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
1.小劉
小劉不是我們工組里的,他的工組事務不多,他的很多時間都是在車間里轉(zhuǎn)悠。
起先讓我注意到他是因為他是個年輕的小伙子,很帥,尤其他那雙大大的閃爍著光芒的眼睛很迷人。
整個廠里,年輕人是一個巴掌都能數(shù)得過來的,這樣帥氣的臉就更讓人關(guān)注了,就像我剛進車間是可數(shù)的年輕女子一樣受關(guān)注。
這就是色的眼光。誰不會被新鮮吸引?反正我又沒惡意。看到一群老男人你能有多少興致和他們成為朋友?代溝是你不用想也會知道它的存在的,更何況面對的是只知道賣力掙錢的一代?
所以,很想知道這個年輕人是個什么樣的人。這時是尋找友誼的眼光。
當小劉轉(zhuǎn)到我們的地盤,我就尋找話題和他搭訕。他真是個酷小伙,剛開始一味在我面前擺著浪蕩不羈的造型,好像他和其他長得帥的男孩一樣庸俗一樣趣味低級。這樣他和我說話的時候,調(diào)侃的內(nèi)容很多,甚至有時候是一種調(diào)戲。而我從未表示任何的輕蔑,也不跟他急,他出什么招我接什么招。也許就是這樣他看出了我的“不一般”,然后我們越來越真實地交流起來。
相談甚歡。我很想把這種交往進行得純潔而深沉,期望這段友誼刻骨銘心終身難忘。
小劉很愛看書,不只是看武俠小說,他知道尼采、柏拉圖、叔本華。他有很強的求知欲,這點我最欣賞。
我們都想從書中得到我們想要的需要的,我們時刻感到自己的淺薄,不斷想讓自己的思想得到充實。我們生活在社會底層,但我們不想精神層次也處于底層。
每個人都有追求,但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精神追求。如果我們有條件受到一切教育,那我們應該是會成為各類藝術(shù)家中的一類的,至少我們希望自己會成為其中一員。與我們身邊那些為生活勞苦而忽略精神財富之追求的人相比,我們也許算是有點清高,或者傻氣。
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小劉有事沒事地就喜歡路過我身邊,然后我們就聊到不能再聊。工地畢竟不是談天說地的地方。也有人開我們的玩笑,但我們都不在意,因為知道開玩笑是人們的興趣所在,也知道那些玩笑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更不是惡意的。
下班后,我又來到他的小屋。
我剛看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備受欺凌的人們》。
我們相依抱膝而坐,說得眼淚直流。這眼淚不是激動,不是憤慨,也不僅僅是對人們不幸的同情與憐憫,還有對生活感到無奈,對生活的無能為力之處感到悲哀。
我們并不為這樣的情不自禁感到不好意思,我們需要這樣的真實的情感流露,我們在別人面前壓抑的太多,在能相互理解的友人面前我們不需要壓制情感,我們需要盡情地吐露、傾訴和釋放。這就是真正的知音之間的交往。
小劉伸出一只胳膊攬住了我的肩膀,我的頭歪向了她的肩膀。忽然間,我好想抱住他的臉親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