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下午,太陽懶洋洋地散發出它僅有的余熱。我和好朋友Cindy坐在咖啡館朝向陽光的方向,想讓陽光驅走多日來的不新鮮感。聊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時,Cindy沉思了許久,說如果可以重來,她想讓童年變得更膽大。
Cindy現在是一家公司的商務代表,但是她的這份工作并沒有帶給她多大的成就感,她一直在找問題的根源。原本需要更多的與人鏈接,她覺得自己沒有做的很好。是不是某些環節出現問題了,有很多人都說也許她不適合這個工作,但是她卻固執地認為,不見得。沒有所謂的合適與不合適,只有想與不想。
快樂的記憶:盛開的大百合紅花
Cindy從小生活在農村,家里四個姊妹,她排行老三,老大比她大四歲,老二比她大兩歲,小妹比她小四歲。印象中,她覺得自己可能是那個受父母關注最多的孩子。多子女的家庭,尤其是在20世紀晚期的農村,父母能養活一個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是幾個孩子呢。
記得在她九歲的時候,父母給她辦了十歲宴。那時候,農村里都興辦十歲宴,目的是能夠收到禮錢,以此來緩解緊張的生活壓力。自妹妹周歲宴后,她們家已經很久沒有辦過喜宴了。
那時候好像是讀三年級,放學回來,見到家里來了好多客人,就趕緊地躲到里屋去了。她知道今天自己是大明星,肯定會有很多親戚來跟她說話,她害怕跟不熟悉的人講話。
媽媽找到她,給她扎了兩個辮子,還綁上了兩朵大紅花。她說她永遠記得那兩朵大紅花,像盛開的百合。媽媽還特意給她抹上了胭脂,那是媽媽結婚時用的化妝品。鏡子里的她,微笑像蜜蜂一樣甜。盡管模樣早就不記得了,但是那種感覺卻一直藏在心底里。
為什么家里有四個孩子,爸媽就只給她辦十歲宴呢?肯定是自己成績好,又聽話,又肯做事,爸媽才最喜歡她的。九歲孩子的心思,真的很單純。后來當然沒有人來告訴她答案,因為她從來沒有試著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過。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她不再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的呢?也許是因為爸媽自己從來不說,又或者是只要說出來,就會被爸媽罵回去,還可能是那時候爸媽經常吵架,根本沒有機會說,久而久之,就習慣了悶在心里。
其實你很勇敢:承擔大人的行為后果
后來她回憶起來,說兩件事放在她心里,好像很難抹掉。盡管已經沒有了事發時候的感覺,但是在她后來的生活里,一直浮現出來。
四年級時,我們一家都搬到了新樓房里住。新樓房位于村里的中心,叫大部隊,隔壁鄰居是大伯一家,他們家做些小賣鋪生意。本以為,搬了新家,日子會比在平房里更為快樂。沒想到,得到更多的是不和諧和尷尬。
很多時候放學回來,媽媽總在和大伯吵架,因為兩家挨著,總是有侵占空間的控訴。但是大伯家是賣生活日常品的,他們一吵架,我就得去其他家買東西。那時候,有生意不給親戚做,就會被人說長道短。我頭頂輿論壓力,尾后還有媽媽的“沒屁用”在作祟,每次這樣的情況下去買東西,就會成為我意志力最為薄弱的時候。
索性到最后,我干脆就認為生活中的自己真如媽媽所說,沒有什么用。我就是那么沒用,所以我才不敢去買東西。
看到Cindy開始顫抖,我握緊了她的手,對她說,你并不是沒用,你其實很勇敢。大人的爭吵,原本不是那個時候的你該承擔后果的,你卻幫媽媽承擔了下來。你想想,如果媽媽她自己好意思去買東西,那她自己為什么不去呢。盡管后來有幾次媽媽確實是自己去的,我相信她一定是頂著非常大的壓力去的。
Cindy很感激地看著我,眼睛濕潤,平靜地說到,是的,我明白,我也是在后來才想明白的。接著,她說起另外一件事。
你就是在做自己:原諒你自己
有次大姨媽來我們家和大伯家做客,我當時在大伯家玩。看到堂哥和堂姐都在一個泡泡糖罐子里拿了泡泡糖出來吃。那是一種像小西瓜那樣的泡泡糖,對于那個年紀的我來說,極具誘惑力。一顆糖一角錢,兩顆糖就是兩角錢,可我一角錢都沒有,媽媽更不可能給錢我去買吃的。可是,我太想吃了。于是我也學堂哥堂姐那樣,把手伸進罐子里去抓糖吃。
誰知道,剛伸進去,大伯就開始說我。大意是都吃不給錢,我這里又不是公家的。當時,大姨媽也在場。就在那瞬間,我好像有種做賊當場被抓的感覺。一聽到這句話,我趕緊把手伸回來,頭也低了下來。接著大伯又開始說,做錯事還噘嘴,以為自己是老幾。這時候大姨媽看到我這樣了,就讓大伯不要說話了,從罐子里拿出來兩顆糖塞給我,說我給你買。
拿著那兩顆糖,我塞到嘴里,慢慢地走回自己的家。其實內心里巴不得快點離開那里,跑回家。回家后一個人躲在樓梯口那里,連跑到房里的力氣都沒有了,因為眼淚實在止不住了,嘴里的糖也掉到了地上。既委屈又生氣,當時感覺自己遭受了奇恥大辱,發誓以后再也不會主動出擊了。
這件事,沒有任何人知道,哭完了,就把眼淚抹干,自己一個人去房里看電視了。因為不習慣說心里話,爸爸媽媽是不可能知道的,只有自己可以安慰自己。那一年,我十歲。
釋懷,讓自己更健康地成長
說到這里,Cindy長嘆一口氣,事隔十幾年之久,沒想到還記得那么清晰。也許是從那個時候,我的主動表達欲望就完全被澆滅了。并且是在爸媽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的。
我微笑著望著Cindy的眼睛,說著,那個時候大人和小孩都不容易。你拿的只是兩角錢的東西,后來大姨媽也給你付了錢。相信你大伯肯定早就原諒了你,早就沒有放在心上,沒有任何人會再記起這件事。
你需要原諒的是自己,你不是賊,你也不是小偷,你只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的人不喜歡罷了。不要那么在意你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你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放下心中的那塊包袱,專注自己的事情就好。以后如果再想起這件事,你要記得,你是非常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以后也要那樣做。
Cindy聽完,很開心地笑了。是的,那么久,應該要釋懷了。
很快,一下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聊天的時候心情沉重,結束時很輕松。釋懷的感覺真好。希望Cindy放下過去的種種印痕,面向美好的未來。沒有一帆風順的成長,夾雜著傷痕的童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標簽。都說25歲以后自己,可以成為自己的父母了。既然我們是自己的父母,那就花點心思,不再讓自己受到傷害,療愈過去的印痕,讓自己更健康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