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呼吸”以詩歌的名義贊美春天
2020年春節,在歷史上將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特殊節日。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這樣一群人越是艱險越向前,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守護著這座城,眾志成城打好這場疫情防治攻堅戰。
——題 記
文/于學忠(遼寧蓋州)
這個冬天不太冷,
卻是陰霾連連;
一個驚天的消息,
“冠狀病毒”從湖北傳播。
口罩上方的眼睛,難掩焦慮,
“武漢呼吸”流出的恐懼和不安。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有一批戰士,叫白衣戰士。
一次次請戰,一次次逆行;
醫護志愿者是一顆顆水杉,
沒有艷美的花朵,
沒有婀娜的枝葉,
手挽著手,水杉林——
要為武漢擋風,
圣潔的顏色,勾勒出一個
溫和謙遜的春天。
一場疫情,打斷了新年的節奏,
原本熱鬧的節日,變得冷冷清清。
有一座城市,叫眾志成城。
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
一個個與時間賽跑的場面——
燈火通明,不斷機器引擎轟鳴,
火神山、雷神山,
恰似盛開的一片花海。
建設者們如彩虹般絢爛,
那么多的普通、平凡,
肩并著肩,花海中——
要做武漢之巔;
心靈的溫度,記憶被定格
在這銘心的瞬間。
災害面前雖能顯示人類的渺小,
卻能體現人性的偉大;
有一顆信心,叫萬眾一心。
一批批抗擊疫情火速馳援的物資,
從四面八方不斷展現“溫度”,
如同一股股清流,情系江城漢水來;
讓生命奔流不息,
心連著心,天地間——
要解武漢之渴;
無私的奉獻,這一城凈水
碧波萬頃涌源泉。
心心相連,血濃于水,
一條條部署,一條條法令;
有一種精神,叫民族精神。
偉大的精神,凝聚起中華民族巨大的力量!
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
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涌;
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p>
總書記的心始終為民情懷!
“全國人民都是你們的后盾!”……
總理邁著矯健的步伐,
哪里有疫情,就出現在哪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武漢一定能挺住、一定會挺住,
因為在武漢的背后,
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更有14億為武漢加油的同胞”……
中華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
愿天佑中國,天佑武漢。
征服“疫情”,必定勝利!
隔離病毒,不是隔離愛!
一首首真切的詩行,
以詩歌的名義贊美春天;
只為不負生命重托,
必將盼來黎明后的曙光。
一雙雙關注的眼睛,
以詩歌的名義贊美春天;
只為不負生命重托,
必將迎來姹紫嫣紅。
中華民族不相信眼淚!
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必贏!
中國的春天,武漢正值芳華!
疫情過后的天更藍,花更香,水更綠……
武漢挺住,中國加油!
【作者簡介】
于學忠,筆名文子、文島,男,漢族,1976年1月出生,遼寧蓋州人。本科畢業,中共黨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營口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蓋州市古城藝術促進會會長、蓋州市傳記協會常務副主席、蓋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F供職于蓋州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1990年開始發表處女作:先后在《青年詩人》、《當代工人》、《詩友》、《鴨綠江》、《營口日報》、《遼寧日報》、《農民日報》、《中華兒女》、《人民公仆》、《赤子》、《商業文化》、《中國國際財經》雜志、《遼河文學》、《石文學》等多家文學刊物、雜志,《新華網》、《搜狐網》、《今日頭條》、《中國作家網》等各大網站發表作品。1993年3月,詩作《問斜陽》榮獲“第一屆現代詩發展獎大賽”二等獎,其作品結集入《現代詩發展與研究1993-1994年鑒》﹙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94年12月版﹚;同年,詩論《心中的歌》榮獲“第一屆現代詩發展獎大賽”三等獎,其作品結集入《現代詩發展與研究1993-1994年鑒》﹑《漢語詩典九四年卷》﹙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94年12月版﹚。2008年9月,詩歌《神七飛天,神州崛起》榮獲“探索宇宙祝福神七-我與神七同行”特別獎。2009年9月,作品《我們都是MACAO人》榮獲交流協會與澳門基金會主辦的《澳門之歌》歌詞創作大賽入圍獎,作品收入《澳門十年》,《澳門之歌》歌詞創作大獎賽獲獎作品集等書籍。2019年12月,榮獲“愛情小鎮·北國紅豆之鄉·浪漫新林”三行情書大賽一等獎。個人辭條,被收入《當代青年詩人辭典》、《現代詩發展與研究》﹙九四年卷﹚、《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外文局世界語出版社99年8月版﹚、《光輝歲月"兒女榮譽檔案"》﹙外文局世界語出版社2001年9月版﹚等辭書?,F已結集報告文學集《凝聚的力量》、《山高人為峰》兩部,報告文學集《歲月深處是芳華》、散文集《在蓋州靜享歲月,遇見久違的詩與遠方》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