之義;稱呼已去世的母親為“妣”,因為“妣”通“媲”,是說母親能媲美父親的德行事業(yè)。

父母去世后百日之內的哭泣叫“泣血”,百日之外居喪者答謝賓客的跪拜禮節(jié)稱“稽顙”。父母去世的周年祭禮叫做“小祥”,兩周年的祭禮稱為“大祥”。

用粗麻布做孝服且不縫邊的謂之“斬衰”,用粗麻布做孝服且縫邊的叫做“齊衰”,這是表示喪禮有輕重的等級。

服喪九個月所穿的喪服叫“大功”,五個月的喪服叫“小功”,親疏不同所穿喪服及喪期也有不同。

穿用細麻布做的喪服服期三個月叫“緦麻”;服喪滿三年要舉行除喪服的禮節(jié)叫“禫禮”。

孫子為祖父母服喪,嫡孫執(zhí)杖,服一年期;長子已死,嫡長孫要承受喪祭和宗廟的重任,服喪三年。

死者隨葬的器物叫做“明器”,因為要用對待神明的辦法來對待死人;孝子所執(zhí)之杖稱為“哀杖”,為的是要扶持因喪親而哀痛衰弱的身體。

父親的節(jié)操在外,所以父死哀杖用竹子制作;母親的節(jié)操在內,所以母親死哀杖用桐木制作。

送財物給喪家叫做“賻”,以車馬幫助喪家辦喪事稱為“赗”。將衣服送給死者謂之“襚”;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叫做“琀”。

送葬時牽引靈柩叫“執(zhí)紼”;出柩叫做“駕輀”。吉祥的葬地名為“牛眠地”;封土筑成的墳墓叫做“馬鬣封”。

墳前所立的石像原名為“翁仲”;喪葬時靈柩前豎的旗幡叫做“銘旌”。

“挽歌”是對死人的哀悼,始于漢初田橫之去世。墳前的墓志記載死者的生平事略,由唐代傅奕始創(chuàng)。

生前預建的墳墓叫做“壽藏”;死后才挖的墳墓叫做“佳城”。墳墓又稱“夜臺”,墓穴又名“窀穸”。

死者已埋葬叫安瘞玉樹,到墳前祭奠叫一束生芻。天子諸侯宗廟之祭,四時名稱不同,春祭名“禴”、夏祭稱“禘”、秋祭叫“嘗”、冬祭謂“烝”。

拿著杯子喝水時不禁悲從中來,因為母親的氣息還留在杯子上;讀父親遺留下的書籍更增添憂傷,因為書中滿是父親的墨跡手印。

子羔悲悼逝去的雙親而泣血,子夏痛失愛子而哭瞎了眼睛。

王裒父親死后,每當他讀到《蓼莪》詩中的句子時,都要痛哭流涕,學生們不忍便不再去讀這一首詩。王修母親死于社日,次年社日王修思母極為悲哀,鄰里為之凄然便停止了這個祭祀。

樹想靜止而風并不停息,兒子想奉養(yǎng)父母而雙親則已謝世,皋魚為此悲傷不已;與其父母死后殺牛到墳前祭奠,不如當他們健在時以雞豬之肉盡心奉養(yǎng),這是曾子讀喪禮時的感想。

所以為人子女的,應當想到木有本,水有源,不要忘記父母對自己有養(yǎng)育之恩;必須慎重地按照禮儀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恭敬地祭祀自己的祖先。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05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56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63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09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7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8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1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96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3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7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8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0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喪禮制度 喪禮是與殯殮死者、舉辦喪事、居喪祭奠有關的種種儀式禮節(jié),在古代為兇禮之一。《周禮·大宗伯》:“以喪禮哀死...
    學舟語文閱讀 10,357評論 0 3
  • 中國封建社會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范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
    天馬酒仙閱讀 2,054評論 1 5
  • 離別… 最討厭就是離別…看著離去的身影,心里翻江倒海,如同壹個孩子眼淚啪啪地往下落,不顧旁人的目光,哭得險些止不住...
    傻先生閱讀 235評論 0 0
  • 20140428 星期五 晴 晴看晴媽這幾天認真學習,改變不少,正式發(fā)出邀請涵:以后我孩子就請您教育啦! 晴媽一聽...
    晴媽愛上閱讀閱讀 149評論 0 0
  • 人的一生中會經(jīng)歷無數(shù)的十字路口,我們在不斷的選擇當中,每個選擇的終點都有一條屬于你的路要走。一生中也有很多關鍵時刻...
    Jama小葉閱讀 55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