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了如何控制清晰范圍,選擇背景的權利就永遠屬于你,用長焦鏡頭尤其如此。
【景深】有幾個因素共同作用:鏡頭焦距、拍攝距離以及你所選擇的光圈。
【敘述性光圈】為了講好一個故事,要有開端(前景)、中間(中景)、一個結尾(背景)
17-35mm:攝影師拍攝敘述性照片時所需要的所有焦距。
1,為取景器的盡可能明亮,平時光圈都被相機打開到最大狀態,只有在拍攝的一瞬間才會縮小到你設定的光圈值(除非你使用的就是最大光圈)。
2,為預先看見你設定的光圈值所帶來的景深,就有了景深預視鈕,按住這個鈕,相機就把光圈縮到你設定的光圈值,你就可以看見該值下的景深了。
注意兩點,一是必須按住該鈕不放,才能看見景深的變化,一旦放手就又回到最大光圈了。二是,按住預視鈕時,由于光圈縮小了,取景器里的景象會變暗,設定的光圈值越小就越暗,很多時候就看不清了。
預視鈕的實際運用性并不高。這是由于原先的膠片機不可能當場看見照片才設置這個預視鈕的,現在數碼時代當場可以看見照片,這個黑乎乎的預視效果就沒什么意義了。
每張敘述性照片的構圖要依靠最大景深,,必須首先將光圈設定在f/22,在調整鏡頭上的距離設置。你的鏡頭焦距將決定你選擇什么距離。
1、什么是超焦距?
2、超焦距的計算公式
3、利用景深尺找出超焦距
4、為什么使用超焦距也不能令景物更清晰?
? ? 在之前的景深教學中談到,開大光圈會容易令景深變淺,前后景有時會模糊掉。但如果我們想拍攝清晰、銳利的風景照時,那就應該收細光圈吧?但要收多少才可以令整幅畫面都清晰呢?我們在這幅教學會介紹一個新的概念——超焦距。
什么是超焦距?
? ? 超焦距的意思是,當你將鏡頭的光圈收細到某一級后,由無限遠至某個位置都是清晰的。
? ? 即是說,在一特定焦距、光圈下,將相機鏡頭設定至計算出來的對焦距離(超焦距),便可以獲得最大的景深!
超焦距的主要用途有二:
?當你要拍攝出全幅畫面都是清晰的風景照:當要被拍攝的景物的距離延伸到狠,遠而其中沒有任何位置是需要被重點突顯的時候,利用超焦距拍攝,就能夠得出最理想的效果。例如是當你在海邊拍攝日落的照片時,當你使用超焦距,由你幾步以外開始,到天邊的云彩都是清晰的。
?節省對焦時間:在你拍攝動態相片或Snap Shot時,可能都試過在相機完成對焦后,儘管可能只是一兩秒的事,但最精彩的時刻已錯過了。為令相機一拿上手,就可以立即不用對焦按快門,不少人都會先將相機預設在超焦距的位置。例如在需要使用手動對焦的菲林攝影時代,不少報館的突發新聞記者都會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