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完電影《萬箭穿心》的時候,我就跟自己說,這部片子一定一定會再看一次。
第二次觀看的時候,特意找來了武漢版本,想還原電影當(dāng)初最原汁原味的效果。這一次抓住了不少細(xì)節(jié)的地方,也改觀了之前的一些看法,對于這部片子,任何人完全可以站在任何一個立場去審問。它足以讓人生的每個階段,去認(rèn)真地反省生命和親情的價值。
過去我偏見地認(rèn)為,馬學(xué)武的死亡全仗于他懦弱的脾性和貪婪的情欲。這一次,對于他的死亡,我的理解里,多了一份無力蒼白的惋惜。如果當(dāng)初李寶莉同意離婚,或是沒有打出那一通舉報電話,她興許也不至于落得這般萬箭穿心的地步。我心疼她骨子里的倔強和堅韌,這個曾經(jīng)想生活變得萬丈光芒的女人。我也疼惜她受過的苦難和背叛,這本該活得漂亮美麗的女人,為了苦痛的生活一次次變得狼狽不堪,企圖爭贏這天地的命數(shù)。
馬學(xué)武的男性身份是被李寶莉一點點兒擊潰,也由自身懦弱的脾性送上了斷頭臺。他身份的瓦解,徹底刺激了李寶莉性格中最倔脾氣的一面,她就不信自己的堅強還贏不了軟弱男人的存在。她嘗試拼勁全力用所有的辦法,讓自己活得更熱烈,也活得更頑強,只為了證明自己對于這個家庭存在的價值,讓卑微的男人看到活下去才會有的盼頭。
李寶莉的身份全賴于她身邊的男性搭建起來,也由這些男性逐個擊垮。身為妻子的身份,被馬學(xué)武越江自殺磨滅。身為母親的身份,被含辛茹苦養(yǎng)大的親兒子一杯斷絕關(guān)系的酒給埋葬。身為駢頭的身份,被健健輕佻的撩撥和偶爾給予的甜頭給坐實,也被健健冷血無情的姿態(tài)給抹殺。片中所有角色都處于一場壓抑的狀態(tài),每個角色都在暗暗為自己尋找泄洪的口。影片中的人物,似乎變得不僅僅只是活在片中,也開始緊鑼密鼓地布滿了我們的尋常生活里的每個角落。這樣的角色是飽滿的,這樣的鏡頭取景是鮮活的。
說起來,李寶莉在影片中短暫而又漫長的一生里,僅有的溫暖只來自于健健,這個外人眼中殘暴無情的混混。是他撕碎了李寶莉疲憊生活表面的最后一塊遮羞布,也是他給了李寶莉生命中唯一的依靠和溫暖。他讓李寶莉壓抑的性欲得以釋放,卻也讓李寶莉親生兒子看到母親最不堪的一面。在眾人口中,父親的出軌導(dǎo)致家庭悲劇的開始,而如今母親犯了和父親同樣的罪孽,卻仍然舒暢地活著。所以,身為父親的兒子,小寶行使了所謂的懲罰,他和母親斷絕關(guān)系,趕走了母親,要讓她無處可歸,無依無靠。
小寶調(diào)查父親死亡的時候,查到了賓館,導(dǎo)演給了個特別的鏡頭。隨著鏡頭上移,可以清晰地看見led熒幕滾動了一行字『是我的錯』。是我的錯,是馬學(xué)武抵不住誘惑出軌的錯誤,還是李寶莉報警的錯誤,或是小寶調(diào)查真相的錯誤呢?在這人人都背負(fù)罪名的生活里,誰又會是最后的罪人呢?
電影是從李寶莉一家人搬家進(jìn)入新房開始,又以李寶莉獨自一人挑著家當(dāng)離開老房子結(jié)尾。電影開頭,李寶莉跟著搬家貨車駛進(jìn)了新家,馬學(xué)武騎自行車載著兒子進(jìn)入了新家。電影結(jié)尾,李寶莉跟著健健的貨運車駛離了家,同時對面駛來了一輛自行車,兒子坐在不遠(yuǎn)處的臺階上。
馬學(xué)武愛李寶莉嗎?
愛。生前錢包,存放了年輕時候兩人恩愛的照片,最后也由于發(fā)現(xiàn)李寶莉的舉報電話而絕望地選擇自殺。
健健愛李寶莉嗎?
愛,但更多是一種搭伴生活的現(xiàn)實需要。他需要李寶莉發(fā)泄欲望,也需要李寶莉搭伙過日子,更需要李寶莉為他賣命。
最后影片,李寶莉下車幫忙使勁推車。她用盡了全力推動了車,這才給自己擦亮最后一根希望的火柴。她,至始至終都靠著自己這身力氣,這口不服輸?shù)臍?,坦坦蕩蕩地活在這世間。
這部電影,我還會再看一遍。第一遍的時候,哭得淚流滿面,心里悲涼。第二遍的時候,依舊沒忍住哭了出來,心里難受。也不知道,第三遍會是什么時候,又會是什么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