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見過黑夜,我沒見過星星,
我沒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
——摘自《流浪地球》原著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
“中國科幻”不再是偽命題了,
電影的特效制作,
氣勢恢宏的場景,
中國理念的思維,
東方價值的融入,
家國情懷的展現,
普通人的責任感,
大國平等的胸懷,
凝心聚力的信仰,
腦洞大開的想象……
《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電影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看過這部電影,屢屢被一些場景和話語感動著,
這份感動不僅僅是標簽化的煽情,
也不是膚淺的博人眼球的淚點,
而是小家里的大國情懷,
真正體現什么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面對人類共同的災難,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不是拋棄地球,
而是帶著家園一起跑路!
1、劉啟的親情之愛
當我回憶這一切時,半個世紀已過去了。二十年前,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軌道,航出了太陽系,在寒冷廣漠的外太空繼續它孤獨的航程。
——摘自原著《流浪地球》
主人公劉啟在出生后,
媽媽就因為重病去世。
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時候,
父親劉培強不在身邊,
而是姥爺伴隨著他長大,
后來,還有他的妹妹韓朵朵陪伴他。
父母至親一個遠隔天邊,一個橫跨陰陽,
在劉啟的心中充滿著對父親的怨恨,
因為父親當年決定放棄對母親的治療。
這讓劉啟不能接受,為什么父親要做這個決定?
長大后,一次他意外參與救援運送任務時,
父親劉培強請求救援分隊隊長王磊,
將劉啟和韓朵朵送到就近的避難所,
卻引來了劉啟的怒懟:
你憑什么替我做決定!
父子的矛盾,
因為多年的疏離,
在逐漸加深。
特別是在劉啟青春期的懵懂時刻,
以及他對陪伴的渴望,
更是有了隔閡。
而對于妹妹,
不得不說,劉啟是真的很愛妹妹,
為了答應帶上初中的妹妹到地面上玩,
(因為在地下城呆的太久了。)
劉啟也是豁出去了,制造假識別牌。
特料帶著妹妹到地面上“闖禍”了,
寵愛他們的爺爺親自來“撈人”。
看到這里,我也有種想狠狠訓斥這兩個年輕人的沖動。
這么不懂事,害的爺爺親自出來找他們,擔心他們。
然而,凡事發生必有其目的。
爺爺在“撈人”時,
地球發生了意外,
地球的推進器出了故障,
造成了建筑物的塌陷,
幸運的是,爺孫三人逃離了出來。
哪知道,接連發生意外,
他們駕駛的運輸車卻被臨時征用運送“火石”。
然而這次任務,又意外的讓爺爺獻出了生命。
劉啟悲慟萬分,質問王磊隊長為什么不救人?
很快他意識到,還有妹妹需要他保護。
他要帶妹妹回家!
他不愿意再失去親人了。
然而,又讓人意外的是,
在整個救援過程中,
劉啟迅速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的救援隊員。
在他得知聯合空間站宣布:地球拯救任務失敗時,
腦海里就想著小時候他爸爸的一番話……
又一次意外的靈感,
突然,讓他想到了拯救地球的新方案。
然而,眼睜睜看著啟動新的救援方案后,
還是沒有達到原來的預想。
此時,通過衛星電話,
他的父親在這關鍵時刻準備犧牲自己,
來拯救地球。
要駕駛著空間站飛入木星大氣層引爆氫氣時,
劉啟哭喊著說:不要,快停止。
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他內心還盼望著和父親團圓,
他期望一家人能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吃頓飯……
這一刻是他兒童人格的復蘇,他不要失去父親。
然而,隨著木星上的光亮爆發,
他知道父親終究和他永別了!
他知道,這不是父親拋棄自己。
而是一種責任;
他知道,這不是父親一時沖動,
而是一種希望;
他知道,這不是父親的無情,
而是一種深愛;
在那一刻,
父親已經成為他心中的神。
一剎那即是永恒!
2.韓朵朵的希望之愛
“都這么大了還干這個,這好玩嗎?”我走過去問她。靈兒見了我以后喜出望外:“我兩去旅行吧!”
“旅行?去哪?”
“當然是地面啦!”她揮手在空中劃了一下,用手腕上的計算機甩一幅全息景象,顯示出一個路日下的海灘。
——摘自原著《流浪地球》
朵朵是個好奇心強,又務實的女孩子,
當老師問她:如何理解希望?
她撓撓頭,很樸實的說:只想到地面上看看。
她認為希望是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她也不信。
但是后來的經歷改變了她的看法。
本以為只是哥哥帶自己去地面玩玩,
卻沒有想到,
被意外的賦予了獨特的使命——參與運送“火石”的任務。
這個不諳世事的初中生,就這樣被一個神圣的使命推動著。
她看到了爺爺是多么疼愛自己,
因為朵朵從小就是被爺爺在一次營救中收留下來的,
爺爺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
但不曾想,
爺爺在運送“火石”的過程中,發生意外犧牲了。
救援隊的戰友也有人獻出了生命,
當大家為了最后的希望拼死完成任務時,
這一切,
朵朵都看在眼里,
她不知道該怎樣來幫助大家,
最后,她選擇了呼吁,
在接通空間站的通信后,
發出了緊急呼救,
她請求聯合政府開通全球廣播,
她希望大家都來支持中國救援隊。
為了拯救地球,凝心聚力,
這讓她感受到了什么是“希望”——
就是在絕望中尋找到可能性。
她在全球廣播里說:我很害怕,也很緊張,
我發自內心的渴望每個聽到廣播的人,
都來幫助中國救援隊,共同完成最后的希望。
在附近世界古國的救援隊聽到朵朵的廣播后,
都被點“燃”了!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
大家紛紛掉轉車頭趕往基地。
大家和中國救援隊一起,
不放棄,而是秉著大無畏的精神,
像精衛填海、夸父追日一般努力戰斗!
朵朵通過她真切的吶喊,
和對希望深刻的感悟,
她認識到,
希望是這個時代最珍貴的鉆石!
也許我們沒有看到結果之前,
我們會對朵朵和哥哥的行為產生評判,
甚至想好好教訓一頓這兩個熊孩子,
逃學、撒謊、叛逆、造假等……
但在關系到人類生死存亡的時刻,
兩個孩子卻和救援隊員一樣,同生共死,
展現出人定勝天的大無畏的精神和勇氣!
在這一刻,
他們展現出最美好的青春,
在這一刻,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3.劉培強的悲壯之愛
兩千年的種子從解凍的圖層中復蘇,大地綠了。我看到我的第一百代孫子孫女們在綠色的草原上歡笑,草原上有清澈的小溪,溪中有銀色的小魚……
我看到了加代子,她從綠色的大地上向我跑來,年輕美麗,像個天使……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摘自原著《流浪地球》
劉培強和兒子是典型的中國式父子,
在兒子小的時候,
他說:如果以后想爸爸了,
就看看天上的星空,你就可以看見爸爸了!
兒子長大了,才發現這是一個中國式父親的“謊言”。
在劉培強的內心里有渴望,也有愛。
為了執行任務,他在空間站待了22年,
在他內心里又何嘗不渴望和兒子在一起。
隨著孩子的長大,
他發現和兒子的溝通是不順暢的……
兒子的逆反心理,
讓他多少有些無奈,
不過他依舊是樂觀的。
地球的一切安危,
都牽動他的神經,因為他的兒子,
兒子的姥爺,還有朵朵都在地球上。
家安心才安,有人的地球才會有地球人。
當劉培強發現moss叛逃,
致地球的生死不顧時,
他開始冒著生命危險去制止。
這是他的良知所在,
在最后關頭,為了引爆木星將地球的軌道改變,
他毅然決然的選擇犧牲自己,
拯救地球,
雖然這個決定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成功,
但是他相信,
如果不選擇希望,
那么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劉培強感受到的兒子的悲痛,
他的眼淚也在駕駛艙內,
四處飛散,
這一刻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家園不能毀滅,
孩子要好好活下去,
一代一代的生活下去,
我們終究會看到,
那青山綠水,
風清云談的美好世界!
4.韓子昂的奉獻之愛
離開木星時,地球已達到了逃逸的速度,它不再需要返回潛藏著死亡的太陽,向廣漠的外太空飛去,漫長的流浪時代開始了。
——摘自原著《流浪地球》
劉啟的姥爺韓子昂,
收養了韓朵朵這個孤兒,
她身上寄予了為救她而犧牲的人的期望。
他不但給了朵朵一個溫暖的家,
還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
采取了理解和包容的態度,
特別是他到派出所“撈人”的時候,
送禮的物品——珍藏的VR眼鏡,
足見對孩子的愛是不言而喻的。
當他從地面上帶著兩個孩子準備回家時,
接到女婿劉培強的呼叫,
建議他們到就近的地下城去避難,
韓子昂加足馬力開往就近的地下城,
甚至在救援隊命令他的車停止時,
他也沒有減速,
只想著盡快送孩子回家。
然而,他自己也沒有想到,
車被征用了,要運送“火石”。
就這樣,他和孩子們成了救援隊的一員。
在整個運輸過程中,
快到達上海時,
受到地震的影響,
運送車輛遭到損毀。
為了繼續完成任務,
韓子昂和大家一起進電梯通道爬高樓。
但時意外發生了,
一個救援隊員犧牲了,
為了救韓子昂。
韓子昂被拋進一個房間里,
短暫的安全,
帶來的是死亡的威脅,
因為,韓子昂的氧氣就要消耗完了。
韓子昂坐在椅子上,
慢慢的把頭盔取下來,
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他知道孩子已經安全,
至于自己,遲早要走,
索性不拖累他們,
讓生者繼續,
讓死者安心,
只要有愛,來生再續。
孩子活著就是希望,
他腦海里閃現出救助童年朵朵的那一刻……
我看完這部影片,也是幾度潸然淚下。
影片聚焦——愛、回家、希望。
影片中的臺詞:
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導向何處,我們選擇希望。
是的,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希望,
只要心中有愛,帶著愛,就有希望。
帶著愛和希望,
帶著地球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