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乾昌
焦大的焦慮很大。
焦大的焦慮很大不是因為他的脾氣大,而是他的功勞很大。功勞很大的焦大得到的回報卻很小。
于是,焦大終于忍不住了,他要罵人。他要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焦大是個老革命。和賈家老太爺是過了命的兄弟。當年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去偷吃,去喝馬尿,把領導從死人堆里背出來。這一背就背出了個“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賈府來。
這樣一個老革命,是應當住在高級干休所的。可偏偏讓他一把年紀去做半夜里送人的勾當,他豈能不罵。
軍人出身的焦大,不罵則已,一罵就要驚天動地。
他一罵賴二是“王八羔子”。
說:“焦大太爺蹺起一只腳,比你頭還高呢!”
罵的是不公正待遇。
這樣一個八九十歲的老革命你不讓他頤養天年也就罷了,起碼派個輕松的活計。偏要讓他當個馬夫。想你賴大賴二是什么東西,一個當了寧府的管家,一個當了榮府的管家。這口氣怎能咽下。
二罵賈蓉,你爹你爺爺也不敢在我跟前“挺腰子”,你倒充起主子來了。
罵的是知恩不報。
想當年焦大跟著賈家老太爺九死一生才掙下的榮華富貴,如今你們躺在老祖宗的功勞簿上作威作福,雞鳴狗盜,卻如此作派恩人。
三罵賈珍等人,“扒灰的扒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
罵的是黑暗的現實。
焦大的罵不是喝醉了突然耍酒瘋,酒只不過是引子。
他其實早就看不慣了。只不過原本是要“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的”。可再大個袖子也裝不下那么多的蠅營狗茍呀!既然忍無可忍,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
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話說反了,可理不反。他清醒著呢。
他罵得層次分明、有理有據、重點突出、情景交融。
他醉了,卻如此清醒。有的人明明醒著,卻裝醉。
于是,被罵者只好裝聾作啞。
尤氏秦氏都道:“偏又派他作什么?那個小子派不得?偏又惹他。”
可見尤氏秦氏對焦大是害怕的,知道他不好惹。不好惹是因為有把柄被人攥著。
王熙鳳聽到了,面對一臉呆萌的寶玉也只是打馬虎眼蒙混過關。以王熙鳳的做派,縱然罵的是寧府,似于自己無關,可到底一筆寫不出兩個賈字來,再說她王熙鳳從來都好個逞強好能的。但這個風頭她是沒法出了,她自知理虧,硬不起來。
焦大不但罵了賈蓉,連賈珍這個賈家的最高行政長官也順帶著罵了,這就非同小可。賈珍是最胡作非為的人。如果換做別人,丟了飯碗不說,性命能不能保得住還兩說呢。可他對焦大頗有點兒無可奈何的樣子,他做賊心虛啊。這不單是懾于焦大的功勞,更是怕徹底撕破人面,暴露了里頭的獸臉,屆時誰也不好看。
要說賈家全然不懂得感恩和憐貧恤老,也不客觀。
你看賈府對那些個奶媽們,哪個不是尊敬有加?寶玉是驕縱慣了的,究竟對他的奶媽李嬤嬤還讓著幾分。賈璉舉著一把劍把王熙鳳殺得滿院子跑,可對他奶媽恭恭敬敬,還給他奶媽的兒子安排工作。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劉姥姥來打秋風,哪次不是滿載而歸?那些年老的有體面的老媽子老嬤嬤們哪個不是在賈府混得風生水起?
可這么一個積善之家、憐貧恤老的賈家竟容不下焦大這個大恩人。
焦大猶如楊家將里面的焦贊,屬于家將。雖然都姓焦,可此焦非彼焦。焦大不會做人。
但凡功臣,事成之后,或者安享榮華,一言不發。或者功成身退、隱匿山林。
你看看,歷史上那些立了功又不懂進退之道的人幾個能有好下場?
老太爺活著時,沒人敢動焦大一根胡子,也不敢對他挺腰子。可見這老革命也是驕橫慣了的,憑著一身老資格,只好由著他。到如今,物是人非,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他倒成了肉中刺、眼中釘。
眼看著大廈將傾,幾世的基業要毀于一旦,不由得老革命心急如焚。可這對賈珍他們而言,就是如鯁在喉了。對焦大,是殺不得趕不得。不拔會疼,拔了更疼。
焦大行伍出身,沒有文化,是個粗人。又不會世故圓滑,阿諛奉承。于是,眼看著賴家兄弟蓋了大園子,還把子孫外放了縣令。勞苦功高的焦大當然不服氣。
不但不服氣,還裝著一肚子忠誠。他罵的是賈家的不肖子孫,心疼的卻是賈家得來不易的基業。想想看,只剩下門口兩頭石獅子干凈的寧府里的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連焦大一個被排斥的馬夫都知道了,其它人怎會不知?只不過別人不說罷了。別人崽賣爺田心不疼,可焦大是革命的親自參與者,其中不易與艱險他深有體會。他不忍心啊!
他這一罵不要緊。對于賈蓉賈珍之類的,不過是荒淫無道的生活里一個小小插曲而已。可有的人卻因此得了心病,而且這一病,治得了病卻治不了命。秦可卿治不了的心病何嘗不是賈家治不了的天命。
焦大的罵猶如一聲驚雷,霹靂而下卻沒有落出一點兒雨來。賈家的一門孝子賢孫一如既往的像門口的兩只石獅子一樣昏昏欲睡。
如果賈家老太爺地下有知,會不會后悔當年的戎馬倥傯、九死一生呢?我們不好假設。
但,當年喝過馬尿的焦大心中一定有過。不然就不會說“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爺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牲來……”
可世事就是這么荒唐。荒唐處不在醉著的人罵醒著的人,而在于醒著的人誤以為自己醒著,把真正醒著的人當瘋子。可這瘋子也終究不明白,要傾下來的大廈是別人家的大廈,這大廈里何時曾有過屬于他自己的一間茅草屋。
于是,當年喝下去的是馬尿,如今被塞進去的是馬糞。
姑且把這叫做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