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腦的興起,帶動了免費信息的爆發。
互聯網時代,免費的服務興起,帶動了廣告業。
而互聯網的本質就好像是復印機。
免費模式加大了信息量的同時,優質信息、有用信息的比例急劇下降。
第一個把女人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就是蠢材了。
超越免費的時代已經來臨,知識付費就是其中之一。
人對于將要失去的錢財尤其在意,而對于白白得到的并不珍惜。
沒有了稀缺性,免費的東西就并不吸引人。
超越免費的時代,應該主動制造稀缺性,并且具備難以復制的特性。
供給量太多,需求量固定,需求者變得寶貴,顧以免費的服務,帶動供給量的消耗。
超越免費的時代,不光用于做生意,同樣用于做人。
機會成本,隨處都在,常反思!免費商品的機會成本。
時效性的優勢在知識升級上很關鍵 The Faster The Better
美國圖書上架:精裝本、平價本、電子書。后者銷量高,而前者利潤大。
終生學習是最好的匹配時效性的技能。
羅輯思維買書的最大特點是個性化。
特斯拉的每一輛車也都是個性化。
對一個人來說,有趣的人,就是一個有個性的人。
提供可用性高,易理解的產品和服務(得到聽書,樊登讀書會)
針對難懂書籍的解讀版本會成為好生意。
提供可靠性、易用性高的產品和服務。
免費的服務未必可靠,而付費服務確實有保障。(市場)
服務性好,就是提升商品和公司的可靠性。
提供具有數據粘性的服務。
利用數據粘性連接用戶遠遠高于利用免費獲取用戶。
獲得用戶關注本身知否具有價值?
吸引眼球的生活或許并不賺錢。而將精力花在根本不值得關注的事情上,更是收益極低。
廣告公司:我可以為你們帶來很高的關注度(但是這些關注度,真的值錢嗎?)
而沒有娛樂性質的高質量雜志,帶來的價值是八卦文章的一百倍。
ARPU 所謂ARPU就是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注重的是一個時間段內運營商從每個用戶所得到的利潤。很明顯,高端的用戶越多,ARPU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