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閘北最后一塊領(lǐng)土的絕境吶喊

時隔一年,《八佰》終于成功上映,觀影的過程并不輕松,甚至十分震撼。

上映七天,在30%的排座率的情況下,突破了13億票房。這組數(shù)據(jù),也證明《八佰》絕不會讓人失望。

盡管充滿了兩極化的爭議,但歷史值得銘記,八佰壯士的故事,更值得我們?nèi)チ私狻?/p>

1

古有長坂坡上,一個趙子龍孤身直面幾十萬敵軍七進七出;后有四行倉庫中,四百個趙子龍堅守孤堡不畏恐懼英勇抗爭日軍!

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末期,由于中日兵力懸殊,國軍部隊雖英勇奮戰(zhàn),但仍節(jié)節(jié)失陷,為保存有生力量、守衛(wèi)南京,決定全線撤退上海。

此時,臨近“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召開,各國代表已齊聚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為了向國際展示中國抗戰(zhàn)的決心與信念,爭取世界的同情以調(diào)停戰(zhàn)爭,蔣介石命令88師留在閘北,死守上海,掩護五十萬國軍西撤。

第524團團附謝晉元接到命令“死守上海最后陣地”,率領(lǐng)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堅守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是四家銀行的倉庫,墻高樓厚,易守難攻。

倉庫成為閘北最后一塊屬于中國軍隊守衛(wèi)的國土。

由團長謝晉元率領(lǐng)四百余將士,成為了堅守在上海市區(qū)的最后一支中國部隊,后人稱其為“四行孤軍”——為壯聲勢,四百余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四行倉庫的背后就是公共租界,中間就隔著一條蘇州河。

南面歌舞升平、燈火通明,北面硝煙彌漫、滿目瘡痍。

四行倉庫戰(zhàn)役密集的槍聲吸引了大量的租界民眾在南岸觀望,知識分子、地痞流氓、童子軍、賭場老板、戲臺班子、納粹德國、意大利、比利時的軍官、法新社、路透社、美聯(lián)社的記者,眾生百態(tài)都聚集在了南岸,與全世界一起圍觀這場所謂的“戲”。

戰(zhàn)斗還沒開始,尚且寧靜的夜晚,北岸的戰(zhàn)士們聽著南岸的樂曲,紛紛一言不發(fā)。即使身處黑暗,卻依舊向往光明,如果可以通往天堂,誰又愿意留在地獄呢?

無人敢相信,在那一刻,天堂與地獄,竟隔著不過短短50余米。

阻隔了兩地的蘇州河,在那個夜晚,也沒有泛起不一樣的波浪。

2

八佰令人最深的印象,不是它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而是它在南北兩岸之間來回切換的不同人物的視角,沒有以一個固定的主角視角帶我們走進這場戰(zhàn)斗。

如同這個“佰”字一樣,他們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物,沒有誰不值得歌頌,每個人都是真正意義上頂天立地的英雄,每個人都是主角。

老練圓滑的老兵油子老鐵、貪生怕死審時度勢的老算盤、怯懦畏縮的端午等等,當這些

人物出現(xiàn)時,我們會心生鄙夷嗎?

也許會,但在才是最真實的戰(zhàn)場寫照。沒有人生來就有一顆舍生取義的心,八佰壯士也是平凡如你我的人,有家庭、有親人、有血有肉,可生在亂世,有幾人能逃脫紛亂的炮火呢?

他們有人在戰(zhàn)斗中脫離隊伍,誤打誤撞進入倉庫;有人只是為了打掃戰(zhàn)場的一點工資,連槍都沒見過的農(nóng)民;有人只是撥算盤的文職人員,還有人甚至不過13歲……

他們會說出:“手指頭都被打掉了,沒法扣扳機了,你讓我在這兒干嘛?我在這兒,日本人就能死絕了嗎?我還有老婆,我想回家。”

這些人不是訓(xùn)練有素的正規(guī)軍人,心里念得只有地里的莊稼或者家里的親人,在炮火轟鳴的戰(zhàn)爭面前,形同螻蟻。他們怯弱、退縮、一心只想著逃命。

是阿,他們,怎么算的上英雄呢?

“倉庫就是我們的最后陣地,也可能是我們的墳?zāi)埂!彼麄儽日l都清楚。

舍生取義的民族大義,從來不是與生俱來的。可當你眼睜睜看著一個又一個的戰(zhàn)友被無情的炮火轟倒在面前,血肉橫飛的場景一次又一次的出現(xiàn)在你眼前,以身報國的熱血就再也無法冷卻下去了。

他們面對日軍的攻擊,從毒氣戰(zhàn)到潛水襲擊、從炸藥攻樓到戰(zhàn)斗機掃射,浴血奮戰(zhàn)、不懼生死,不過四百余人硬是頂住了日軍四日來的攻擊,何人不心生敬畏,熱淚盈眶?

由于四行倉庫的易守難攻,日軍的常規(guī)武器無法攻破,于是頭頂鋼板行進到樓底下,要用炸彈炸,樓一炸全完了。

一個21歲的士兵陳樹生,咬咬牙,把襯衫撕下來寫著:舍生取義,兒所愿也。把襯衫交給長官,要他交給他娘。

然后將身上綁滿了炸藥從墻的缺口往下一躍,跳進鋼板陣的間隙,給日本人炸得肝膽俱裂。到最后,歷史上也沒留下他的照片,只有大巴山區(qū)的老家,留了一座墳。

隨著他這一躍,更多的戰(zhàn)士排著隊準備往下跳,他們往下跳時,大喊著自己的名字與籍貫,還有的大喊著“孩兒不孝!娘!”,沒有一絲猶豫與躊躇,抱著必死的決心與信念。

他們從時刻退縮的瓜慫變成無畏沖刺的戰(zhàn)士,

用身軀背起炸藥包擊破敵軍的鋼板陣,在活著的最后一刻高呼姓名與母親;

用自己的肉體去捍衛(wèi)迎風(fēng)飄揚的旗幟;

他們自愿在隊伍撤離時,留下來阻擊斷后,組成九死一生的敢死隊。

他們,怎么算不上英雄?

3

“市民怎么從看客,變成了投入其中;怯弱的士兵,怎么變成了我們嘴里的英雄人物。”正如導(dǎo)演所言,這才是這個故事的主旨,而不是那些炮火轟鳴的戰(zhàn)爭。

中央社10月27日電訊中寫道:“在烈焰籠罩、敵軍四圍中,以其最后一滴血與最后一顆彈,向敵軍索取應(yīng)付之代價。” 四行孤軍成為全國和全世界注目的轟動新聞。

北岸戰(zhàn)士們的英勇無畏喚醒和振作了國民抗戰(zhàn)御辱的意識和信心,民眾的抗戰(zhàn)熱情從來沒有這么高過。10月29號,日軍的進攻最猛烈,當時記載上,集中了老百姓有三萬多人,在岸邊上舉著大黑板,示意倉庫里的士兵,日本人從這邊來了,那邊來了。

后來由于倉庫里的食物短缺,只有黃豆充饑,謝晉元發(fā)出了要求支援“糖、鹽和光餅”的呼吁,經(jīng)過電臺廣播,傳遍上海,民眾踴躍捐贈,物品堆積如山。

影片里,民眾們爭相著往捐贈的大布中丟著東西,住在樓上的人們也往下扔著,地上落滿了沒丟進的食品,卻沒有人乘機撿走。

革命家、政治家何香凝親自跑到橋邊觀戰(zhàn),“感動得流淚”,她在給謝晉元的信里寫:全國同胞,將因為你們而愈團結(jié);國際人士,也將因為你們而愈能主張正義了。

4

“四行孤軍”的英勇感染了目睹這一切的所有人,令國際人士對中國軍隊改觀,即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要求參軍的中國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陳存仁《抗戰(zhàn)時代生活史》中描述道:“這時,租界到閘北的電話已經(jīng)不通,忽然有一個懂得軍事旗號的人,自告奮勇向?qū)Π豆萝姶蚱焯枺瑔査麄冃枰裁匆o的援助物品,對方也旗號回答,什么都不要,只要一面國旗。

電話的不通引發(fā)了一次民眾自愿的盛情沖刺,為了將電話線送到對面,民眾排成隊依次沖向橋,被日軍狙擊手一個又一個的擊斃,橋上橫七豎八的躺滿了英勇犧牲的民眾尸體,卻絲毫沒有澆滅民眾的一腔熱血。

剛滿18歲的女童子軍楊惠敏,自告奮勇給孤軍送來了一面青天白日旗,臨時用兩根竹竿連接扎成,不一會兒,這面國旗就在數(shù)萬日本海、陸、空軍圍困中升了起來,國軍更是士氣高昂準備與日軍對抗到底。

隨風(fēng)飄揚在四行倉庫之上的國旗,極大的鼓舞了國軍的士氣,卻也因此刺激了日軍更加激烈迅猛的反擊。

戰(zhàn)斗機的輪番掃射,又是不計其數(shù)的戰(zhàn)士們倒在了國旗的底座之下,士兵們一隊接一隊的往前沖刺,只為了保持國旗的屹立不倒。這不是無畏的犧牲,只因在這一刻,國旗是士兵們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最后的精神支柱。

這面唯一的中國旗幟給孤軍和上海市民帶來的鼓舞是前所未有的。這面特殊的旗幟現(xiàn)存于臺北國軍歷史博物館。——《我的抗戰(zhàn)》

5

戰(zhàn)役持續(xù)了4天,決定孤軍命運的,其實是戰(zhàn)場外的斡旋。

由于九國公約會議之前,英法美等國已經(jīng)表明態(tài)度,不愿意為了一個弱國去得罪日本。加上倉庫東南角方向,聳立著兩個巨大的煤氣罐,一旦日軍炮火偏離、煤氣罐被炸起火,將殃及租界民眾安危,半個上海也將不保。

10月30日晚上,統(tǒng)帥部下令四行孤軍通過租界撤退,31日凌晨,日軍已布下照明燈和機關(guān)槍,孤軍冒死沖過新垃圾橋,退進租界。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中,孤軍有十余名殉難。

《八佰》拍到撤離,戛然而止。

此次堅守,“八佰壯士”以四行倉庫這一彈丸之地抗擊日軍數(shù)萬人,激戰(zhàn)四晝夜,斃敵200余人,傷敵無數(shù),取得了軍事上、政治上、道義上的勝利,謝晉元因此受到上級通令嘉獎,升任為上校團長。

謝團長曾于四行倉庫內(nèi)墻,用粉筆寫下遺書: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我們存在一天,決于倭寇拼命到底。

電影的最后是那匹貫穿始終的白馬,赫然矗立于頹圮狼藉的戰(zhàn)場廢墟中,既寓意最堅韌崇高的民族精神,又象征著對戰(zhàn)后的美好和希望,更濃縮了導(dǎo)演濃厚的反戰(zhàn)情緒。

更是讓人在閉目良久之后,仍能想起那傲立于長坂坡身騎白馬的趙子龍……

從四行倉庫緩緩拉出的鏡頭,俯拍了如今繁華昌盛的上海,高樓聳立,車水馬龍。但依舊保存的四行倉庫舊址使我們沒有忘記,此番太平盛世是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歷史也許會過去,但絕不會被忘記。

綿延了五千年的中華民族,盡管曾弱小、充滿了缺點,但能走過千年歷史的我們,血脈中從不缺少韌性與血性,絕不會任人欺負。

幾十年前的我們不會被敵國打敗,正如今天的我們不會被疫情打敗一般。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83評論 6 530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47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9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8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68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17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06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39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551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62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88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07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63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55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37評論 2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