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看了這么一段話,說,人們在看了《濟公傳》后,留下一句濟公活佛口頭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但都沒有說出濟公活佛所說的后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所以都是誤解的濟公活佛慈悲濟世的好意與善意。
? ? ? ? 不由嗤之。濟先生說,世人若學我,可切莫學這樣的口里不一,面信實不信,大家要體會釋先生真傳之意。而并非樹著大牌子禁止吃肉。釋先生尚且不禁吃肉,反而提倡要以最舒適的狀態去體悟天地萬物隨我而生,因我寂滅,無眀無滅,無常無我的道理,讓心感覺到無懼無憂,如和暖輕風拂過青石一般,達到釋先生寄望眾生自我解放的目的,即使不拜佛不燒香,也是真信徒。
? ? ? ? 我不是個佛教徒,卻愛走訪古跡,我們國家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莫過宮殿和寺廟。圈外之人,旁觀信徒燒香,感嘆鬧哄哄各式參佛禮拜,紅燦燦各色鼎盛香火之余,直覺得真是辜負了釋先生的一片愛心。釋先生本不是個神仙大佬,精于各種神通,而是一位人生導師,其本人也特別聲明過其是個忠實的無神論者,理論控!是位追求“覺悟”之人,從“如來”出發,帶著絕對真理大智慧,倡導眾生清心寡欲,拋卻自我,寧心靜氣體會人生的快樂奇妙。可眾生不理會他那一套,懷著各種迫切的欲求,風火輪一般急匆匆而來,那香火和叩拜都未必是因為崇拜釋先生“無我”的理論,反而是為了“有我”來的,動氣傷心,這正是與釋先生的期望背道而馳,是釋先生最不欲看到的。
? ? ? ? 這個結果,真是太可笑可嘆了。真真的是把俗世欲望化成稠酒爛肉滑到了腹中,亂了心傷了神,莊嚴佛祖的諄諄教導也早就拋卻到了九霄云外。這樣的結果不是魔道,又做何解?
? ? ? ?魏晉及之前的佛像,釋先生的坐姿都是很輕松愜意的,最常以一腳搭到另一側大腿舒適姿態出現。到了唐早期,釋先生就已經開始被擺布的很嚴肅了。到了明清時期,中原地區的造像就已到了不盤腿不足以體現莊嚴寶相的地步,好像越是自虐,越是虔誠。由此著名非流行歌曲《女兒情》里唱的“說什么戒律清規”產生了。而釋先生當年是怎么說的呢,他說“我不受攝眾,亦無所教令”,也就是說,釋先生強調,我才不搞那套形式主義個人崇拜呢,你們這幫學生也別事事兒的啊,整的跟團伙兒似的。他的學生提婆達多不聽話,不僅開宗立派當了教主,還搞了一個“五法是道”就是對信徒從吃穿住用上做出了規定。據說后來提先生還對釋先生搞了一把小暗殺。這樣縱向一對比,大多數廟宇都遵守著叛徒提先生的行為準則。橫向一比,濟先生實在比其他教徒在領悟釋先生真意上,要領先的多。
? ? ? ? 這個結果,又真是可笑可嘆了。真真的是把陳律腐規化成稠酒爛肉滑到了腹中,苦了胃傷了身,慈悲佛祖的言傳身教也早就拋卻到了爪哇之國。這樣的結果不是魔道,又做何解?
? ? ? ?俗語道,君子假流氓,流氓真君子。濟先生可謂高勝的“流氓大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