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各大公司開始秀業績,今天看到的是華為,真是民族企業的驕傲,年收入5000+億,掌握核心技術,未來不可限量。更牛逼的是,據說今年他們要發1500億的年終獎,然后網傳的數字是2000年之前進華為的員工,至少能拿到100萬
以我對華為的了解,這個數據不一定準確,但也不會少太多,甚至可能更多。這個數據是在一個微信群里看到的,當一個朋友發出這個數據,大家紛紛羨慕“別人家的公司”,但是我馬上補了一句“2000年進華為,到現在工作16年了,我們有幾個人能在一個公司工作16年不跳槽的?”,然后群里就沉默了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那句話非常不合時宜,會讓群里的一些人不高興,不過幸好群里都是關系很好的朋友,我覺得在好朋友面前說點難聽的實話,比說些沒用的漂亮話要有用的多,就算他們短暫的不快,我相信以他們的聰明才智馬上會理解并且有所感悟,如果后面能有所行動取得成果我就更加開心了,這應該是做我一個真正朋友應該做的事情
“羨慕嫉妒恨”是人性,但沒有好壞,用好了就是優點,用不好就是弱點,上面這是一種沒用好的情況,“別人的公司”把華為員工的成功歸因于公司而忽視了個人努力和堅持的作用。其實大家都知道華為的加班文化,我碰到過不少從華為離職的人,而且從概率來看,華為工作3年左右離職的人很多,真的能堅持在華為工作16年的人真的少的又少,他們那100W的年終獎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認可并留在了華為,并且兢兢業業的努力付出,而不是運氣好
“羨慕嫉妒恨”還有一個常見的不好應用就是“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對于這個心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培訓老師說過的一句話“當你有錢的時候,你才有資格說‘有錢沒什么了不起’”,“100萬年終獎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單說這一句根本沒有任何作用,后面跟一句“我有200萬”這樣才夠霸氣,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怎么去拿到這200W的年終獎,這個時候就要讓“羨慕嫉妒恨”成為我們的動力
之前在跟銷售的主管們一起做管理培訓的時候,一個銷售的大區經理說到他們怎么激勵員工:“新員工進來,讓周圍的同事把奢侈品都拿出來,‘你想要用LV嗎?想用香奈兒嗎?想帶勞力士嗎?把業績做好就會有!’”這就是把羨慕轉化成動力的很好例子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希望今天我對別人的羨慕嫉妒恨會成為明天我努力成功的動力和燃料,我想開著法拉利說“豪車有什么了不起?”,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