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南極點,我便是北極點,無論地球如何自傳和公轉,我們都無法走到一起。除非,地殼開始運動,板塊開始重組,可我們都知道,如此大規模的運動和重組意味著什么。
可是如果不能在一起,我們之間的關系,就只能以朋友來定義。那你一定不知道,作為朋友,我最喜歡的,是你失戀的時候。不是因為看到了希望,而是因為在這個時候,都是你主動找我次數最多的時候,是我對你而言最重要的時候。
01
我的人一位朋友W,是個有點文藝有點癡情的陽光大男孩。和他聊天,很少會有陰霾天,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積極上進,樂觀開朗,以及豁達堅強。可也有那么幾次,我隔著屏幕感受到的,分明是他的悲傷和心酸。這些難得一見的烏云,關乎感情,關乎她。
W喜歡的女孩子叫L,身材高挑,膚若凝脂,笑起來有淺淺的酒窩,很好看。事實證明,好看的女生桃花運不會太差。在L身邊,從來不缺獻殷勤的男生,自然也從來不缺男朋友的人選。
可是每一次,W都沒有入圍,他只是個忠實的觀眾,乖乖地坐在臺下,看著她和別人的劇情上演,直至落幕。有那么好幾次,他都有想沖上臺的沖動,可只要看到在他面前赫然擺放著的“好朋友”的席卡,就又都忍住了。
02
沒辦法,你以友情之名畫地為牢,我只能是被困在這里,哪怕我的心,一直都在界線之外游離。我默默地告訴自己,愛情的起點是友情,可到后來才知道,原來,那些我見不到的風景,才叫做愛情。
W說他已經不記得最初相識的場景了,只知道自己從一開始就很喜歡她。喜歡這種事情,說不清道不明,但冥冥之中就有一種魔力,將你無限地向心儀之人推近。W就在這股神奇魔力的牽引下,一步步走進L的生活。
陪她聊天,陪她吃飯,陪她逛街,陪她上下學,W總是在L最需要的時候出現,甚至都不需要一則簡訊,一個電話,他就在那。事實上,他是一直就在那,不管L需不需要。在外人眼中,他們是讓人羨慕的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但在W的內心,他很清楚,收到她信息時上揚的嘴角騙不了人,聽到她戀愛時失落的眼神騙不了人,看到她難過時糾結的內心也騙不了人。或者說,是騙不了自己,其實他想要的,從來就不只是好朋友而已。
所以,當W滿心歡喜地載著L穿過大街小巷,L卻要他在精品店前停下,要他陪著給男朋友挑禮物時,他才會那么抗拒,才會一遍遍地告誡她,不能對男生太好。
所以,當W發現一家很好吃的甜品店,特意帶L過來品嘗,卻聽到L說和她男朋友來過這時,他才會那么黯然,才會突然覺得那些甜品都好難吃。
所以,當W陪伴L度過一次次的失戀,然后看著她又復合,亦或是再次戀愛,卻永遠不曾想過要轉過身去擁抱他時,他才會那么難過,才會說不出一句祝福的話。
03
對于L的失戀,W說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半夜接到她的電話,聽著她在那邊哭成淚人,不知怎的,他的眼淚也跟著出來了,擔心得一整晚都沒合眼,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失戀了。
那段時間,他就天天陪著她,給她講笑話,陪她出去晃,為她下廚房。只要是能讓她開心的事,他全做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了一陣子,L似乎沒有那么痛苦了,終于能在她臉上看到笑意了。W以為再努力努力,應該就可以讓她恢復如初了吧,等到她是真正的快樂的時候,就表明心意,許她幸福。
讓W沒有想到的是,等到她真正快樂的時候,是她和別人復合的時候,而且并沒有等多久。他那剛剛萌芽的勇氣,就這樣被埋葬在塵埃里,那一刻,他也跌落了塵埃。
也許是怕了,也許是慌了,明明是不愿看到L再次受傷,W卻表現得像個無理取鬧的小孩子,一個勁地給L分析那個人有多不好,有多配不上她。可他不知道,在這個時候,L想要的就只有支持,其他的任何都沒有意義,他這個樣子也只會把L向外推得越來越遠。
總之,無論W怎么勸說,L都無動于衷,她始終相信那就是她想要的幸福。最后W是真的生氣了,一連好幾天都不理L,仍舊像個小孩子。起初L還會哄哄他,時間久了,也就隨他了。他們就這樣毫無預兆地走向了冷戰,應該說,這是W一個人的戰爭,L根本就無心應戰,也無意于他。所以,戰爭的結束,我都不用猜,就知道會是W一個人的投降。
04
不搭理L的日子里,W每天都在努力地強迫自己不去想她,也扔掉了和她有關的一切東西,甚至逢人就說她輕浮。可即便如此,他終究敵不過自己的真心。
他很清楚,每一次的強迫不去想她,都是在發了瘋地想她,逢人就說她輕浮,也不過是應了那句“因為得不到,所以假裝不想要”。這樣短暫又漫長的日子,W熬不過。他又回去找了L,應該慶幸吧,L并沒有放在心上,所以就像個小插曲,他們很快又回歸到了好朋友的日常。
可是我知道,W對這件事其實一直耿耿于懷,以致于他現在提起這段過往,都還在說:“那個人傷害過她,可她這么輕易就原諒了,我都替她感到不值。她那么好,就算最后在身邊的人不是我,我也希望會是一個真正愛她,懂得她的好的人。”
W忘了,他從來都只是個普通觀眾,愛情也從來都與旁觀者的希望無關。于她而言,臺上的男主角就是那個愛她的人,懂她的人,也是那個她愛的人,她想懂的人。從W跟我說的點點滴滴來看,其實他一早就懂得這些道理,根本不需要我提醒,但就像是在玩捉迷藏的孩子,明明已經被找到了,卻還是想賴著不愿出來,能多玩一會都是好的,W也只是不想明白,想多賴一會而已。
他說,每次L不開心,想吃甜食,他都會給她買德芙,看著她猴急剝開包裝塞進嘴里的樣子,他想,L大概并不清楚德芙的含義吧。直到有一天,L拿著另一個人送的德芙翻來覆去地看,生怕遺漏了什么細節,然后很開心地跟他說:“哇,他送我德芙誒,德芙是Do you love me的意思,他是不是喜歡我啊。”那一刻,他的心墜落了三萬英尺。
我說:“對啊,那一刻,你就應該知道了,原來他送的,才叫德芙,而你送的,只是巧克力。所以,即便你送再多,也只是甜食,而他只送一顆,便足以甜心。”其實我還想說,即使你再好,否定你的理由也只需一個,就是你不是他。但我忍住了,對真心付出的W而言,這句話無異于毀滅性的打擊,我實在是于心不忍。
05
我想,如果當時W遵循了他那清醒的直覺,可能就不會有之后的種種不堪了吧。但是,年輕的我們,又有哪一個不是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呢?畢竟從小就有人告訴我們,只要有希望,哪怕很渺茫,就都不要放棄。
可沒有人告訴我們,這個信念并不適用于感情。我們只能被迫一次次地拿自己做實驗,直到撞得頭破血流,痛了累了才懂了。
一整個高中三年,W都被貼上了L的好朋友,甚至是男閨蜜的標簽。盡管W一度想要撕掉這個標簽,可失敗了幾次后也就懶得掙扎了。他原以為,等到畢業了,他們也就散了,彼此距離遠了,那份愛也就淡了。
可是上天似乎并不喜歡自以為然的人。盡管W在高中畢業后,有刻意地不去聯系L,可他上了很久的大學后發現,L竟然也在這座城市。而且再次見面的時候,她已經恢復單身很久了。老朋友見面,總是分外懷舊,他們聊著以前的趣事,重復著以前的相處模式,也相約著回到那座小城,回到那所高中再看看。
W以為自己可以慢慢放下她了,可不經意間,他還是會往備忘錄上添加她的喜好,還是會記得在生理期給她沖一杯紅糖水,也還是看不了她皺眉的樣子,他還是很喜歡很喜歡她。只是這一次,他似乎不想默默守候了,所以沒有預兆的,他表白了。
上天可能是被這樣的癡情打動了吧,終于不忍心再折磨他了,所以用她的拒絕,為他們畫上了徹底的句點。L的拒絕很直接,像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小容對陳末,她說這么多年,她對愛已經疲憊了,現在不需要相愛,只要求合適。她說對不起,我們之間只是不合適。可能是已經習慣了不被愛。
W對結果一點都不驚訝,他只是覺得這個理由很諷刺。他說,我們之間何止是不合適,我們之間,又何曾有過相愛呢?
06
癡情的陳末一轉身遇見了他的幺雞,癡情的W一轉身卻關了自己禁閉。這么多年的感情終于了結了,他的心也空了。讓L疲憊的愛,同樣也讓W疲憊,那點殘存的勇氣,已不足以支撐他再去遇見一個新的人,他也沒有多余的精力,再去走一遍從陌生到認識,從認識到熟悉,再從熟悉到親密的路。
W知道時間會縫合他的傷口,所以言語間并沒有太多的消極意味,反而是一種釋然。我不由得感慨了一句,原來受傷真的會讓人成長。
他說:“我總是這樣,被迫成長。”
我說:“就算是小孩子,也只是希望快點長大而已,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要主動成長的,那太痛了。”
W正在成長,這就注定了他還沒有完全放下。說起上次回小城的經歷,W坦言他根本沒有辦法不觸景生情。小城真的太小,小到每一個角落都有他們的回憶,可小城的路又真的太長,長到他走了很久都還沒有走完。然而,被他忽略的一個事實是,當他聽到那首她最愛的歌時,便再也邁不開腳步了。
對W而言,L就像是那張被他從錢包里取出的相片,在心里一塵封便是多年。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那張寫滿從前的相片早已泛黃,而她,仍未消散。
故事開始總是這樣,平淡無奇,故事的結局亦總是這樣,令人唏噓。你用一句對不起,叫停了我想要的愛情。我本應該說聲沒關系,然后繼續我們的友情,可是我做不到。那么,就讓我還你一句對不起。對不起,你想要的友情,我也給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