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特別愛讀書的人,如果有什么習慣能持續一輩子,我可以拍著胸脯說那一定是讀書了。
隨著書讀得越來越多,我開始有意識地成體系的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我對讀過的書記得越來越清晰,并在日常生活中深刻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帶來的驚喜。
一方面,我希望自己可以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另一方面,我又希望讀過的書能更有用。
這使我一直在不斷思考該如何讀書,看了20幾本關于閱讀的書籍,根據很多他人的方法,再和自身相結合,我實踐出了一套流程可以在享受讀書的同時,完全榨干一本書的價值。
總結了7個小訣竅,希望能對你的閱讀有幫助。
1、增加讀的遍數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想要榨干一本書,就得多看幾遍。
一本經典好書至少讀三遍,每年至少讀一遍,直到完全掌握。
比如《一年頂十年》這本書,我看了至少8遍,比如《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我至少讀了6遍。
每一遍都會有新的想法,因為不同的時間段,自己的經歷也不一樣了。
2、加大投入
想要榨干一本書,就得加大投入。讀書時,準備好筆,邊看邊畫,并在空白處記錄你的靈感。
或者看電子書,直接摘錄對你觸動的句子。
這里觸動的含義非常廣泛,可以是引發你的思考,也可以是你認同或反對的觀點,或者這句話讓你莫名興奮或難過。大膽地運用你的直覺即可。
一般讀完一本10萬字左右的書,我會記錄約3000字的筆記。具體記錄的條數,與書的類型和字數都有關系。
電子書的app我使用的是微信讀書,因為微信讀書方便記錄,我會盡可能把想讀的書和文章放到微信讀書中閱讀。
第二步,可以歸納總結10條以內。
閱讀后,我會在閱讀筆記中對這本書進行進一步整理和總結。在這一步,我會強迫自己把記錄的句子縮減至10句以內。
用001、002、003、……010、隔開
舉個例子,我看《多賣3倍》這本書的筆記。
https://mp.weixin.qq.com/s/FiOV6pQvNZnNtou1TTvYGg
3、嘗試進行不同形式的輸出
比如分享、寫文章、拍視頻等等,把重要的概念復習3遍以上,讓認知不斷升級。
《學習的本質》中說:“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理解某些知識,必須經歷一些知識創作和傳播的情景,否則很難理解該內容。”
通過不斷地嘗試和輸出,把書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才能體現讀書筆記真正的價值和作用。
這就是榨干一本書的精髓所在。
4、構建你的知識體系
讓知識與知識之間、知識與你的工作和生活之間,產生鏈接。
當我們的知識網絡越龐大,知識體系越全面,讀起書來自然就越來越快。
這里可以嘗試連接相關的書。
把現在讀的這本書,與之前看過的書關聯在一起。關聯不需要有什么太多的條理,這部分就像是我們的第二大腦,讓這些知識在連接中自然生長就好。
比如,今天看了一本《認知覺醒》,就可以關聯《打開心智》《好好學習》這類學習書單。
5、加強交流
把你的畫線好句、摘抄靈感、反思回答、學習感悟等,分享出去,在群里和大家交流。
比如,我們最近在新建的讀書交流群里面舉行共讀分享活動。
一周內大家一起共讀一本書,然后一周后找個時間,大家聚在一起用騰訊會議的形式一起交流自己的收獲,每人5分鐘這樣子。
可以發生思維的碰撞,這也是榨干一本書的絕佳方法。
6、提問反思
讀完每篇文章,回答以下3個問題:
我在這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
我怎么把學到的馬上運用起來?
我怎樣用學到的來幫助身邊的朋友?
7、極致踐行
對于書中說的一些方法論和技巧,找到可以落地實操那種點,列下行動清單,多踐行,多行動,在行動中體驗書中說的內容。
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這才是榨干一本書的本質。
即使讀了、做筆記了,你也很容易把囤積當成消化,從而產生一種獲得的幻覺,把看過了、記住了,當成是會用了。
否則的話,也不會存在“為什么懂那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問題了。
請你回想一下:
有多少課,在上完之后,做了漂亮的筆記,一開始覺得很有用,但過后依然按照老方式去行動?
有多少書,你在讀的時候深感醍醐灌頂,還奔走相告地分享,但卻任由自己淡忘讀過的內容?
有多少文章,看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懂了,都是很簡單的道理,但是生活依然沒有起色和變化?
同理,你也不可能看了很多騎自行車的視頻教程,你就真的會騎車了。
在生活中,我們缺的未必是道理、原理、技巧,而是按照這些教程、知識去嘗試和行動。
哪怕你只是邁出很小的一步,那也是進步。
好的,以上就是我榨干一本書的經驗分享。
最后,總結一下,想要真正榨干一本書的價值,可以做以下幾件事:
①多讀幾遍
②加大投入
③多種輸出
④多做關聯
⑤加強交流
⑥提問反思
⑦極致踐行
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