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在最近參與設計的一個產品里有個錄音功能,是個國際產品,icon 就是那個錄音話筒的 icon,交互是點擊就開始錄音。
結果發現,除中國以外的用戶,都是點擊;中國的用戶,絕大部分都是長按。
這無疑是微信培養出來的習慣。國內用戶一邊倒,只有微信的量級能夠解釋。
后來不得不調整設計(長按不是不可以但會帶來其它問題,所以想要避免)。專為中國用戶單獨開發的成本太高,所以要設計一種不會讓點擊的用戶迷惑,但又能讓長按的用戶意識到可以松手的交互。
最后方案是點擊后,按鈕移位到中央,并且配合動畫暗示用戶已經在錄音中。
點擊前,按鈕在右下角
點擊后,按鈕移到中央,藍邊在閃爍,其它元素消失
我第一時間想起錄音 app 的圖形,在長時間的錄音下,長按交互并不適合,案例有幾分相似。朋友說到當時也有考慮這一方案,至于最后沒采納的原因沒有細說。
其實這款的產品是微軟的語音助手 Cortana。原有方案,按鈕同樣在右下角,但點擊后按鈕并無變化,點擊感確實也沒有新方案強(見下圖)。
拋開這個案例,單論長按和點擊兩種交互。
在長時間錄音場景,長按當然不合理。但短時間的錄音,長按有它的優點——操作步驟極簡,整個動作就一步;按住就在錄、松手就結束,理解成本也很低。
長按還可以與點擊操作共用一個按鈕,讓長按成為效率型操作(比如「方片記事」這款筆記類 app,只有一個按鈕,點擊則文字記錄,長按則語音記錄,按鈕的精簡滿足他們視角風格上的需要。)
上一篇:《我對訂閱制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