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始今天的共讀《貪婪的大腦》!
看到這本書的名字,不知大家都有什么想法?
人是貪婪的。
呵呵,與我想的差不多,欲望是無窮盡的,得隴總想望蜀
那體現在大腦上,貪婪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我們一起跟隨本書來看一看
作者的觀點:對人類來說,沒有什么比意識更重要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我們能夠領略自然的美景,創作和欣賞藝術以及和別人談笑風生等等,這些以及其他所有我們在乎的事情,其實都是一種意識行為。
如果感受不到這些,不能有意識地體驗這些,那我們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
毫不夸張地說,正因為有了意識,我們才認識到了自我的存在。
意識不是突然神秘地出現的,而是人腦在接收和處理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是一步步隨著大腦的進化而進化的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達到意識這一層面,很多基礎的信息,比如呼吸、睡覺等常規和無趣的信息則是無意識處理的。
而意識則處理那些新的、有難度的信息。
在學習過程中,哪怕碰到只包含極少量新的或復雜的內容,
我們都要運用意識功能。
了解了意識與無意識的區別之后,我們還需要進一步了解的是,既然意識是對信息進行處理之后作出的反應,那么面對每天接收到的海量信息,我們的意識又是怎么進行篩選和處理的呢?
這里需要講到一個重要概念:注意。
注意的定義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隨著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的一種共同的心理特征。
通俗地講,你可以把注意理解為你當前正在集中投入地從事的事情。
人的注意具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與意識是緊密相關的,你注意的事情一定是你意識到的事情,
而在注意范圍之外的事情,都是交給無意識處理的。
注意的作用就是處理信息
因為人體這個復雜系統接收的信息量很大,大腦是沒辦法全部處理的,注意的作用就是幫助它篩選出哪些需要處理,哪些不用處理。
所以注意就是一個過濾和提煉數據的決定機制,“意識”就是我們的“注意”對信息過濾和提煉之后的產物。
那大腦怎么知道哪些信息重要或者不重要呢?
根據優先級排序,注意開始對信息進行過濾
進入意識的每一個對象,都經過了一個復雜的評估、比較和控制的過程,龐大的數據信息被壓縮成為一個個具有結構性的信息組塊。
最后我們的意識通過有效利用它們,達到以最少量的意識完成任務的效果。
大腦-接收信息-總結和發現規律-壓縮成組塊-記住規律-控制環境
大腦對于信息的處理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注意是通往意識的門戶,離開注意,就意識不到周圍任何事物。
這個很關鍵,就是注意集中的時候,對其他不在注意內的事情會形成一個意識的盲點。
人的大腦是一個單任務處理器!在一個時間單位里,我們必須全身心投入一件事
千萬不要自我感覺良好地認為可以多線程兼顧
意識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當意識出現異常的時候,比如想的太多,就會對自己產生巨大的壓力
那么我們可以適當改變生活方式,比如提高睡眠質量、經常運動、練習書法、瑜珈等。
作者推薦了一個更為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冥想。
其實冥想并不神秘,最理想的冥想形式,就是讓自己意識到的東西要盡可能地少,用修行者常用的話來說,就是放空自己。
冥想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緩解壓力、集中注意,更高效地完成高難度任務的有效工具
要特別強調的是,對于冥想一定要一分為二地看,這種方法做為調節身心、安定情緒、減輕壓力無疑是非常有效的,但切切不可過于“神化”它的功效
本質上說,冥想只是一種心理上的鍛煉,絕不能用來替代正常的醫療
《貪婪的大腦》金句:靜下來冥想,放空自己,看看自己強大的內心。
盡量減少自己注意的事物,放空自己,用冥想緩解壓力,舒緩心情,獲得好的生活狀態。
總結下:進入大腦的信息量非常龐雜,可我們沒辦法一一處理形成意識,那就需要篩選,形成結構,摸出規律。當大腦吸收過量的時候需要適當的放松,推薦冥想的方式來改善。
好了,今天的領讀到此結束,希望我們都能適時放松自己,做一個管得住自己大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