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呢,看到了這么一段話,想要跟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
“如果是年輕的女孩,不要把時間花在追逐熱門電視劇網劇、渴望華貴奢侈的物品以及幻想有男子平白無故對你熱愛一生一世,這些都是泡沫。多讀書、多旅行、勤懇工作、善待他人、熱愛天地自然、珍惜一事一物,自然會有人感受和尊重你的價值。女人對外在世界的個性形成有重要作用。”
我覺得這段話說的呀,真是一下子就戳進了現在很多小文青的心吶,什么多讀書,多旅行,熱愛天地自然,珍惜一事一物。
可是事實上我們真的能做到這樣么?
古人有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那么我們現在還有多少人能安靜下來去找這座黃金屋或者是找這個大美人呢?
并沒有!
我們習慣了快餐式的閱讀方式,習慣了在睡前或者是飯后甚至是在上廁所的時候利用自己的手機查看各種APP,微信公眾號的推送以及朋友圈或者是微博的各種分享,我們看到的所有內容幾乎都已經變成了別人推薦或者是硬塞給我們的一些短篇幅的文章,而這些文章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總是會時不時的戳中我們心中的某個點!然后我們就總是在不經意間就覺得這文章寫的可真好,這簡直就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這太值得我分享出去了。
可是其實在我看來,這些都不能算得上是正統的文學,雖然我自己也會寫一些這樣的東西出來去迎合大眾的閱讀習慣。
我記得不久之前看到過一個從前的老師分享過一篇文章,而這篇文章恰好是我的一個朋友創作的,分享這篇文章的老師說,這個時代已經很少能見到這種純文學了。
我點開這篇文章反復看了三次,第一次的時候我覺得它辭藻不華麗,不能打動文青們的心;劇情太古板,一點都沒有轟轟烈烈;文章篇幅太長,看了一半就已經不想再繼續看下去了。可是在我看完三次之后我才忽然吃驚地發現,這才是真正的文學作品吶!上下文之間緊密銜接,劇情雖說沒有我們喜聞樂見的轟轟烈烈,卻也足夠質樸到打動所有人的心,辭藻雖然不夠華麗沒有堆砌卻真真兒地能讓每一個讀過的人細細品味良久。
所以我開始理解那位老師的話了,現在像這樣純屬為了文章而作的文章實在是太少了。對于寫作的人來說都是這樣,那更不用說對于我們大多數閱讀的人來說了。
所以其實實際上那些雞湯文里說到的讓我們多讀書的話并不是說讓我們多看知乎,多看豆瓣,而是讀那些實實在在的書,那么也許久有人要問了,到底什么才是實實在在的書?
我想要說的是,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列出書單的帖子了,類似在25歲你必須要讀哪些書或者是哈弗大學列出的大學生必讀書目之類的,其實你在網絡上隨便看到的哪個書單都是有心人整理出來的,不過這些或許不是很適合你,你可以在豆瓣上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書單,然后從書單的第一本認認真真地開始讀起,可以選擇每天讀那么十幾頁,也可以選擇給自己一個期限,大概要用多久讀完一本書,然后堅持每讀完一本都做一些讀書筆記,筆記的內容可以是你的讀后感也可以是你在書中看到的經典之句。那么我相信,在你讀完幾本書之后,你就能明顯地感受到自己已經在慢慢改變了。
前些日子看到有人分享出一個21天讀書計劃,堅持每天讀書每天簽到,其實我反而認為,讀書這種事情,是不需要在外力的介入下去進行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清楚的一件事情是,我們要讓自己變更好啊!
所以還需要想更多么?這是多么值得我們為之付出一切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