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本質是在火災發生時能盡快通過安全通道安全逃離,到達室外安全區域。其中最重要的是及時性和可靠性。及時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可用疏散時間。和建筑性質、耐火等級和火災危險性有直接關系。第二,必須疏散時間。疏散寬度和疏散距離是衡量疏散必要時間最重要的兩個參數。
一、疏散寬度
1、人員密度:(通俗理解一個房間允許人員數量限值)分以下幾類建筑性質分別說明。1)辦公建筑。普辦6平米/人、手繪室6平米/人、研究工作室7平米/人,有桌椅辦公室2平米/人、無桌椅辦公室1平米/人。2)商場(單位:人/平米)。負2層指標0.56,負1層指標0.6,地上1-2層指標0.43-0.6,地上3層指標(0.43-0.6)*0.9,4層以上指標(0.43-0.6)*0.7。3)其他公共建筑(單位:人/平米)。歌舞娛樂游藝場所0.5,展廳0.75,錄像廳1.0。4)餐飲建筑。1.1倍。
2、百人寬度指標。含義:在規定允許時間內,以單股人流形式進行安全疏散需要的疏散寬度。該指標通過實驗及實踐數據總結得出,旨在分析和計算各類型建筑對疏散寬度的具體要求。
1)廠房百人疏散指標:地上1-2層0.6,地上3層0.8,四層及以上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