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0日? ? ? 星期六? ? ? 小雨
文/小小曉曉姐
01
《奇葩說》最近幾期戰火開的很猛,我常常被熏的淚流不止,或許是被他們的辯詞觸動到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或許是某個話某個故事我感同身受,在或許是他們真的真的不容易。
剛剛看了一期《他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話?》,聽起來像是一句安慰的話,但是有一部分人聽到這句話,會覺得在暗示自己笨,不夠聰明,聽者心里會產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緒。
就如一個媽媽在教育兩個孩子哥哥弟弟,當她在哥哥面前,安慰弟弟為了一件事他真的很努力了,就很容易讓弟弟覺得自己是不是沒有哥哥聰明,反而會傷害到弟弟幼小的心靈。
整個辯論過程,我常常頻頻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個道理,聽到反方的觀點時,又覺得對對對,也很有道理啊,然后老是把自己弄得一頭霧水,沒有了一點主見,最后看個熱鬧。其實他們舉例多半是我們身邊的大小事,我常常想為什么我想不到,為什么別人的腦袋瓜這么靈活。為什么這么深刻的道理,我有些聽不懂。
后來我去反思,《他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話?》,細想來實在是一件很燒腦的事,于是便放棄了,索性自己認為對的,要堅持的事情,就去做,去堅持,盡最大努力就好。
董靖的一句話我很認可,她說:面對失敗,最難過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02
捫心自問,你能接受努力過卻失敗的自己,還是更能接受我本可以卻沒有做到的自己?
哪種原因更能得到自己的諒解呢?
我想一定是前者,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雖然失敗了,卻無愧于心了。而后者,讓我們為此成為失敗者,愧疚,自責會一直縈繞在心中,一點點的滋生長大,甚至每個夜深人靜,就恨自己當初,為什么不在加把勁,在努力一下下,說不定結果就不一樣了。
上學時期參加學校的考試,每次考完我們總覺得勝券在握。
但等拿到卷子時,卻出乎意料,這么簡單的題,竟丟了分數。那一刻心里就會深深的自責,這么馬虎,我們本可以在細心一些,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工作之后,有些同事天天忙得昏天地暗,你卻得過且過,該發工資時,總覺得我的薪水怎么少的可憐。細想一下,你能開發的客戶資源有多少,你能采取的渠道有哪些,你對工作有做了什么計劃等等,其實你只要花心思,本可以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一些,至少要比現在強。
自從決定提筆寫作,我嘗試日更好幾次,更著停著然后又更著,也有很多小伙伴跟我一樣,總會因為各種原因停下來,要么沒有資源可寫,要么抽不出時間來,要么覺得實在太辛苦等等,你真的確定,這些問題都解決不了嘛?并不是,至少于我看來,于我的情況來說,時間是可以擠的,題材多留心是可以收集的,主要看你想不想克服。
03
我們本可以克服許多,不必要產生的問題。
但是也總要找出許多理由,幫自己開脫,實在太忙,太累,太辛苦,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沒有收獲等等,歸根到底,是抱著僥幸的心理,能過去就過去吧。
我本可以,其實是自我的探討,表面的努力大家都能看的到,而本可以付出的努力,是自我內心的溝通,探究和疏導,能不能過的去自己的這一關,看這件事對我們所產生的價值和意義。
我始終覺得和自己相處,才是最大的難題,得到內心的救贖,理解,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化解。
所以一件事,要嘛不做,要嘛就把它做好,不留遺憾。至少要做到我本可以的部分,不讓自己愧疚才好。
【90天無戒寫作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