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暮春的記憶
雨后,塵落。
傍晚,和老公遛彎兒。
暮春時節,清風微拂,地面已經干爽。一出門竟感到了陣陣涼意,有風從寬大的絨衣底下鉆進肚皮,老公趕緊幫我抽了抽衣服的底襟,以為這樣就能驅趕涼風,其實,暮春的風,沒那么冷。
我們沿著馬路牙子前行,正在說話間,忽然聽見身邊有濃重的呼哧呼哧的喘息聲,回頭看時,一只棕黃色的大金毛從身邊跑步閃過,追隨主人的自行車遠去。怔怔出神,老公說:“還是進這個小公園里吧,清凈些。”道路旁邊是一個小區公園,果然清凈,而且整潔。
放眼望去,滿眼的綠色,就像是打翻了綠色的顏料盒,簡直就是大把大把的揮毫潑綠:映入眼簾的,高處是綠色,低處還是綠色;小徑的左邊是綠色,右邊也是綠色;尖尖的松針是綠色的,新生的心形楊樹葉也是綠色的......還有那么多的無法形容的綠:墨綠、淺綠、嫩綠、翠綠、黃綠、淡綠、粉綠┅┅
綠得新鮮,綠得出奇。
其實,真正走進去,細細察看,這么多的綠中還是彌漫著很多春天的氣息,還有許多繽紛的色彩:高處是不知名的樹,樹冠上頂著像高粱那樣燃燒的火把;與視線的平行處是小果樹,去冬留下的小紅果,雖已干癟,但還是那么頑強地一串一串地垂落下,樹的新枝上面有初蕾待放,圓鼓鼓、紅艷艷,吹彈可破;低矮處的榆葉梅正是花團錦簇,開滿小徑,一派千朵百朵壓枝低的景象;迎春花從早春的星星點點開到暮春的黃綠相間,依然以明亮的黃色成為了春天里不可或缺的嬌艷。
我很喜歡這個小公園,不大,但是非常精致,講究合理布局,講究高低錯落,講究疏密有致,特別是站在園子里面,透過植株的空隙,能看到馬路邊的車水馬龍,但是沒有了嘈雜的聲音。有風吹過,道牙邊被修剪的整整齊齊的灌木叢一順兒漾起水一樣的漣漪,一陣白亮,一陣翠綠。公園外面的人肯定也能看到這里的整體風貌,卻看不到里面的賞景看花人,整個兒是一個清凈的世界。
記憶中的春天常常沙塵漫天,經常糾結于穿風衣還是翻棉衣,脫秋褲還是換絨褲,想來竟有些年沒有好好珍惜春天了!
看這公園,雖有人工栽培和雕琢的痕跡,但對于其間的每一個植株個體,天地再大,需要的而且是能夠把握的不過就是自己腳下丈量著的土地,可以的話,就盡可能扎根,茁壯,長成自己該有的獨特的模樣。是樹要盡可能秀頎參天,是花要盡可能盈盈錦繡,是灌木也要盡可能優雅繁盛,活好屬于自己的一生。
因為我們是生命的個體,是生命,就會有奇跡;是個體,就會肩負著創造的任務,把自己的價值展現給世界看,是每一個生命個體的人生使命。
看著這滿眼的繽紛與綠意,心中便由一絲絲的感動生出了些許的感嘆。驚訝于自己的發現,像個出籠的鳥兒嘰嘰喳喳,給老公指指點點。
不管舍與不舍,惜與不惜,今天的景致都不會再重復出現,過去的就是過去了,永遠地逝去了!沒有什么會因為你的喜歡,因為你的不舍而停止前行的腳步。
春天漸遠,留不住的美麗,但愿可以留在心里,我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留下這似曾相識的衣袂飄飄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