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是突破瓶頸,快速成長的秘訣,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其實之前也有寫過關于臨摹的文章,不過為了強調它的重要性,今天再來一篇。
去年剛做動漫行業的時候,為了熟悉行業屬性、增加同理心,臨摹了很多動漫app的圖標,今天拿網易動漫底部圖標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當時臨摹的過程。
下圖是原稿:
臨摹前,我們一定要注意,千萬別照著原稿一筆一筆的畫:
如果是前期熟悉軟件的階段還好,如果想讓設計能力有所提高,一定要“閉眼”臨摹,也就是關閉原圖的眼睛,也只有這樣,你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及你和原作的差距。
在臨摹前,我會仔細觀察原作,分析它的圖形組成:
例如這個獎牌是由一個梯形和一個圓形組成,梯形由灰白顏色條組成,圓形上面有個五角星。
有了這些分析,就可以開始“閉眼”臨摹了,根據上述分析,我臨摹的第一版圖形如下圖:
如果你不“閉眼”,你不會發現,原來當你自己默畫的時候,會這么丑。此時進行對比,會發現一個很大問題,就是梯形占比有些大了,于是重新調整得到了第二版、第三版:
再次對比,會發現和原作還是有差距,其中有個問題就是,前面分析的梯形,其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梯形:
它的底邊是有轉折的,這樣更加符合繩帶的真實狀態,而我自己默化的時候,并沒有這個細節,這樣就會導致圖標不夠精致,不夠耐看,而且還有點怪怪的
臨摹到這里,再次修改:
基本就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了,微調一下比例、大小,這個圖標的臨摹就算暫時OK了。
第二個例子是下面這個“找漫畫”放大鏡的圖標:
前期觀看之后,我以為它就是一個普通的放大鏡,一個圓和一個矩形,然后圓上有兩個高光,分析完畢,結果自己默畫時,就出現了下面這幾版:
中間修改的經歷給了我很多感悟,比如光源從左上角打入,那光圈應該是從上角到右下角越來越大,而我第一版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個自然規律,直接做反;再有放大鏡的把手,也并不是一個普通的矩形,而是一個由小變大的純圓角矩形:
后來一回想,外公用的放大鏡把手確實是這樣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把手都這樣,但如果粗細有變化,然后短短的,胖胖的,會使其看起來更圓潤可愛一些。
再來第三個圖標“書架”:
做這個的時候,更逗,我以為就是一個矩形加個愛心, 所以就有了下面這幾個版本:
這個圖標,在做的時候,主要收獲是:書下面暗色部分,拐角處要有透視關系,才能體現出厚度,否則看起來就像一個平面手機。
后面兩個圖標就不細講了,原理都是一樣的,需要去“閉眼”臨摹,然后對比差距進行思考,最后吸收知識點。
如果每一個圖標都像這樣的去臨摹,那觀察細節的能力一定會快速提高,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把臨摹時學到的知識點記錄下來,方便以后回顧:
當時最后臨摹的終稿如下:
很多時候,我們看似很簡單的圖標,其實并不簡單,里面會有很多細節支撐,才有表層的耐看與精致,想去發現并加以利用,一定要大量的深度臨摹與分析,可以借鑒我這種觀察——閉眼——對比——分析——再閉眼...的形式,反復推敲,直到完全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