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盧思浩的《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中有這樣一章:
為什么喜歡一個遙遠的人,因為他發光啊!
你會發現有那么一種奇妙的存在,
即便是最黑暗的夜,他的存在也會讓你覺得黎明馬上就要出現,
用他特有的溫柔喚醒你;
即使最寒冷的夜,
他也會讓你覺得第二天陽光會出現,
用他散發的光芒溫暖你。
然而最奇妙的是,
也許照亮你前方的那個人,
從來沒能真正的出現在你的生活里,
而你愛了他好多年。
我讀到這里時,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偶像這個詞。
相信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偶像,或是父母,或者明星,或是偉人,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偶像用別樣的力量使我們堅強。
他們是閃耀的星,而我們是追星的族人,多么浪漫而美好。
02、
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追星一詞變了味兒,追星族成了被人嘲笑的對象。
很自然的就令人想起最近的楊坤怒斥私生飯事件。
楊坤自8月29日30日兩天,連發5篇微博怒斥私生飯。起初只是上傳圖片,只言片語的抱怨,最后忍無可忍發了一篇長長的微博博文。據楊坤的微博得知該女子不僅搬到樓上半夜嚇人、往門縫塞照片,還光天化日之下帶人撬鎖,“一次不行還來第二次、第三次!”已經反復勸說警告,甚至報警,但女子從警局出來又繼續騷擾,這樣的騷擾長達三個月。于此同時發生的還有王俊凱私生飯混入開學典禮事件。
所謂的私生飯指的就是偷拍明星私生活的粉絲,他們每時每刻跟蹤、偷窺和偷拍自己喜歡的明星私生活。私生飯可以說是追星族中一個特殊的群體。
除了現在的私生飯,早些年也有一些瘋狂的如私生飯的追星族事件。比如楊麗娟苦追劉德華逼迫父親跳海事件、謝霆鋒女粉絲跳河自殺事件、26歲女子因黎明而欠債吞藥自殺事件等等。
追星一詞大概因這些人變了味兒,他們追星的方式極端又自私。讓人不免想起那樣一句話:喜歡花的人會去采花,愛花的人會去澆水。如果偶像明星是花,那么這些瘋狂的追星族既不喜歡花也不愛花,他們想做的是將花連根拔起據為己有,裝點自己虛無的繁華。
03
為什么不能換一種方式追星呢?積極樂觀的那種。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追星族。
就拿我身邊的來說!我的大學同學兼現在的室友,從小學就喜歡了和自己年齡相當的明星,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變過,但是她從未因此做過瘋狂的出格的追星行為。還在上學的時候沒有什么經濟能力,就會把喜歡的偶像的照片保存下來,然后用自己省下來的零花錢去照相館洗出來,當大學看到她的那本大相冊時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動,也由衷的覺得她的偶像該為她自豪。工作掙錢之后,她不忘拿錢孝敬父母,當然也會拿出一部分來買關于偶像的正版碟片。在喜歡偶像的這些年,她還自學了日語,雖說沒有考取證書,但是日常溝通不成問題。看,這才該是追星的樣子!
另一位讓我欣然佩服的追星族當屬朋友圈的斜杠少年老白了,我和她因為工作關系互加的好友,但交集甚少,不過看老白的朋友圈,可以很容易給她定一個標簽:田馥甄的死忠飯。老白的朋友圈里,經常可以看到關于田馥甄的消息,但從來不令人反感,因為老白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影響她的想必應該是更優秀的人。
當然還有很多的追星族如我的室友、老白一樣,他們理智且溫情,為偶像學會了攝影、修照片、剪輯視頻等等,每一項都使他們成為了更優秀的自己。
04
記憶中,我第一次因為明星熱淚盈眶是在小學。那時家里安裝了所謂的“衛星大鍋”,電視上可以觀看的電視臺一下子多了很多,而我唯獨喜歡看channel v,一天聽著各種音樂都不會疲倦。
記得那是一個下午,電視上播放著五月天的演唱會,可是中途卻下雨了,但是粉絲都沒有離開,而五月天淋著雨開完了那天的演唱會,隱約記得當時阿信說了什么,可總也想不起來,但那天我能確定的是我哭了。
多年后,阿信在《開講啦》進行演講,有人問阿信:五月天告訴人要追求夢想,可是很多人把五月天當成了夢想,這樣好嗎?阿信說:五月天不是你們的夢想,阿信不是,怪獸不是,瑪莎不是,石頭不是,冠佑不是,五月天只是你們追求夢想路上的背景音樂。
相信任何一個值得尊敬的偶像都是這樣想的,他們散發光芒,照亮我們,是為了我們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星,進而散發屬于自己的光,照亮更多的人。
05
我很慶幸,我有自己喜歡的偶像,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他們讓我知道了失望是有限期的,人是要有夢想的,我還可以再努力一點......
記得蔡康永在《有一天啊,寶寶》里寫過這樣一句話:親愛的寶寶,將來如果有你喜歡的歌手,你要想辦法去聽他的現場演唱會,去跟其他和你一樣喜歡他的人在一起。你不知道那個歌手會有名多久,你也不知道他會愿意活多久,你只能趁他還在的時候,讓他變成你回憶的一部分。
我想對此回答的是:如果那場演唱會我們終不能如期而遇,相信那個散發光芒的人一定不會怪我,因為他懂我的苦衷,他懂我有比任何人都迫不及待想要去看他的沖動。
至此我想每一個追星族都可以驕傲的告訴全世界:我擁有世界上最棒的偶像,而他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