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造宇宙
雖然單體宇宙內部的無數(shù)巨型空間都是無限大的(很多巨型空間的內部也被分成無數(shù)個獨立的部分),但在巨型空間內的某些高級文明可以創(chuàng)造出眾多有限大的宇宙作為自己的實驗品,觀察里面的生命(為了區(qū)分普通的宇宙與人造宇宙,一般把單體宇宙稱為“大宇宙”。而“單體宇宙”代表獨立的宇宙,與由無窮多的宇宙組成的多元宇宙不同)。
? 神經元宇宙
“神經元宇宙”正是人造宇宙的一個例子。這些人造宇宙的大小都遠遠大于可觀測宇宙,每一個人造宇宙都是一個神經元,大量的宇宙構成某個巨型生命體的神經系統(tǒng)(整個巨型生命體都是由那些高級文明創(chuàng)造的)。每個宇宙的邊緣都是由一層特殊物質構成的膜,而它的內部聚集了大量混亂的能量體。當這些神經元需要工作的時候,外膜會向內部發(fā)送名為“引力”的信號,內部的特殊能量在接收到信號之后,會在引力作用下被壓縮為一個球體。能量球爆炸的時候,新生的時空會覆蓋原本的時空,一直延展到外膜的位置。這場爆炸正是人們所說的“宇宙大爆炸”,相當于宇宙的重啟,而宇宙的邊緣不會受到宇宙重啟的影響。
神經元的每一次沖動就是一場“宇宙大爆炸”。一個宇宙的內部發(fā)生的“大爆炸”,相鄰的宇宙便會感應到它發(fā)生的劇烈沖動,外膜向內部發(fā)送信號,再次創(chuàng)造一場大爆炸……經歷了不知道多少次大爆炸之后,沖動才會在整條神經上傳播。那些巨型生物體每產生一個微小的感覺,都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神經沖動;而神經元產生的每一次沖動,都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歲月,不知道有多少文明誕生與毀滅。除了神經元之外,那些巨型生命體還有眾多其它種類的細胞,而不同的細胞就是不同結構的宇宙。巨型生命體也會成長,隨著時間的流逝,宇宙外膜的體積逐漸膨脹,各個宇宙間的距離都會變得越來越遠,宇宙的數(shù)目也會不斷增多。它們還有一種自我進化的方式,通過宇宙外膜對內部發(fā)送特殊信號,各種智慧生物誕生于宇宙之中。足夠強大的智慧生物會改造宇宙本身,幫助那個巨型生命體進化,還有一些文明相當于宇宙中寄生的病毒,會對巨型生命體的身體結構造成破壞。它們體內的超大規(guī)模宇宙戰(zhàn)爭大多都是那些“病毒”發(fā)動的。
? 口袋宇宙
“口袋宇宙”也是人造宇宙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高等文明可以用特殊的容器保存它們自己制造的空間,并在這個小型空間中放入大量的物體,而容器本身就是口袋宇宙。那些物質進入口袋宇宙之后會縮小到微觀尺度,而那個小型空間對那些進入內部的物質來說就是一個迷你宇宙(這個小型空間內往往容納了體積龐大的空間,而外界事物進入之后是由于空間結構的改變而縮小了體積,而不是由于構成它們的物質本身被改變。空間的結構就像海綿,可以壓縮也可以伸展,而不同種類的空間具有不用的“密度”。如果把一個在“密度”為1的空間中體積為2的物品放入“密度”為2的空間里,那么它的體積就會變?yōu)?。同樣的道理,口袋宇宙中可以容納龐大空間的微型空間就是利用這種壓縮空間的技術所制造的。還有一種與口袋宇宙相反的人造宇宙,可以利用空間伸展的技術將物體放大,原理與現(xiàn)象都與口袋宇宙相反)。
口袋宇宙不光可以存放收集了各種軍事武器的大型太空站,還可以存放星球、星系,并讓大量的生物居住在里面。口袋宇宙的外形多種多樣,絕大多數(shù)都是泡狀的半透明小球,而某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工匠會把機器人、家具、玩具、戒指、武器甚至身體器官改造成獨特的口袋宇宙。當然,在口袋宇宙中也可以放入大量的口袋宇宙,那些口袋宇宙里的口袋宇宙內部依然可以繼續(xù)容納其它的口袋宇宙……這個循環(huán)并不是無限的,因為口袋宇宙內部的空間對于外界新加入的獨立空間還是有一定的限制,過多的壓縮空間重合在一起會導致口袋宇宙崩潰。有一些科技水平高超的文明可以模仿它們所在的宇宙,創(chuàng)造無限大的人造宇宙,作為其它包含了無限空間的、非人造宇宙的平行宇宙。內部容納無限空間的口袋宇宙對它們來說也是可以隨便量產的擺設(由于容納了無限空間的口袋宇宙具有最穩(wěn)定的結構,所以在口袋宇宙內放入無限個口袋宇宙,然后在這無限個口袋宇宙里再分別放入無限個口袋宇宙……這個循環(huán)可以在它自身不發(fā)生崩潰的情況下無限進行下去)。
進入口袋宇宙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些口袋宇宙只需要觸碰一下,就會被吸入內部的空間,然后被傳送到里面的指定地點;還有一些口袋宇宙需要特制的傳送門才能進入;然而進入口袋宇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容器破壞,內部的世界要么會因為失去了分隔兩個不同空間的屏障而迅速膨脹,將來訪者吞沒,要么會坍縮為一個奇點,把來訪者吸入拿象征著死亡的微型深淵。當然,如果是結構比較穩(wěn)定的口袋宇宙,它內部的世界就不會因為容器遭受到破壞而導致自身迅速膨脹或者坍縮,里面的微型空間會形成一個類似球狀蟲洞的能量泡,被一層光暈完全包裹在其中。對于不同類型的口袋宇宙,一般也都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從里面出去。可是那些過于弱小的文明如果被某個高級文明里的生命囚禁在了口袋宇宙之中,那么以它們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逃離那個恐怖而詭異的空間囚籠。生態(tài)球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也算是一種最低級的口袋宇宙,通過在一個球狀容器里放入各種物質和生命,制造一個獨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只不過某些生態(tài)球可以利用技術將縮小后的生物和其它物質放入生態(tài)球內部,而某些生態(tài)球卻無法縮小任何事物(所以一般情況下會造的很大,因為它要容納各種物體的真實體積,一些體積龐大的生態(tài)球甚至能夠裝下整個星系)。
雖然宇宙中的任何事物應該都不能小于普朗克尺度(1.6×10的-35次方米),可是由于口袋宇宙的空間結構與它所處的大宇宙不同,所以它內部的普朗克尺度也跟大宇宙不一樣(如果在一個口袋宇宙內再放入一個口袋宇宙,那么這個小口袋宇宙內部的普朗克尺度就更小了),而且里面的光速跟外界相比也會更慢(但是對于口袋宇宙內部的生命來說,光速依然是大約三十萬公里每秒,可是由于口袋宇宙內的一米遠遠小于外界的一米,所以光速也遠遠小于外界的光速)。僅僅是掌握空間技術,并不等于可以創(chuàng)造出性能完善的口袋宇宙,除了空間技術之外還需要掌握時間技術(把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時空技術)。如果能夠自由支配口袋宇宙中時間的流逝速度,那才算得上是能對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個小世界有足夠的支配權。不僅僅是空間具有“密度”,時間也具有“密度”。如果外界時間的“密度”為1,然后將口袋宇宙內部的“時間密度”調節(jié)為100,那么外界的一分鐘就等于里面的一百分鐘。利用這種技術,可以憑借口袋宇宙來進行“時光穿梭”:把口袋宇宙中的“時間密度”調節(jié)成一個較小的數(shù),導致外界過了一百年之后,內部的時間才流逝了幾個小時。所以口袋宇宙的主人只需要在里面睡一覺,醒來之后再去到外界,就來到一百年之后的未來了(這樣也算達到了時光穿梭的效果)。雖然大宇宙中各個區(qū)域的時間流逝速度不一樣,但是在本質上的“時間密度”都相同(口袋宇宙不算在內)。如果讓大宇宙內部的“時間密度”從1變?yōu)?,那么所有區(qū)域的時間流逝速度都會變?yōu)樵瓉淼膬杀丁?br>
無論是“空間密度”還是“時間密度”都有一定的限度,都不會突破最大值與最小值。如果掌握不了憑空創(chuàng)造或抹除時間與空間的技術,那么就只能通過“切割”和“拼裝”的手段構造口袋宇宙里的時空(就比如說一個文明如果掌握的科技水平不高,那么它們需要先在大宇宙中切割一塊空間,再壓縮到一定的大小塞入口袋宇宙中,才能達到縮小物體的效果,而不能直接讓“空間密度”憑空增大;必須從大宇宙里“偷走”一定規(guī)模的時間,才能使口袋宇宙里的“時間密度”減小)。人類所在的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包括整個可觀測宇宙都是某個高級文明創(chuàng)造的口袋宇宙里的一小部分。這個口袋宇宙中只有極少數(shù)生命知道真相,而它內部絕大多數(shù)探索過宇宙的文明都天真的以為宇宙只是一個有限大的空間,對于自己居住的地方并不是完整的宇宙并不知情。人類所處的這個口袋宇宙,也就是關于人類故事的主線劇情發(fā)生地,所以就將其命名為“主宇宙”。
主宇宙是由某個高級文明所制造的、用來觀察的實驗品,而有能力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口袋宇宙的文明在大宇宙中是非常普遍的。主宇宙中的空間一直在以“大爆炸”的形式不斷增多,多到無法估量的“空間氣泡”在主宇宙內憑空出現(xiàn)并持續(xù)膨脹,然后它們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在變長,這就導致整個主宇宙的內部空間在變多(從外部視角來看就是主宇宙里的物體全都在變小,對于主宇宙內的生物而言才是主宇宙本身在變大)。大多數(shù)人口中的“宇宙大爆炸”不過是指某個大宇宙內的口袋宇宙里的其中一個泡狀空間的誕生過程罷了。如果不憑借外界力量與內部超自然力量的幫助,主宇宙會隨著熵的增加而逐漸走向衰老。雖然只要遵循了自然發(fā)展的趨勢,就算是大宇宙也會伴隨著熵的增加而逐漸變得更加無序,但是大宇宙的許多高級文明可以做到讓口袋宇宙在極長時間內一直保持高度有序的狀態(tài),僅在口袋宇宙所占據(jù)的小區(qū)域里面打破熵增的趨勢,并不會違背整個大宇宙熵增的總體趨勢。同樣的道理,很多超越了大宇宙的文明盡管可以干涉大宇宙的自然規(guī)律,但是依然會受到自己所處層級的限制,無法突破更高級別世界的規(guī)則(比如多元宇宙這個層級的世界觀)。
神經元宇宙和口袋宇宙只是人造宇宙之中眾多種類的其中兩種,而上述的那種巨型生命體就是由人造宇宙組成的“平行宇宙系”。平行宇宙系就是同一類人造宇宙組成的體系,相當于微型規(guī)模的人造多元宇宙,由口袋宇宙組成的群落也可以被稱為平行宇宙系。
超空間
超空間是完全覆蓋了宇宙空間的一種特殊的空間結構,在那里,沒有明確的大小、遠近之分,兩點之間的距離既可以無限縮短也可以無限延長(并非大多數(shù)人觀念中的四維超空間)。如果徹底掌握了超空間傳送的技術,就可以在宇宙中的任意兩個位置打開進入超空間的入口,然后運用原理類似于量子糾纏的方式將兩個入口相連,建立一個超空間隧道,進入隧道的一端之后就可以瞬間到達另一端。如果對超空間傳送的技術沒有徹底掌握,那么宇宙中距離越遠的兩個位置之間就越難建立超空間隧道。既然有建立超空間隧道的技術,那么也會誕生出阻斷超空間隧道的技術,比如結界和口袋宇宙。除非破壞結界或者口袋宇宙的結構,否則無法在它們的內部與外部之間建立一條用來進行超空間傳送的穩(wěn)定隧道(但是這只是對于那些想要進入結界或口袋宇宙的外來敵人而言。對于同一陣營的軍隊是可以用超空間隧道在內外自由出入的,因為那些文明可以控制結界和口袋宇宙對超空間隧道的屏蔽范圍,選擇屏蔽對象,忽略己方的軍隊)。
某些武器之所以能夠瞬間炸掉像星系這樣大范圍的領域,是因為它們可以將一大團特殊能量體的不同部分利用超空間瞬間傳送到某一片空間中的不同位置,使它們擴散之后填滿指定范圍內每一個微小的角落(只需要讓那些特殊能量體中的一點點擴散就能夠湮滅大量的物質團甚至空間結構),而不是因為爆炸產生的能量的傳播速度直接超越了光速。那些可以創(chuàng)造出超空間隧道的文明大多都可以用特殊的手段保證在兩個超空間隧道有一部分重合的情況下互不干擾,經過兩個隧道的飛船不會相撞(構成不同超空間隧道的能量體具有不同的運作頻率,除非是開放性的隧道,否則都需要在破譯對方的“密碼”之后才能進入對方的超空間隧道里)。
亞空間
亞空間與超空間都屬于宇宙攜帶的無數(shù)空間里最為特殊的類型,超空間的作用主要是傳輸大型物體,而在這個世界觀中,亞空間主要被那些高級文明用來傳輸信息(與大多數(shù)人觀念中的傳統(tǒng)亞空間不同)。如果想用覆蓋了宇宙空間的亞空間傳輸信息,那么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亞空間波。在亞空間波的作用下,一個微小的信息發(fā)送裝置,就能讓處在全宇宙范圍內的無數(shù)接收裝置瞬間收到信息,連一普朗克時間的時差都沒有(可以只讓指定對象接收到信息)。亞空間無法像超空間那樣能夠被輕易地制造出缺口并構建運輸通道,如果有些物質生命強行進入亞空間,那么它們自身的幾何結構會完全崩潰,然后從物質形態(tài)瞬間轉化成純能量體(亞空間內的原住民都是由純能量體或者純信息概念體構成的生命)。
主宇宙內的文明曾經試圖用“亞空間波”向外部轉播求救信號,但是跟妄圖利用超空間逃離主宇宙的結果一樣,都沒有得逞,畢竟主宇宙內的文明能想到的逃離方法早就被主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考慮完了。曾經有一個文明,在宇宙發(fā)生大規(guī)模超自然現(xiàn)象的時候碰巧見到了來自亞空間的純能量生命,結果它們用盡了一切方法都無法將其捕捉。可是從那個亞空間生命體身上溢出的一絲特殊能量的殘渣卻被它們成功收集。那個文明發(fā)現(xiàn),只要使用特殊方法控制好來自那個生物身上的能量,就可以任意的將維度蜷縮或展開(它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三維空間,三個維度被展開到宏觀狀態(tài),其余的無數(shù)維度蜷縮了起來,相當于三個坐標軸之外的無窮坐標軸都收縮了起來。利用那種能量,可以將有限數(shù)目的坐標軸拉伸,這無限條坐標軸中的任意三條之間都可以構成三維空間,任意四條之間都可以構成四維空間……就像二維平面被分為豎直平面和水平平面)。那個文明在主宇宙內創(chuàng)造有限大的高維空間,就像在二維薄膜上吹出三維氣泡。當它們試圖通過進入高維世界再返回三維空間來去到主宇宙外部的三維領域時,它們發(fā)現(xiàn),就算把“氣泡”吹得再大,都脫離不了那張名為“主宇宙”的“薄膜”,它們只能從自己創(chuàng)造的高維空間中回到主宇宙內部的三維領域里。
超虛空
空間其實只是另一種形態(tài)的物質,人類的世界位于這種“物質”之中,所以導致大多數(shù)人把宇宙空間當成一種脫離物質的虛無狀態(tài)。就好像是在海里自由游動的魚與在空中翱翔的鳥,它們也許根本不會發(fā)覺水或者空氣的存在,把這些物質當作純粹的虛無。大多數(shù)人眼里的“空間”,實際上只是覆蓋在一種更高級空間上的“物質”。宇宙的空間被分為不同的層次,普通的“真空”可以被當作“一級空間”,更高一級的空間可以被稱為“二級空間”(每一級別的空間里都擁有屬于自己的超空間與亞空間)。雖然宇宙是由無數(shù)個巨型空間重合在一起而構成的,但是這里的“無數(shù)個巨型空間”并不等于無數(shù)個空間層次,每一個巨型空間跟其它巨型空間都是并列存在的,而每一個巨型空間內部都具有可劃分的空間層次。
一級空間與二級空間之間的關系跟一級空間內的物質與一級空間之間的關系沒有太大的差別。在人類眼中,他們所處的一級空間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但是對于身處二級空間的高等意識體來說,一級空間就是漂浮在二級空間中的無數(shù)碎片,就像一級空間中的物質團塊(星體)那樣。如果把大量的空間碎片按照一定的順序拼裝起來,就能得到一個對二級空間的生命來說都十分完整的巨型團塊(二級空間中的生命的身體本來就是由一級空間構成的)。一級空間內的生命根本無法看出自己身處的空間是由眾多支離破碎的碎片組成的,因為它們只能感受到一級空間中的其它物體,感知不到二級空間以及二級空間內的事物的存在。假如在二級空間中用強大的法力將一大塊一級空間從左到右分割為三份并讓它們相隔很遠,然后按順序將它們命名為“A、B、C”,那么當A空間里的隕石向A空間與B空間被切開后形成的截面(也就是A空間的邊緣的一部分)飛去的時候,它便會穿過那個截面,然后就像進入了傳送門一樣出現(xiàn)在B空間內。就算在二級空間中將B空間與C空間的位置調換,對于那顆屬于一級空間的隕石也沒有任何影響,它依然會按照A—B—C的順序在空間中運動(假設它原本的運動軌跡就是A—B—C的方向)。
空間碎片的大小并不一致,當某個人站在某一地點的時候,他的身體可能會同時處在億萬顆一級空間微粒之中。在某些巨型空間中,二級空間內的一級空間碎片就是一堆基本粒子,然后在各種力場的影響下聚集并堆砌成二級空間里的物質。這些二級空間內最小的基本粒子是由一些比粒子更加渺小的物體構成的,而“更渺小的物體”其實就是跟像素一樣的一級空間小方格,它們的集合體在某種作用下被拉伸成了二級空間里的球狀粒子。然后在一級空間內的最小基本粒子其實是零級空間的碎片,零級空間里的物質又是由負一級空間構成的……每一級別的空間都比更低一級空間更加虛無,在更高一級空間面前就是實體。宇宙中容納了正無窮級空間與負無窮級空間(這兩者的簡稱就是“無窮級空間”),可它們與“超虛空”相比都算不上真正的虛無。
超虛空是最高層次的空間,不會被任何力量扭曲或是被撕成碎片,所謂的“破壞超虛空”本質上只是在超虛空之中填充更加低級的空間罷了,而“毀滅宇宙”不過是將宇宙內的一切空間與物質化為超虛空本身。其它種類的空間對于超虛空而言都是如同黑洞一般的超高密度物質,它代表了最純粹與空虛的“無”。前面所提到的無窮級空間與現(xiàn)在提到的超虛空都沒有脫離三維空間的范疇,而每一個維度都包含了無盡數(shù)目的宇宙,每一個宇宙都可以劃分出屬于自己的無窮級空間與超虛空(宇宙里的某些巨型空間之內并不具有無窮級的空間,而某些巨型空間卻包含了無窮級空間)。如果一個存在可以在自己所屬的宇宙中徹底支配所有的空間與物質,那么就相當于它掌控了超虛空與無限個級別的空間本身(嚴格來講,只有超虛空才能被算作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其它的空間都屬于廣義上的“物質”。不過多數(shù)情況下“物質”是指一級空間內的那些物質)。
掌控者一族
地球所在的主宇宙正是這個種族的造物,如果用地球人的長度單位表示主宇宙的內部直徑,那么它大約等于古戈爾數(shù)光年(也就是約等于10的100次方光年),而且還在繼續(xù)增大,里面充滿了密密麻麻的球狀空間(地球人定義的可觀測宇宙就是其中一個球狀空間的一部分,而那個空間就是人類所說的宇宙大爆炸的產物)。主宇宙和掌控者一族創(chuàng)造出的其它眾多的口袋宇宙都被放置在某個人造位面的巨大太空實驗室里,屬于它們最低級的一類實驗品。如果某些文明的技術水平達到了掌控者一族制定的標準,而且愿意離開主宇宙的話,口袋宇宙群的管理者們就會使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讓它們文明來到口袋宇宙的外部,正式成為大宇宙的一員。口袋宇宙里那些沒有達到標準的文明中有極少數(shù)都通過一些途徑聽說了它們所生活的世界處于一個普通的人造宇宙之中,于是想盡一切辦法妄圖逃出這個囚籠,最后便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
當那些對外部世界夢寐以求的文明看清了隱藏在大宇宙之中那混亂無比的真相,它們才會發(fā)現(xiàn)口袋宇宙才是自己真正的歸宿,才是遠離超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世外桃園。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已經算是最幸福的物種了。他們不僅居住在某些文明眼中的伊甸園里,還躺在伊甸園最舒適的搖籃中,在這個最偏僻的地區(qū),幾乎不用考慮星際戰(zhàn)爭所帶來的影響。而人類卻對此絲毫不滿足,渴望離開家園、探索群星深處那最危險的區(qū)域,與那些他們完全不了解的地外生命接觸,卻不知道地球才是自己真正應該珍惜的美麗家園。掌控者一族最開始創(chuàng)造這些口袋宇宙純粹是因為好奇(雖然它們可以用超高的科技模擬口袋宇宙中所有時間點所發(fā)生的一切事件,可是它們并沒有這么做,也許是因為用這種方式觀察實驗品的話太無趣了吧),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中的大部分成員也對這些渺小的世界失去了興趣,將口袋宇宙遺忘在了古老的實驗室里。掌控者一族中只有極少數(shù)的成員愿意去看守這些實驗品,而看管口袋宇宙的職位處在社會的最底層,而且它們基本上都對這些低級世界不感興趣,大多只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罷了。
曾經有一位成員為了給自己枯燥無聊的生活增添一絲有趣的色彩,制造了一場對于低級世界而言等同于滅頂之災的惡作劇。它用大量的巨型蟲洞連通了眾多口袋宇宙的中心,導致各個口袋宇宙之間的頂級文明為了互相搶奪領地而引發(fā)一系列毀滅性的戰(zhàn)爭,就連主宇宙也遭受到了波及。為了阻止由于情況過度失控而導致的混亂,那位掌控者一族的成員只好關閉了連接多個口袋宇宙的通道,隨手清除了那些在通道消失之后依然持續(xù)過度混亂的宇宙。主宇宙是個幸運的實驗品,在那場大災難中辛存了下來,而那位引起災難的罪魁禍首也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掌控者一族的口袋宇宙還可以用來儲存各種類型的軍事武器和用來居住的世界,它們運用的超級電腦也需要將口袋宇宙作為儲存空間,讓無比龐大的程序在壓縮后的空間之內運行(有些口袋宇宙本身就是一個由特殊物質構成的超級電腦,各各結構的組成部分填滿了那個空間,然后那些組成部分里又安裝了屬于它們自己的口袋宇宙……)。像掌控者一族這樣的高級文明,它們的絕大多數(shù)消遣方式都是人類無法理解的,就像在地上爬動的蝸牛不會理解站在人類學術界頂點的人對于探求宇宙真理的渴望一樣。
量子支配者
它的稱號中雖然包含了“量子”這個詞,但它并不只是會控制量子,也不僅僅只是由量子堆砌而成的生命,而是一個與量子有相似性質與特征的,一個可以支配宇宙萬物的高級智慧體。它的宇宙意識覆蓋了宇宙在整條時間軸上的所有時刻與地點,同時也可以在由時間軸與宇宙空間疊加而成的時空連續(xù)體中行走,跨越遙遠時空之間的距離。它是大宇宙之內位于無盡統(tǒng)一體之下的最高等存在,可以打破量子領域與宏觀世界之間的“界線”,讓星體遵循微觀世界里那些微小粒子的運動定律。
作為整個宇宙的超級觀察者,它起到了讓自然規(guī)律保持穩(wěn)定的作用。如果沒有它,宇宙就會進入“量子態(tài)”,局部的超自然現(xiàn)象會擴散至宇宙的所有時空之中,讓宇宙被“量子化”:人們可能會突然出現(xiàn)在過去與將來的任意地點,與各個時間段的自己相遇;他們的四肢、各個臟器甚至是體內的每一粒分子都可能會同時出現(xiàn)在宇宙中的各個位置,也可能會隨機消失或改變形態(tài),讓人類變成各種動物、植物、細菌或非生物;他們也可能會發(fā)現(xiàn)物理定律也變得不確定,隨時都在改變;月亮也許會坍縮成一個可以無限膨脹的黑洞,然后黑洞像細胞一樣持續(xù)分裂為成千上萬的個體,它們在太空中模仿電子的運動軌跡,并進行著超光速移動,最后分別變成孕育生命的恒星,漂浮在貫穿銀河的巨大海洋上。
它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改變自己或其它事物的形態(tài),支配粒子的移動與自旋模式。量子支配者還具備會隨機轉變思維意識的“量子人格”(性格會隨機切換)與五項最基本的能力。第一個項能力被稱為“量子躍遷”(并不等同于物理學上的量子躍遷,只是名字相同罷了),它可以將宇宙在每一個時刻所具有的每一個物體(包括它自己在內)瞬間轉移到宇宙時空坐標軸上的任意一點。第二項能力叫做“量子糾纏”,能用“超距作用”使不同時空中的任何生物之間通過心靈感應互相交流,或是讓隔著遙遠距離的任何物質互相影響。第三項能力名為“量子漲落”,這項能力可以使它憑空創(chuàng)造物質、時空,或湮滅全宇宙的一切物質與時空(讓整個大宇宙的時空連續(xù)體中只留下它自己和無盡統(tǒng)一體的自我意識)。而第四項能力則是“量子分歧”,在這項能力的作用下,它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無數(shù)個復制品,分布在宇宙的無窮時空當中。這些分身都被同一個宇宙知覺所操控,就好像是無限多的身體都被一個容量大到可怕的腦子所控制一樣。第五項能力就是“量子隧穿”,擁有此項技能的量子支配者可以使自己以及各種物體像幽靈一般地穿過任何物質(包括無窮級空間內的一切物質)而不留下痕跡。這種能力可以讓它無法被宇宙之內的任何實體所傷害。
萬有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以及其它還未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宇宙力全部都是一種“超力”的分支,而量子支配者的心靈力量能夠調動覆蓋大宇宙的“超力場”。有一個宇宙文明曾經利用“超力場”把量子支配者的一個分身囚禁在用口袋宇宙制造而成的監(jiān)獄之中。可在片刻之后,“超力”的方向突然開始逆轉,撕碎了包括口袋宇宙在內的,那個文明所擁有的一切。
宇宙之內雖然有無數(shù)的巨型空間重合在一起,但是位于其中一個空間里的人類卻根本無法感知到處于其它巨型空間中的物體,就好像一群被各個頻率的無線電波環(huán)繞的收音機,全都只能接收其中一個頻率。量子支配者正是那個可以接收到所有頻率的“無線電波”的“收音機”,甚至可以跟無盡統(tǒng)一體的意識進行交流(無盡統(tǒng)一體會在后文出現(xiàn))。每一個巨型空間內都存在著屬于自己的“波函數(shù)”。一個電子的波函數(shù)可以決定它出現(xiàn)在各個位置的概率,而整個巨型空間的波函數(shù)決定了它內部的所有時刻與地點發(fā)生不同事件的可能性。在某些巨型空間中,一個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很大,而另外的一些空間則與之相反。擁有不同波函數(shù)的兩個巨型空間之間,不可能做到發(fā)生所有事件的概率都相同,肯定會至少存在一點點差異。在一萬個擁有相同波函數(shù)的巨型空間里,發(fā)生各個事件的概率都完全相同。如果發(fā)生A事件的概率為十分之一,而發(fā)生B事件的概率為十分之九(它們之間互為對立事件),那么一萬個巨型空間中就有大約一千個空間里發(fā)生了A事件,在其余的空間中發(fā)生了B事件。每一種可能性都在各個巨型空間里上演了無數(shù)次(除了超越宇宙本身承載能力的,過于離奇與夸張的事件。這類事件只能由宇宙外部的強大超自然力量來觸發(fā)),而排除有外界物體進入的情況下,沒有任何物質存在(事件誕生的概率為零),只有一片超虛空的巨型空間與在大宇宙中存在著無窮多個(這類巨型空間被稱為“虛位面”,有物質與普通空間存在的巨型空間叫做“實位面”)。無窮無盡的位面互相重疊,其中的每一個都代表著一種可能的狀態(tài),但這無限個可能的狀態(tài)之間卻互不影響,使各種生活在巨型空間里的生命體都與無數(shù)個巨型空間里的其它生物在同一個宇宙內共存。這無限個宇宙位面的波函數(shù)與量子支配者之間的關系就如同電腦程序與可以隨意讀取與篡改程序的黑客之間的關系。
宇宙塑形師
主宇宙所處的大宇宙,是包含了無限個空間的單體宇宙,從外面看是一個有限大的球體,而內部卻有無數(shù)的領域折疊、壓縮或重合在一起。主宇宙所在的整個大宇宙的結構都被宇宙塑形師改造過一遍,它們是一群超越宇宙本身的(并且超越了統(tǒng)治宇宙的無盡統(tǒng)一體)、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家,將不同宇宙和其中的無窮空間塑造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很多宇宙塑形師的大腦都是一個具有無限空間容量的口袋宇宙,它們可以運用比自己低級的智慧體無法企及的運算能力,計算出自己構想中的單體宇宙里,每一個空間的形態(tài)、排列方式以及每一個基本粒子的位置、運動狀態(tài),并像物理學界中假設出的生物—拉普拉斯妖那樣預測出那個宇宙在未來的無數(shù)時間里發(fā)生的所有事件(前提是沒有來自那個宇宙外部的力量介入并干擾未來)。那些宇宙塑形師以及很多比它們低級的生命都能夠以超越人類物理學定律的能力處理信息,用某種人類無法想象的方法打破“測不準原理”以及各種法則的束縛。
它們既可以重新塑造宇宙,又能夠對宇宙進行憑空創(chuàng)造或毀滅(不過一般情況下它們不會無緣無故的在本來就擁有無數(shù)單體宇宙的多元宇宙里創(chuàng)造多余的宇宙,也不會摧毀沒必要消失的宇宙)。雖然無數(shù)個宇宙代表了無窮多種可能性,但是“無窮多種”并不代表所有。打個比方,假設無限個宇宙分別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編號,從零開始,窮盡所有的自然數(shù),都在那些編號之中。編號為0的宇宙里,只是一片什么都沒有的虛無;而編號為1的宇宙里,漂浮著一個蘋果;編號為2的宇宙里,有兩個蘋果……同理,編號為什么數(shù),就說明那個宇宙里有多少個蘋果。看來這無限個宇宙彼此之間各不相同,代表了無窮多種結果,但是在這無窮多種結果之中,并不存在包含了香蕉的宇宙。所以在多元宇宙之中,雖然無數(shù)個宇宙里分別上演著無窮無盡的故事,但是超越宇宙的塑形師們依然可以創(chuàng)造出與它們都不同的宇宙。只要它們愿意,可以把整個宇宙變成一塊奶酪、一杯水、一只蝸牛、一個氣球、一棵樹、一粒沙子、一座屬于自己的別墅……它們既可以為所欲為的改變宇宙里面所有組成部分的基本結構,也可以隨意制定自己喜歡的法則,比如“1+1=一條魚”、“吃掉地上的奶酪就可以超光速奔跑”之類的。
當然,“宇宙塑形師”這個名稱所代表的既不是一個文明,也不是一種固定的職業(yè),只要某個生靈所具有的基本能力、經驗、興趣愛好與種種事跡達到了成為宇宙塑形師的標準,那么它就能夠被當作一個宇宙塑形師。既然它們可以塑造宇宙,自然也可以輕松的改變自身的形態(tài)。有一位名叫薩因多的宇宙塑形師與大多數(shù)的塑形師都不同,他雖然并不具備“計算出自己構想中的單體宇宙里,每一個空間的形態(tài)、排列方式以及每一個基本粒子的位置、運動狀態(tài)”的能力,但是可以自由的重塑宇宙,也具有成為宇宙塑形師的資格。他剛出生的時候就可以創(chuàng)造各種奇形怪狀的世界,也能夠使用無比強大的破壞力摧毀眾多空間,而他成年之后已經具備了成為宇宙塑形師應該具備的力量。薩因多喜歡結識各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的人,去到不同的星球上,與各種漫畫家、小說家、或者電影編劇交朋友。他自己畢竟缺乏其它塑形師所具有的強大智慧與想象力,于是通過閱讀大量的作品來豐富自己的心靈,把一些宇宙改造成自己在某些作品里看到的、符合自己審美的樣貌。當然,那些作品的作者并不會把自己構想出的世界里每一個最微小角落的細節(jié)都展現(xiàn)出來,只給出了一個大致的框架,而薩因多正是按照那些框架來改造宇宙的。因為只有一個模糊的框架,所以無法確定每一個星球、每一個原子的具體位置,以及很多其它的因素。在如此多的不確定因素的碰撞下,被重塑之后的宇宙的樣貌也有很多種可能的結果,只不過都脫離不了一個大致的模板罷了。而其中的不確定性,正是最令薩因多感興趣的地方。絕大多數(shù)的宇宙塑形師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都是被規(guī)定好固定形態(tài)的,而被薩因多重塑的宇宙中,無數(shù)世界的樣貌都是無法確定的,很多在意料之外的、令他驚喜的世界都會在那個新的宇宙中出現(xiàn)。在薩因多的觀念里,對于不同可能性的期待,才是他成為宇宙塑形師的樂趣所在……薩因多只能一次性毀滅、創(chuàng)造或重塑一個大宇宙的時空連續(xù)體,屬于實力較弱的塑形師。較強的宇宙塑形師可以一次性影響復數(shù)的單體宇宙,而那些可以瞬間影響無數(shù)宇宙的時空連續(xù)體的塑形師就是多元宇宙塑形師了,不屬于宇宙塑形師的范疇。既然有多元宇宙塑形師,必然還存在著更高層次世界的塑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