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次寫作是在2016年12月3號,那時候大一上學期馬上就要結束了,我不甘于大學生活的單調,便想出去走走,懷著一顆旅行的心,重新看了《心花路放》這部電影,還洋洋灑灑地寫下了一篇觀后感,以此抒發自己的不安和躁動。那時的我,最喜歡的文人是古龍,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活脫脫的一憤青形象。但,我的寫作之路,也就從此開始。
過去幾個月,我把自己所有的迷茫和困惑,感悟和心得,全都寫了下來。看著自己寫過的文章,我覺得自己真的成長了好多,我變得不再迷茫,不再若有所失,即便我的未來也并不多么明朗,但我已不再抱怨,我有我的追求,我有我的人生,我有我的生活,這就夠了。我現在擁有的一切,要歸功于寫作,它真的帶給我很多,下面就簡單談談對寫作的看法。
一? 寫讀書筆記促使自己思考
閱讀是學習的一種最重要的方式,而寫好讀書筆記又是閱讀的重要過程,寫讀書筆記有助于提高你的思考力。
其實過去的我根本沒有掌握讀書筆記的精髓,讀過一本有價值的書之后,我只是提煉了一下這本書的要點,并簡要地結合我自身的經歷,又講了一遍道理。道理誰都懂,關鍵是怎么應用,怎么把道理演繹到自己身上,用于指導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才是關鍵。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過了這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
正確的讀書筆記,應該是根據這本書的某一個論點,結合自身,一定要談自己身上的東西,寫自己的文字,演繹推理出自己的道理,而不是照搬原作者。如果不是自己的文字,那你終究是在照抄,永遠就只能模仿,不能創新。寫讀書筆記這件事,千萬不能圖快,不能圖輕松,不能圖數量,要追求質量,只要能挖掘出一個屬于自己的觀點,并用于指導自己的生活,就值了。不管是學習,還是寫作,都要記住學以致用,只有學以致用,我們學的東西才真正有價值。
讀書筆記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它能讓你讀的書在你大腦中復盤,優化,進而用于實踐指導我們的生活,然后再復盤,優化,最終成為你自己的東西,這個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所以,好的讀書筆記一定會提高你的思考力。
二? 寫作倒逼自己輸入
scalers在他的《好好學習》里面提出一個很有價值的概念,輸入驅動輸出,輸出倒逼輸入。很多人覺得自己寫不出來東西,沒東西寫其實是你思想匱乏的表現,這時候就要驅動自己去輸入了,多讀點書,多旅行,多經歷一些事情,很快你就有收獲和感悟,這些不就是你的素材嗎?其實作家寫文章基本不靠靈感,當然有靈感更好,我說大部分作家的大部分文章,都不是在靈感的驅動下完成的,所以,你也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就寫一些簡單的生活感悟,或者人生理想,追求,興趣愛好都可以,慢慢你就可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相信你會喜歡這個過程的。
現在的我是挺喜歡看書的,我還是喜歡那種知識充盈大腦的感覺,讀的書多了,想法就該多了,也就想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分享出去。其實不過,很多人看書也就是走馬觀花,完全沒有數。因為真正學到的東西不能用讀了多少本書來衡量,要看你吸收了多少知識,這個量化的標準就可以用讀書筆記來計算。如果你很久沒有寫過讀書筆記了,那你可能在偷懶。所以,你完全可以用寫作來倒逼自己輸入,給自己點壓力,督促自己學更多知識。
羅胖說,2016年是中國的知識付費元年,那它也快兩歲了。這是最壞的時代,因為我們要學的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雜,這也是最好的時代,因為我們學習的方式越來越簡單。摩爾定律仍然充斥著互聯網,信息量越來越大,如今這個時代是一個焦慮的時代,世界越來越復雜,就要求我們有更高的認知去判別信息,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所以,你不學習,遲早要被這個時代淘汰,而學習注定是不輕松的,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求知欲,你很難堅持下去,所以,去寫作吧。用寫作,倒逼自己輸入,學習,提升自己,如果偶遇志同道合的朋友,豈不美哉?
三? 抓住互聯網最后的流量紅利
前天雙十一,馬爸爸請了托尼賈、吳京、李連杰、鄒市明、洪金寶、甄子丹等多位動作明星合拍了一部叫作《功守道》的電影,說是紀念中國功夫,一上映就得到熱烈吹捧,說有錢真會玩兒。我想說的是,不管馬云唱歌還是跳舞,亦或是拍電影,都不要忘了馬云是個商人,商人追求的是利益,馬云這么辛苦的唱歌跳舞拍電影,為的是什么?其實就是流量紅利。阿里和騰訊的一個非常大的差別就是騰訊有巨大的用戶流量,微信有8億用戶,阿里的流量就相對少了,所以,阿里不得不把創始人馬云捧到銀幕上,所以我們看到前幾年馬云天天到處演講,會見各種人,累成狗,這樣看來,馬云說最后悔的事就是創辦了阿里巴巴也不無道理啊。
阿里巴巴沒有騰訊的流量紅利,所以需要其他方式去平衡。其實這種方式也發生在錘子科技羅永浩身上,因為老羅是中國第一代網紅嘛,依靠粉絲效用,所以很多人都說老羅的錘子手機是吃情懷飯的,才走到今天的,這其實也是一種流量紅利的表現,當然我們不去評價這種說法正確與否。
互聯網具有強大的流量紅利,就看你能否抓住,如今巨頭壟斷了大量的流量,留給我們的已經不多了,所以,我們要留點心了。
香港第一自媒體spenser劉立飛先生就是通過寫作,在畢業之前就擁有了很多資源,現在是香港第一自媒體人,擁有兩家公司,少走了很多彎路,他能職場開掛,完全是依靠寫作。
互聯網賦予了這個時代的偉大,它使個體的能力被無限放大,所以,這是一個激活個體的時代,寫作是抓住這個機遇最好的方式,創造自己的個人IP,打造自己的品牌,你值得擁有。
這次雙十一,我干了兩件事,買了一部錘子手機堅果2,因為錘子手機有些功能很方便編輯文字,還買了個700塊的寫作課,花光了我所有的錢,我下定決心寫作了,我已經在路上了,并且可能不會停下來了。
我想,既然出來了,就沒打算回去,愿寫作伴我前行,不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