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9|Week15-1
修己篇-濟人所急
咸豐八年正月二十九日 致沅弟
“濟人須濟急時無。”又云:“隨緣布施,專以目之所觸為主。”即孟子所稱“是乃仁術也”。若目無所觸,而泛求被害之家而濟之,與造冊發賑一例,則帶兵者專行沽名之事,必為地方官所譏,且有掛一漏萬之慮。
評:
這段話,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做一下解讀:
1.救急不救窮。急是突發狀況下的糟糕情況,自己的一點幫助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了作用。
但窮是一個持續的生活狀態,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而且人家也未必愿意去改變。因此如果你去幫助別人,很可能自己也被拖累下去。
在我認為,幫助人的前提是要把自己經營好,使得自己具備幫助別人別人的能力。
網絡上的好人好事,一些老爺爺自己節衣縮食資助學生讀書的舉動非常讓人感動。可老爺爺的生活質量這么差,誰又幫助了他呢?
2.不能圣母心,能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要幫助身邊的人。
曾國藩劃定了一個范圍,就是目之所及。在這個范圍內去幫助別人。自己的隨手一幫,就能很快改善周圍的環境和他人的處境。但圣母心的博愛感要不得。
圣母心的下面就是功利心。或者只是自己的個人感動,真的把想法變成善舉,中間還差著很多。
所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在自己目之所及的范圍內幫助。
Day100|Week15-2
修己篇-耐煩
咸豐八年二月十七日 致沅弟
昔耿恭簡公謂“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帶勇亦然。
評:
耐煩這個詞,我們還是需要認真琢磨下。
煩,就是事情繁瑣,復雜。耐煩就是能夠忍受得住這種繁雜,表示其具有耐心。我們常說,一個人不耐煩了,就是表現出焦躁不安和沒有耐心出來。
這種耐煩,其實是由于外事外人引發出的強烈的排斥感。一旦有了這種排斥感,就不想著與人好好相處,就不想著好好做事情。
可做事情,需要的就是能耐得住,坐得住的耐心勁頭。
耐煩是對心性的一種熬,熬得波瀾不驚,熬得有耐心了,事情也慢慢就成了。
Day101|Week15-3
修己篇-兇德致敗者-長傲和多言
咸豐八年三月初六日 致沅弟
古來言兇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嚚訟,即多言也。歷觀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敗家喪身。
凡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語加人,有以神氣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
凡中心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則達于面貌。以門地言,我之物望大減,方且恐為子弟之累;以才識言,近今軍中煉出人才頗多,弟等亦無過人之處。皆不可恃。
只宜抑然自下,一味言忠信、行篤敬,庶幾可以遮護舊失、整頓新氣。否則,人皆厭薄之矣。
評:
兇德,就是違背仁德的惡行。在曾國藩看來,兩種兇德最容易導致一個人做不成事:一個是傲氣凌人,一個是多說話。
丹朱是堯帝的長子,是帝位的合法繼承人。但丹朱呢,喜歡游山玩水,而且還經常對別人發脾氣。堯帝認為丹朱不肖(品行不好,沒有出息)就沒讓他繼承帝位,而是傳遞給舜。在曾國藩看來,丹朱的不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傲,一個是嚚(yín)訟(奸詐而好爭訟)。拿丹朱這件事,曾國藩把兇德又重復了一次。
多言咱們這塊,不必說那么多。“禍從口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好說話,說大話,就很容易得罪人。因此需要謹言。
曾國藩這里重點論述了傲的表現方式。
傲不是只有用言語指使他人,頤指氣使才是傲。給別人臉色看或者給別人不好的神色看這都是傲的表現。
你心里想什么,就會在臉面表情上表達出什么。雖然不說,但別人是看得到的,能夠感知到的。不管你是依靠聲望還是才氣,這些都有比咱們做的更好的人。無過人之望,無過人之處的恃是不穩固的,也是讓別人厭煩的。
怎么做呢,就是要把自己的身份降得低低的,做事情要能夠言而有信,說一句做一句,同時對待別人能篤實敬重。這樣才能讓別人原諒我們的自己的小毛病,同時也能自己實現自我改善。
難不難,是真的難。因為這是“名公巨卿”面對這樣的問題,大多都是沒有走下去,最后身敗名裂的。
可想要把事情做下去,就只能自己和自己進行對抗,馴服自己的品行。不然最后落的下場只會更慘。
Day102|Week15-4
修己篇-懲長傲、多言之弊
咸豐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致沅弟
長傲、多言二弊,歷觀前世卿大夫興衰,及近日官場所以致禍福之由,未嘗不視此二者為樞機,故愿與諸弟共相鑒誡。第能懲此二者,而不能勤奮以圖自立,則仍無以興家而立業。故又在乎振刷精神,力求有恒,以改我之舊轍而振家之丕基。
評:
曾國藩說理就是喜歡不斷去重復。在這里,又重新提起了要改變自己長傲和多言的性格缺點。這兩個弊端是阻礙自我修行的關鍵,希望能夠和兄弟們互相督促、改正。
改造自己不是一段時間的事情,而是長期的事情,需要有恒心去和自身的性格弱點作斗爭。但這遠遠不夠,還需要振作精神,奮發自立。改造修行自己是去做事情的,不是為了改造而改造的。
在曾國藩的認知里,做事情是自己一生的主題。自我身上的缺點如果妨礙自己做事情,那就自己改造。就是敢這么和自己剛。
Day103|Week15-5
修己篇-精神愈用而愈出
咸豐八年四月初九日 致沅弟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爾摧沮。
評:
身體是可以經得住折騰的。愈加使用,就愈有精神。
年輕人正是身體底子好的時候,需要發揮自己朝氣蓬勃的精神頭去干一番事情出來。這才是年輕人該干的事情。身體不好的話,也不應該過于保護自己的身體,也需要經常去用用。
想學到真本事就是要吃一些苦頭的。暫時的挫折和困境也正是磨練自己的機會,不能因此而崩潰放棄。只有吃了苦頭,得到的本事才是真真切切屬于自己的。
我們要做到野蠻其身體,強健其精神。敢拼敢吃苦,才能辦成事情。
Day104|Week15-6
修己篇-善收拾
咸豐八年四月十七日 致沅弟
吾生平坐不善收拾,為咎甚巨。所得諸物,隨手散去,至今追悔不已。然趁此收拾,亦尚有可為。弟收拾佳物,較善于諸昆,從此益當細心檢點,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評:
能夠整理好自己隨身的物品,是自己對周身資源有掌控力的表現。
隨手隨扔的毛病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改變不了,而且也特別困難去改正。看看我們對電腦文件夾的設置就知道了。很可能除了自己,其他人根本就無法駕馭。
這就給后面接手我們工作的人帶來了困難。在非必要的關鍵情節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但自己能平時多注意,把文檔整理好,那與人合作的成本就會大大降低了。
曾國藩是非常善收拾的,平生注重對自己日記、書信和奏折等重要材料的整理,才有了后面我們能夠看到的皇皇巨著的《曾國藩文集》。
我想咱們可以從整理自己的文檔開始,讓自己也變成善收拾的人。
Day105|Week15-7
修己篇-人生適宜之時不可多得
咸豐八年五月十六日 致沅弟
人生適宜之時不可多得,弟現在上下交譽,軍民咸服,頗稱適宜,不可錯過時會,當盡心竭力,做成一個局面。
評:
這就是趁勢而為。趁著人順事順的時候,抓住好機會,不能滿足于現在,再加把勁,努力做出一個大的局面出來。
人生之中,這樣的機會真的是少之又少,幾年或者十幾年才會碰到一次。能抓住機會,使得自己的格局和物質基礎爬上一個新的臺階,從而實現人生的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