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試成績出來很長時間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歡喜的不是過了初試的,因為還有更嚴苛的復試在等待著他們,歡喜的是我們……又有一波夢想還未受現實打擊的萌萌噠小鮮肉要成為我們的師弟師妹了,嗯,有的使喚了~
有個朋友今年二戰,初試成績并不算理想,有些苦惱的在選擇調劑。他前年第一次考研的時候初試沒過,直接去工作了,工作了一年后不甘心,又辭了工作回來二戰。
他爸媽愁的不得了,覺得他簡直瘋了,那么好的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了,非要回來考研,結果也沒考好。
我問他后悔不?
他說后悔了,讓爸媽傷心了。
我說那你自己后悔了不?
他想了想說,不后悔。
工作不是他喜歡的,學歷擺在那里,也沒有太大的晉升空間。他想要更好的。
我說,不后悔就好。
我專業學的歷史,就業面說寬不寬說窄不窄,大學同學工作了的,有大半是在中小學教學,也有考公務員的,其他有做文秘的,有做導游的,有做編輯的,也有普通白領。
可是大四那年,有80%的同學選擇了考研,因為大家覺得學歷史不好找工作。結果有一半考上了,剩下的一半,如今也都有了心儀的工作,天天過得風生水起。
兩個沒考研的大學室友都在中學任教,已然結婚生子,談起來不算緊張的工作,疼愛自己的老公,活潑可愛的孩子,幸福溢于言表。把我們幾個還在上學的看的直眼饞,都覺得自己當初是豬油糊了心,非要考研。
考上了并沒有什么卵用。沒考上之前,求天求地希望能考上,覺得只有考上了,未來的路才會平坦,未來的工作才好找??忌狭瞬胖溃鋵崨]有太大差別。比如說當老師,大學畢業你可以進中學教學,碩士畢業依舊如此,沒有什么特殊優惠,再特殊也不可能留校教大學,那得是很優秀的博士。
研三的師姐去某高中應聘,人家看了一眼簡歷,說對不起,你本科不是211,985,我們不要。
師姐回來心塞的不得了,讀了三年的碩士,結果人家看的是本科。
大學去過初中實習,初中歷史真的讓我有種無力感,中學歷史講的很淺,甚至還有錯誤。但你就得那樣講,錯了也得講,還不能講太深,怕學生吸收不了,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碩士畢業后,我將是一個學了七年歷史的人,真的不想有朝一日專業只能成為茶余飯后的興趣。
我不甘心,我說我要考博。
朋友說我神經病,考研都夠累的了,還考博。
可不考我會后悔。田余慶先生在他的書序中提到“寧恨勿悔”。我那二戰的朋友便是,也許會恨自己沒能力,但至少試過,不后悔。
去年我問新入校的一個師妹要不要考博,她滿眼憧憬的說考,今年我再問她,不過半年,她已經心怯了:太難了師姐,我不是那塊料。
我問她不考博準備找什么工作,她搖搖頭,沒打算,眼神里是看透滄桑的無奈。
有個朋友勵志考博,三月中旬就要考試了,女朋友天天勸男友不要考了,我問她為什么,她滿不在乎地說:他考不上的!還不如專心工作。
考不上是一回事兒,不去考是另一回事,他若是不在乎倒沒什么,可偏偏他熱愛他的專業,想與它廝守一生,一旦錯過,后悔的滋味可不好受。
有個大二的小學弟想考研,問我該準備什么,我說:扎實的專業知識,平穩的英語水平和堅定的信念。學弟聽到最后一條笑了。我說這沒啥好笑的,這條最重要,我導師說的。
和導師商量考博的事,導師開心的同時問我有沒有男朋友,我說沒有,顧不上。導師頗為頭疼的表情:抓緊吧,考上了就不好找了。
我開玩笑說老師你咋肯定我能考上?
導師嚴肅了,指責我,就是能考上!你必須這么想,你要為能考上做一切準備,考不上該怎么辦不是你在考前該考慮的!
那樣即便考不上,也不留遺憾了。
畢竟,你曾全力以赴。
遙遙想起幾年前看的《交響情人夢》,野田妹說:有人會為了輸而參加比賽嗎?把江藤老師問的啞口無言。野田妹最終沒有拿到冠軍,但我想她永不會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