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4日? 周天? 心情…一般
? ? ? ? 中國是一個委婉而內斂的國家,我們的表達也繼承了這個特點,而我們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大多是要我們懂事、讓步、為他人著想,這讓我們習慣于壓抑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反而去思索他人希望我怎樣。
? ? ? ? 于是我們在表達自我的時候,常常只露出冰山一角甚至波瀾不驚,在自己的感受被忽略被誤解以后,卻又埋怨別人不懂自己,怪誰啰~這一章,《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元素,感受,將教會我們體會和表達自己的內心。
? ? ? 【接納自己的情緒】不知道多少人會像小范師一樣,總是用風輕云淡來掩飾內心的不安,以為承認和透露自己的情緒是懦弱的表現,整個人的狀態說白了就是不坦誠。在當今社會,要做一個透明人是不可能的,小范師想,至少在你在乎的人面前,要學會接納自己并表達自己。去試著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試著承認自己的不勇敢,試著表達自己的害怕和恐懼。不要總指望別人猜猜猜,真誠多告訴對方你的內心,這樣的相處大概會更加輕松舒服。
? ? ? ? 【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你真的接納了自己,表達自己的情緒就不再是難為情的事。如何準確表達呢?書上提倡我們一定要具體化,而且要運用表達情緒的詞語:用興奮、喜悅、感動、踏實、欣慰、安全、溫暖、放心等來表達自己得到滿足時的感受;用害怕、擔心、焦慮、絕望、生氣、失望、慚愧、遺憾、不舒服等來表達自己沒有被滿足的感受。
? ? ? ? 舉個例子罷……
? ? ? ? 不是“我覺得你不愛我了。”
? ? ? ? 而是“你說要離開,我很害怕,很難過,很孤單。”
? ? ? ? 此刻,想請你問問自己,你真的讀懂你的內心的感受了嗎?
【寫在后面的話】
? ? ? ? 我跟山哥探討,學著好好說話的意義是什么?當我們好好說話以后,事情真的會有改變嗎? 山哥說,總要雙方都有溝通的意愿吧,而且更重要的是態度。這話沒毛病,所以為啥要好好說話呢?
? ? ? 我們試著講了兩句話,第一句:我覺得你不在乎我。第二句:你這幾天常常不理我,也不會主動來找我,我覺得很難過很不安。
? ? ? ? 其實這兩句話表達的是一個意思,但是第一句總讓人覺得是在無理取鬧,第二句讓人覺得只是說個事情而已。看到這里,你們明白溝通的藝術了嗎?
? ? ? ? 溝通中我們試著好好說話,對方聽到后的感覺不一樣,心情不一樣,態度也就會不一樣,事情就不會太糟糕吧。畢竟你開心或者平靜時候,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效果,與你暴躁時候相比,肯定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