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名記者是怎樣煉成的?是激情的火苗,是責任的烈焰,還是夢想的熱浪?記者,這一神圣的職業,承載著太多的光輝和榮耀。然而,誰曾想這“無冕之王”光環的背后,飽含著怎樣的艱辛與淚水。
有報道稱,記者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礦工和警察的第3大危險行業,新聞人的平均壽命為45.7歲,這些事實都在提醒我們的社會:記者其實并不如你們平素想象的那樣牛氣沖天,社會更應充分地保障記者按照法律追求真相的權利。作為一名新聞專業的學生,我深知記者這一神圣的職業身上所肩負的使命和職責。《名記者研究》這門課讓我懂得了一個職業記者的榮譽,就在于深刻地關注和忠實記錄人類社會正在發生和形成的歷史,不斷揭示歷史進程中的瓶頸因素和問題所在,深刻地反映社會制度和政策的弊端,從而以新聞的力量推進社會的進步與文明。
在我看來,一個記者就是一支社會的溫度計。當記者擁有了話語權可以施加輿論壓力的那一刻,就自然承擔了一種社會責任。因此我們看到他們的報道已經不再停留在表象,而是力求全面、真實、負責地反映和滿足社會真實的需要。用真實為盾牌抵御虛偽,以自由為利器刺向陳規。一個記者就是他所供職的那個傳媒平臺為受眾提供的社會溫度計,不僅僅是記錄事物發生,更是要深入測量事件不同角度的溫度,這是記者的責任使然。
不管我們日后是否會從事記者這一行業,但作為一名學新聞的學生,我們應該做好兩方面:一是積累理論知識,培養人文底蘊以及文學修養。二是接受通曉新聞實踐的老師的指導,實踐自己的采訪想法,畢竟新聞是一門應用藝術。鳳凰涅槃需要一千年,一個好記者需要多久的浴火才能成金?這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多了一個志向高遠的記者,社會就會多一份良知、正義、溫情……
愿記者可以成為社會改良的排頭兵,歷史真相忠實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