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對生死的思考,以及一封遺書? ?
? ? ? ? ? 死亡好像一直是一個各位很忌諱的話題,但它是一個生命的收尾工作,它不該被誤會。擁有完整的一生,對死亡的思考是不可缺少的,對死亡的思考是構成完整你我的一塊基石,我們無法沒有它。
怎樣正確的看待死亡?我能想到的最容易實現的,就是去構思一封遺書。不久前,我對生活和未來感到絕望,促使我我第一次去構思一封遺書。我從來沒有去認真的,寫過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無聊”的話。從父母,到朋友,到我平時不好意思提的幻想戀人,再到我寫失敗的腳本、被我撕掉的自創設定集、我做過的怪異的夢、我的畫:那些眼睛們、房子們,草坪,還有我擁抱過的一棵樹,甚至雨天、空氣、大海、風……那些細微的感受,那些被我拋之腦后的一切,我居然都寫出來了。等我回頭看那些文字,我才發現,它們一直在表達她對生的渴望,她對美好的渴望,以及,她超量的遺憾。
寫出來后,我好了很多,至少能呼出一口氣,平靜地感受了。
我感受到了:我死亡的到來,還不該是現在。
在這幾年,我一直沒有放棄這個習慣,直到我現在可以寫一封真正意義上的遺書了。
就在昨天我在和媽媽深度交流的時候,我平靜的說出了我的遺愿。
我的葬禮不只需要黑色,還需要綠色,藍色,黃色。畢竟藝術家的葬禮可不能單一。喪席的話……都給我吃蛋糕和冰激凌吧(經期的友人請克制一下,等結束后再滿足自己)。畢竟這次活動的主人公喜歡甜食(水果配巧克力不行,這倆得給我分開)。如果可以的話,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歌曲,我已經提前創建好“葬禮專用歌單”。phonk有不少,可以把音量調小一點……《Not to Me》這首歌,也是我想告訴參加葬禮的各位的:我知道生活很累,但請記住我愛你,我愿意給你我最澄澈的愛,我祝你一切都好,請讓我最后一次用聲音擁抱你,我愛你。其中《飛升》和《驚雷咒》播兩次,好聽,在我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我居然流淚了(如果有哭不出來尷尬的,我給你機會了,自己把握)。一首一首來吧,雖然確實有炫耀品味的成分在…但那些不一樣的音樂給我不一樣的感受,我希望大家也可以體會我的生前所愛,畢竟音樂治愈人心不假。
我希望能這么處理我的遺體:把我的骨灰分成好多份,它們分別要擁抱草原、山川、溪流、森林、大海……我的身軀不如盤古那般高大壯闊。我的骨肉變不成山川,我的血液變不成江河,我的毛發變不成森林……所以我想用我的方式,最后一次,在沒有衣物的阻隔下,擁抱這個世界,融入這個世界。畢竟我有一個觀點“生于自然,歸于自然。”自然,就是這具身軀真正的歸屬。
死亡對我來說是總結,它為我這一生寫下句號。倘若,真到那一天,我還想謝謝死亡:謝謝你,我的確該休息了,帶我離開吧。
祝我一切都好。當然,一切都好包括安然的離世。當我可以平靜地面對我的最后一個人生課題時,無論以怎樣形式的離場,都是屬于我的善終。
怎樣對待別人的死亡?如果理解我上面說的話,那就簡單了:用看待自己死亡的方式,去面對別人的逝去吧。
2025年4月8日凌晨00:05至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