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學而第一前三章,讀起來郎朗上口,很是熟悉,只解字面意思,再細讀朱子集注的內容,就感慨頗多,原來我的淺薄,是我知甚少,尤其喜歡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習和說的解釋很是難忘。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理解為學習不是一朝一夕,是長久之事,而重在時時習之。因長久學習,所學的內容,有生變熟,為已所用,心中喜悅,更加的去堅持自己,不能停止。這系列的學習,實踐,吸收,轉化,再去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人自我需求的不斷滿足,自我價值不斷提升,自我成長的心路歷程,知道了,悅己是需要不斷的學習。
感悟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個“本”,起初我是迷惑的,本指的是什么?反復讀,覺得指的是孝和弟.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我們常言百事孝為先,我想這應該是為仁之德,文中也這樣寫: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孝弟乃是為仁之本。讀這篇,常想起長輩之言:不孝順之人不可交。原以為是老人家的嘮叨和擔心,卻是圣人之言,細細想來,周邊也不乏這種犯上者,常述親友不是,讓人聽起來不免遺憾。和父母的關系就是和這個世界關系,歸根到底就是和自己關系。如何和自己和解?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