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天 母乳不足的判定
有的媽媽認為自己的母乳不足,是否是真的不足,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情況判斷,媽媽可以認真觀察。
觀察寶寶體重的變化
寶寶體重是否正常增長可以反映母乳的量是否足夠。一般來說,寶寶出生4~5天之內會有生理性的體重下降,之后如果寶寶一周的體重增長大于125克,一個月的體重增長在500~1000克之間,這種正常的生長發育說明母乳是足夠的。媽媽可以每隔一周稱下寶寶的體重,來判定母乳是否足夠。
觀察寶寶的情緒和睡眠
媽媽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情緒好壞以及睡眠時間的長短來判斷母乳是否足夠。如果寶寶睡眠情況不好,哺乳后,寶寶常哭鬧不止,難以入睡或入睡不踏實,不一會兒又出現覓食反射等情況,就有可能是母乳不足的表現。
觀察哺乳時間的長短
如果哺乳時間很長但喂奶的間隔時間很短,則提示母乳可能不足。正常寶寶的哺乳時間為20分鐘,若超過30分鐘,且寶寶吃到最后還不肯放乳頭,或吃奶時間長,不好好吸吮乳頭,或常常突然放開乳頭大哭不止,就可考慮為母乳不足了。如果寶寶吃奶后2小時或更短時間就哭泣還要吃奶,或喂奶后馬上喝奶瓶也很有勁兒,也可以表明為母乳不足。
觀察媽媽乳房的情況
母乳是否足夠,媽媽自己也可以通過乳房的脹滿情況來判定。如果到了喂奶時間,媽媽的乳房不脹滿或很少見乳?如水般往外噴的現象,也可以表明為母乳不足。
第34天 母乳不足的應對方法
如果是母乳確實不足,不必擔憂,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媽媽輕松應對母乳不足。
保護乳頭
如果媽媽因乳頭凹陷而影響哺乳,可使用乳頭矯正法。以左手或右手的食指及拇指放在乳暈兩旁,先往下壓,再向兩旁推開;或是以乳頭為中心點,采取左右、上下對稱的方式按摩,這種方法會使乳頭較易突出。此外,還要避免乳頭受傷。乳頭若有破皮、皸裂的現象并導致發炎時,應暫時讓寶寶停止吸吮受傷的一側,而讓寶寶先吸吮健康的一側。建議媽媽們采用正確的喂奶姿勢,并控制好單側的吮吸時間。
勤于喂奶
媽媽的奶水越少,越要增加寶寶吮吸的次數;由于寶寶吮吸的力量較大,這樣正好可借助寶寶的嘴巴來按摩乳暈。媽媽應每2~3小時喂寶寶1次,但仍需配合寶寶的需求來喂。至于寶寶吃的奶是否足夠的問題,可以檢查寶寶的尿次,只要一天至少換6~7次的話,就表示寶寶吸吮的奶水量足夠了。
補充水分,均衡飲食
媽媽要注意營養的攝取,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5大營養元素是必須攝取到的。同時還要做到均衡飲食,飲食多樣化。
哺乳媽媽對水分的補充也應相當重視。由于媽媽常會感到口渴,可在喂奶時補充水分,或是多喝鮮魚湯、雞湯、鮮奶及開水等湯?飲品。
足夠的休息,愉快的心情
哺乳媽媽要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才能產出更多的奶水。有些媽媽會因產后激素的大量改變而引起產后憂郁癥,如果再加上喂母乳的疲倦及壓力,會使奶水量減少。
第35天 混合喂養
由于母乳不足或媽媽有其他?因不能按時給寶寶哺乳,在喂養母乳的同時就需要其他乳類喂養寶寶,即為混合喂養。一般有補授法和代授法兩種。
補授法
補授法是在媽媽喂奶后立即加喂其他奶。為了不延長寶寶吃奶時間,以免造成吸吮疲勞,我們建議母乳喂養時間大致控制在10分鐘以內,之后立即補充其他乳類。母乳不足的媽媽,僅有的少量乳?寶寶很快就吸完了,之所以要喂寶寶10分鐘,是為了讓寶寶享受吸吮的樂趣,滿足寶寶與媽媽親密接觸的心理,更好地建立親密無間的母子關系。
還有一點重要的?因是,采用補授法的媽媽會想,反正有其他乳品補充喂養,這樣就會降低母乳喂養的愿望,也會導致母乳分泌量隨之下降,進一步造成母乳不足。所以讓寶寶多吸吮還是促進母乳分泌的一種方法,不致使母乳量日益減少。
代授法
媽媽因工作的?因不得不與寶寶分離,無法在上班時哺乳,這時就只得加喂其他乳品。代授法是媽媽同寶寶在一起時,應當只喂母乳;不足部分或媽媽與寶寶分離時,采用其他乳品替代母乳混合喂養的一種方法。
一般來說,媽媽只要每日喂寶寶母乳不少于三次,母乳分泌量就可以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這一點對于上班的媽媽尤為重要。早上上班前、下午下班后、晚上臨睡前堅持喂母乳就可以讓混合喂養堅持到寶寶1周歲,甚至更長,這樣做對寶寶身心健康、媽媽身體恢復均有利。
第36天 腸絞痛及其護理
腸絞痛,一般發生在接近滿月的寶寶身上,典型的大約在寶寶3周大的時候,高發期在第6周,如何判斷寶寶有腸絞痛呢?下面就為你介紹一下有關寶寶腸絞痛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腸絞痛的癥狀
本活潑的寶寶忽然變得?常尖聲啼哭,而且很有規律,每次發作的時間基本相同,尤其是在傍晚和黑夜發作較多。通常一周有3次以上的啼哭,每次哭的時間持續在兩三個小時。寶寶哭的時候無論媽媽怎樣安撫都沒有作用。有的寶寶還會出現腹部鼓脹,臉色紅脹的癥狀。這樣的哭鬧一般不伴隨發燒、嘔吐、腹瀉的癥狀,哭過一段時間后,寶寶又與平常一樣了。
治療方法
寶寶有腸絞痛并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種癥狀,隨著寶寶的長大,神?生理逐漸發育健全,大約在3個月時,這樣的情況就會慢慢減少。也有約30%的寶寶要延續到四五個月大,這種情況才會消失。為減輕寶寶的腸絞痛,并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尤其是有腸絞痛的癥狀時,媽媽可以坐著,讓寶寶趴在自己的手上或者腿上,輕輕壓迫寶寶的腹部和背部;也可以為寶寶做按摩,用濕熱毛巾或者暖水袋敷在寶寶的腹部,水不可太涼或太燙,暖水袋外邊最好裹上一層毛巾。這些對減輕疼痛有一些幫助。
如果無法判斷寶寶腹痛的?因,最好的方法是帶寶寶上醫院,請醫生做全面的檢查。
第37天 剪指甲
由于寶寶的手每天在不停地活動,容易沾上細菌,而且還容易誤傷著自己。所以要及時給寶寶修剪指甲。
剪指甲的方法
寶寶的指甲細小薄嫩,應使用嬰兒專用的小剪刀或指甲剪,宜選用圓鈍頭的剪刀。選擇修剪指甲的時間最好在寶寶不亂動的時候,可選擇在喂奶過程中或是等寶寶熟睡時給寶寶剪。
給寶寶剪指甲時一定要小心謹慎,要抓住寶寶的小手,避免寶寶亂動而弄傷寶寶。也不要使剪刀緊貼到指甲尖處,不可剪得太深,以防剪到指甲下的嫩肉。剪好后檢查一下指甲邊緣處有無方角或尖刺,如果有,應修剪成圓弧形。
當然也要注意,盡量不要在寶寶情緒不佳時強行剪指甲,以免寶寶對剪指甲產生反感或抵觸情緒。
寶寶的指甲長得特別快,每周剪1次較好。
貼心小叮嚀
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后的指甲呈粉紅色,外觀光滑亮澤,半月痕顏色稍?,甲廓上沒有倒刺。壓住指甲的末端,甲板呈白色,放開后立刻恢復粉紅色。
如果寶寶的指甲出現以下異狀,家長就要注意了:
指甲甲板上出現白斑點和絮狀的白塊。多是由于受到擠壓、碰撞,如果指甲根部甲母質細胞受到損傷所致,一般不用處理。如果指甲甲板上出現小凹窩,質地變薄變脆或增厚粗糙,失去光澤,則很有可能是疾病的早期表現,需要到正規醫院檢查。
第38天 穿襪子、戴帽子、穿褲子有講究
由于寶寶正處于不斷生長發育的階段,身體各個器官、系統發育還很不成熟,體溫調節功能也是如此,所以有必要穿襪子、戴帽子以及穿褲子。
穿襪子
為了避免寶寶著涼,或在蹬踩過程中損傷小腳,以及避免塵土細菌的侵擾,有必要給寶寶穿上合適的襪子。在為寶寶選擇襪子時,最好選擇透氣性能好的純棉襪。給寶寶穿襪子之前,要注意事先將襪子里邊的小線頭剪掉,以免纏住寶寶的腳趾頭。另外,應注意襪子的款式是否符合寶寶的腳形,尺寸大小要合適,因為尺寸大了不利于寶寶腳部的活動,尺寸小了又會影響寶寶腳部的正常發育。
戴帽子
由于寶寶頭部的血管比較淺,沒有皮下脂肪的保護,散發熱量也就比較多,因此要注意寶寶頭部的保暖,這對減少全身熱量的散發是有幫助的。所以在季節比較寒冷的春、秋和冬季應給寶寶戴上合適的帽子,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炎熱的夏季,可以戴上透氣性比較好的帽子,這樣可以避免寶寶頭部遭到日光的照射,使寶寶感到涼爽舒適,還可防止中暑、生痱子等。
穿褲子
給寶寶穿的褲子不宜太厚,太厚容易使寶寶活動起來感到吃力,而且活動受限,進而使寶寶情緒不好、變得急躁。
第39天 安撫奶嘴的使用
對安撫奶嘴的使用,只要掌握好使用的方法和度,就能讓安撫奶嘴安全地陪伴寶寶成長。
正確使用安撫奶嘴
應根據寶寶年齡的大小選用不同型號的安撫奶嘴,不宜一開始就用較大的,這樣會因奶嘴太大頂到寶寶上腭而引起寶寶惡心、嘔吐。當寶寶2周歲以后應盡量選擇扁形奶嘴,以減輕對寶寶口腔發育的影響。
為了保證安撫奶嘴的衛生,在寶寶使用前后務必充分清洗干凈,并存放在潔凈的地方。
除此之外,還應注意不要把安撫奶嘴用繩子掛在寶寶的脖子上,繩子會對寶寶的安全產生威脅;不要使用附有金屬或其他玩具的安撫奶嘴;奶嘴的質地以硅膠為好,應具有良好的?力,而且不易碎裂為小片而讓寶寶吞食下去;在寶寶睡著時要把安撫奶嘴拿掉;要時常檢查安撫奶嘴的安裝是否牢靠,并且要?常查看奶嘴是否完整;不要隨意用別的東西取代安撫奶嘴并放入寶寶口中。
要掌握“度”
安撫奶嘴就像是一個舶來品,到底該不該使用,在醫學上常有爭論。不過大多數人認為,適當地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確實能夠使寶寶安靜下來,減輕家長等照顧者的負擔。但不能使用過度,如讓寶寶含著安撫奶嘴睡覺就是一個使用過度的例子。長此以往,寶寶會養成不良習慣,每次睡覺都要有奶嘴陪伴,一旦從口中掉出就會醒來并哭鬧不止,達到“成癮”的程度。所以,使用安撫奶嘴需要家長幫寶寶掌握一個“度”。
第40天 需要給寶寶喂水和果汁嗎
一般來說,母乳中含有維生素C,人工喂養的寶寶也可以從奶粉、復合維生素液中獲取一定的維生素C,不用額外從果汁里補充。但是,適當給寶寶喝些果汁還是不錯的。
母乳喂養時不需要
營養專家研究證實,母乳含有寶寶所需要的全部營養成份,其中包括了水和維生素,所以人們公認母乳是寶寶最完美的天然營養品和飲料。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要求:4~6個月內的寶寶只需母乳,不必加任何水和果汁,即使是炎熱的夏季,也不必給寶寶補充水或果汁。當寶寶出現腹瀉并伴有輕度脫水時,才考慮給寶寶口服補液鹽或采取輸液療法。
人工喂養時需要
因為牛奶中所含的成分,礦物質的含量是母乳的3倍,這些礦物質被寶寶吸收后,多余的部分需要通過腎臟由尿中排出,為了保證寶寶體內礦物質的供需平衡,就要求腎臟排泄多余的礦物質,所以這就需要給寶寶補充一定量的水分才能保證完成任務,水分不足腎臟就不能完成任務,否則就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為什么人工喂養寶寶時,是需要喂寶寶水喝的汁因。
尤其對于人工喂養的寶寶來說,適當的果汁可以幫助寶寶通便,而且,寶寶會感覺到果汁甜甜的,很好喝,從味覺上也能給寶寶帶來愉悅。使用稀釋的果汁,可根據寶寶的喜好調整果汁的濃度。最好在寶寶口渴或是洗澡后、戶外回家后喂給寶寶,每次喂少量。
媽媽高招
如果果汁沒有加糖寶寶也愿意喝,就盡量不加糖。如果是榨汁汁,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衛生。
第41天 給寶寶加喂魚肝油
魚肝油中含有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是寶寶生長發育時所必需的營養素,母乳喂養并且·常曬太陽的寶寶在4個月之前可以不加魚肝油,其他寶寶最好從出生后半個月內加喂魚肝油,但要注意適量。
·需添加魚肝油的情況
如果寶寶因母乳不足、斷乳或者患有慢性腹瀉、肝膽疾病、佝僂病等影響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吸收;或者缺少日照;以及生長過快使對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需要量增多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缺乏,這時候就需要給寶寶適量的添加魚肝油。
母乳中維生素A的含量高于牛奶,如果媽媽乳·營養充足、膳食平衡,乳·中所含的維生素A就能滿足寶寶的需要。而維生素D在母乳和牛奶中都較少,所以無論是人工乳喂養或牛奶喂養的寶寶,自出生后半個月起,每日須給寶寶服用適量的維生素D,尤其是對早產兒、雙胎和有上述引起維生素A和維生素D缺乏因素的寶寶,更需要額外補充魚肝油。
·并非多多益善
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每日推薦攝入量,分別為2500~5000單位和400~800單位。如果短時間內攝入大劑量,或者長時間每日攝入過量維生素A和維生素D都可引起中毒。
媽媽高招
當前市場上,還可以買到強化維生素A與維生素D的牛奶,給寶寶食用也不錯,還不致出現過量的現象。
第42天 奶痂的去除
很多爸爸媽媽因害怕觸碰寶寶的囟門,而不敢給寶寶洗頭,導致寶寶頭上的奶痂越積越多,不僅不衛生,也不好看。那么,寶寶有了奶痂該怎么辦呢?下面就交給家長們清除寶寶頭皮奶痂的方法。
用植物油清洗
首先,為保證植物油的清潔,一般要先將植物油加熱消毒,放涼備用。
然后,在為寶寶清洗奶痂時,先將冷卻的植物油涂在奶痂表面,不要將油立即洗掉,需滯留1~2小時左右,待奶痂變得松軟,然后再用溫水輕輕洗凈頭部的油污。
一般每日給寶寶清洗一次奶痂,3~5天即可消失。清洗時要注意室溫應保持在24℃~26℃,在清洗后還要注意用干毛巾將寶寶頭部擦干,防止寶寶受涼。
注意事項
如果寶寶頭發較長,應將其剪短,以便使奶痂能得到有效清理。
如果寶寶頭皮奶痂破損,則不要采用上述方法,應先每天用1%~4%硼酸溶液外洗局部,洗后涂上15%氧化鋅軟膏,或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切記千萬不要用指甲硬摳寶寶的奶痂,更不要用梳子去刮寶寶頭皮的奶痂,這樣會損傷寶寶的皮膚,嚴重時可出血甚至發生感染。
帶著寶寶去戶外活動時,應避免太陽光直曬到寶寶頭部而加重奶痂的程度
上頁下頁
第43天 寶寶口腔的護理
由于寶寶機體抵抗力較弱,唾液分泌也較少,這一時期寶寶口腔內的細菌極易生長繁殖,因此,做好寶寶口腔的護理是非常必要的,爸爸媽媽要學會護理寶寶口腔的方法。
要養成護理習慣
平時,爸爸媽媽要養成護理寶寶口腔的習慣,比如定時給寶寶喂一些溫開水,可以用來清潔口腔中的分泌物,以保持口腔潔凈。如果?以上處理,寶寶的口腔中仍有臟物或分泌物,不必著急,應讓寶寶側臥,用1塊小毛巾或圍嘴圍在寶寶頜下,爸爸或媽媽洗凈手后,用棉簽蘸上少許?鹽水或溫開水,按照先口腔內兩頰部、齒齦外面,后齒齦內面及舌頭的順序對寶寶的口腔進行清洗。由于寶寶的口腔黏膜極其柔嫩、唾液少、易損傷且易導致感染,因此在清洗時注意動作一定要輕。
平時還要每日早晚用干凈紗布或手帕蘸溫開水清潔寶寶牙齦,即使寶寶的乳牙沒有長出也要堅持。這樣做可以保持寶寶口腔內的清潔,為乳牙的萌出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給寶寶口腔護理清洗后,要用小毛巾將寶寶嘴角擦干凈。如果寶寶口唇干裂,可涂一點植物油;如果寶寶出現口腔潰瘍,可涂金霉素魚肝油,或根據需要遵醫囑涂其它藥物。
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給寶寶擦洗口腔用的物品要清潔衛生,消毒后才能使用,用棉簽擦洗一個部位后要更換另一根棉簽。在給寶寶清洗口腔時不要蘸過多的液體,防止寶寶將液體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第44天 給寶寶量體溫
判斷寶寶是否發熱最科學的方法是給寶寶測量體溫。腋下測量體溫是常見測量方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別的方法,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一下吧!
腋溫的測量
一般都是采用腋下測量的方式給寶寶測量體溫,因為腋下測量體溫既方便、衛生又安全。測量時,先將寶寶腋下的汗擦凈,再將體溫計放置寶寶腋下,夾緊約5分鐘即可。
肛溫的測量
肛溫最能準確反映機體的中心溫度,測量時不受其他因素干擾,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寶寶。所用的體溫計可以是傳統的水銀體溫計,也可以是新型的電子體溫計。測量時讓寶寶平臥或側臥,雙腿彎曲,將用石蠟油潤滑過的肛溫計前端插入肛門2.5~3厘米,測量1~2分鐘即可。
口溫的測量
口溫測量簡單方便,但準確性較差,且僅適用于具有清楚意識,不會咬斷體溫計的寶寶。測量時將體溫計置于舌下約3分鐘即可。一般寶寶剛喝完開水或冰水后測量則不準確。
貼心小叮嚀
寶寶的正常體溫是36℃~37℃,超出37℃為發熱。38℃以下為低熱,38℃~39℃為中等熱,39℃以上是高熱。對于發熱的寶寶,應每隔2~4小時測量體溫1次,以觀察寶寶體溫的變化。對寶寶是否發熱,我們還習慣用臉頰去試探寶寶的前額,以寶寶的前額是否特別熱為基準來衡量。這也是可行的,但是不要用手去觸摸寶寶的前額,因為你的手可能會比較涼,比較起來你會感到寶寶的皮膚比較熱,也就更容易誤判。最好還是應該用體溫計給寶寶做準確的體溫測量的。
第45天 給寶寶檢查視力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嬰幼兒時期既是寶寶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和可塑階段,也是預防和治療視覺異常的最佳時期。因此,保護好寶寶的眼睛要從小開始。
一般來說,爸爸媽媽可通過下面幾個辦法來檢查寶寶的視力是否正常。
用手遮寶寶的眼睛
用手遮蓋住寶寶一只眼,觀察寶寶的反映,如發現遮蓋寶寶某一只眼時,寶寶出現厭惡情緒,則被遮蓋眼即為視力好眼。
觀察寶寶是否能盯著看
讓寶寶仰臥,用一根線系一個毛絨球,舉在寶寶眼睛上方20厘米處,觀察寶寶是否能盯著看。再左右移動絨球,觀察寶寶是否跟隨著看,如能跟隨著看,說明寶寶有視力。
觀察寶寶的眼睛是否能對上媽媽的眼睛
寶寶用眼睛看媽媽時,如果寶寶不能對上媽媽的眼睛,即使媽媽前后左右移動,寶寶的眼睛也沒有變化,就應該接受視力檢查。
觀察寶寶兩只眼睛是否看同一個方向
剛出生的寶寶有時會出現對眼或者斜視的現象,這是眼睛沒有發育完全的表現,一般過幾個月就會恢復正常。有時眼睛疲勞也會出現這種現象。但如果發現寶寶的兩只眼睛?常看的不是同一個方向,就應該帶寶寶接受視力檢查。
媽媽高招
可以在新生兒的居室貼掛一些色彩鮮艷的?片、玩具,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
要注意的是,片和玩具千萬不要距離寶寶的眼睛太近,位置也應該?常更換。在為寶寶照相時,最好不開閃光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