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萸薌漫
2017轉(zhuǎn)眼間已經(jīng)進入尾聲,看到大家在朋友圈紛紛曬出自己十八歲的青澀模樣,我也動手翻了一下相冊,實在找不出一張可以曬出的照片,我猜那一定不是我想要的最美年華。在害怕時光匆匆流轉(zhuǎn)的同時,卻也不得不感謝歲月的細細打磨,也許我依然沒有活出18歲時想要的模樣,但我始終努力地行走在路上,已是往之不諫,依然想裝模作樣地寫個不正經(jīng)的年度盤點,也算給2017多留下一點痕跡吧。
#我與工作#遇見·分別
工作的第二年,哭過笑過、恨過愛過,當一切都歸于平靜,反倒是無悲無喜、無怨無悔。和帝都中所有小白領一樣,過著朝九不知道晚幾的日常生活。接觸了不同的工作,也面對著未知的挑戰(zhàn)。可能是按部就班平平淡淡地做著日復一日的工作,也可能是焦頭爛額驚心動魄每走一步都看不清結(jié)果。被千方百計地為難過,也得到過贊揚和認可,遇到過巨大的瓶頸不知何去何從,也練就了一身本領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做起來得心應手。可以和同事聯(lián)合作戰(zhàn)默契配合,也可以單槍匹馬完成獨立的工作……認識了許多人也告別了許多人,由最初感嘆茫茫人海能夠相遇是多么難得的緣分,到最終人來人往聚散無常不過是過眼云煙,都是往來生命的過客,步履匆匆,用盡了最大的勇氣告別,唯愿各自安好,江湖再見。
#我與音樂#令人愉悅的憂傷
當全民開始Free Style和Hip hop的時候,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中不可自拔。6月在人民大會堂聽紅樓夢30周年音樂會,只怕87版《紅樓夢》的音樂我會愛一輩子了。9月在長安大戲院聽昆曲《牡丹亭》,喚醒了在我體內(nèi)沉睡多年的戲曲基因。為李健的一曲《父親寫的散文詩》潸然淚下,為周深郭沁合作的《大魚》黯然神傷。也漸漸從對西洋樂器的無限推崇中,回歸到欣賞民樂的精髓,依然偶奏長笛自娛自樂,同時開始自習吹簫,想象在空谷山林中的余音繚繞。
#我與影視#小愛·大愛
這一年重溫了不少老電影,余味無窮,考慮到La La Land在北美2016年就已經(jīng)上映,且在金球奧斯卡拿獎拿到手軟,雖然愛極,還是不把它列入2017年影片之列了,那今年我最愛的電影就是Coco無疑了。因為一部電影,無意中給我這個旅行愛好者提供了一份很驚艷的旅行參考,也讓我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了一個國家的文明和文化,更多的是不斷的自我反思。處在這樣一個正值想真正獨立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人生階段,總覺得自己翅膀硬了,羽翼豐滿了,可以掙脫束縛獨立飛翔。但似乎在父母眼中我們永遠沒有長大,所以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多的分歧和爭執(zhí),覺得不被理解和認同。但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唯有父母之愛可以給予自己無限度的包容,家哪里會是追夢途中的障礙,即使被全世界拋棄,回到家里便是永不打烊的補給站。
不看電視劇好多年,倒是會追隨著看一些喜歡的綜藝。本來還在猶豫應該把哪一個選為年度之最,央媽《國家寶藏》一出,所有的綜藝瞬間黯淡無光,就是他了。文案精雕細琢,字字直入人心,我?guī)缀鯙槊恳患奈锉澈蟮墓适聼釡I盈眶。其實我一直不喜歡杜甫,但看見經(jīng)歷千年歲月變遷、朝代更迭被黃土塵封的「活歷史」一件一件展現(xiàn)在眼前,我覺得我真正讀懂了什么是「國破山河在」。所以國立老師說,我們很年輕,也就只有上下五千年,盡管成王敗寇改朝換代,烽火連天多災多難,沒有斷的是華夏文明的血脈。
#我與書籍#
今年看的書不多,消遣看的小說不算,有儀式感紙質(zhì)版的書平均一個月兩本左右,看書的時間大多是在各地航站樓及飛機上。經(jīng)常性不是晚點就是航班取消,只有靠看書來抑制住我內(nèi)心狂躁不安的因子了。沒有以往強烈的目的性,比如我要學習什么,或者說大家都在看什么,所以我要看什么,完全是隨心所欲根據(jù)興趣而來。歷史類《世界小史》《歐洲史》和《希臘精神》,狄更斯的《游美札記》《意大利風光》,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沉睡的人魚之家》,蔣勛的一套講中國文學之美,葉嘉瑩先生的唐宋詞十七講,周汝昌先生的詩詞會意……沒想到自己看了這么多講詩詞的書。日常習慣性地翻唐詩、宋詞、古文觀止,學習了很多新的詩詞文章,成功新晉成為稼軒先生的鐵桿迷妹一枚。還新買了甲戌本的《紅樓夢》重讀,即便在社會這個大染缸里侵染兩年多,卻依然喜歡不起薛寶釵。總結(jié)陳詞,按照這個節(jié)奏的話2017年最愛的書應該是復旦大學出版社的《宋詞三百首全解》吧。
#我與瑜伽#自律·修煉
在運動方面我是個懶人,雖然自詡運動天賦不錯,然而總是沒有辦法始終堅持,所以能夠遇見瑜伽是件特別幸運的事情。最初覺得和跑步器械這般的健身方式相比,瑜伽會比較舒服輕松,且我本就不以減脂減重為目的,只是希望可以保持運動的習慣,讓身體機能處于優(yōu)良的狀態(tài)即可。在不斷地練習中,不僅達到了我預期所有的要求,反而讓我不斷在瑜伽中收獲了更多東西。對自我身體的認知控制,感受物與我的連通融合,放下攀比嫉妒之心,在專注平靜中修煉更優(yōu)秀的自己。終究體式練習只是瑜伽最膚淺的部分,更多是通過自律和修煉不斷精進,從而參悟關(guān)于生命的哲理。
#我與旅行#
就如同前兩天在朋友圈中說道的那樣,2017的上半年流連于成都南京上海,覽巴蜀風情,品吳越情殤。而下半年流浪在拉薩街頭,卻沒有遇見雪域高原最美的情郎。因為公司的不少業(yè)務板塊base在成都,順理成章地很經(jīng)常地出差到成都,但凡趕上能在成都度周末,我便會選擇一兩個地方去走走逛逛,今年在成都最驚喜的收獲一定是金沙遺址博物館,古蜀國商周時期的遺跡,十分精美震撼,一定要為商周時期的工匠們瘋狂打call。作為半個故鄉(xiāng)的南京,我自然也是對那一片土地愛得深沉,2016年清明去了六朝博物館和江寧織造博物館后,今年毫不猶豫地去到南京博物院和朝天宮南京博物館,算上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十朝都會的南京,經(jīng)歷過一次又一次亡國后被屠城,然后春風吹又生地建起了一座更美的南京城。至于拉薩,藏傳佛教的圣地,經(jīng)過了塔爾寺、松贊林寺,最終登上布達拉宮,縱然是高原反應,也覺得此生無憾了。
年假前先到上海會初高中同桌,然后和大學室友放浪形骸在滇西北。最為驚喜的是11月初,大學室友五人一拍即合,畢業(yè)4年后第一次齊聚在深圳。住在肉肉的單身公寓里,四年時間好像每個人身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卻其實什么都沒有變,就像重新回到了四年前。每天最先醒來的依然是玉玉,出門前最磨蹭的當屬肉肉無疑,早早躺在床上卻拿著手機永遠不知道什么時候睡著的丹丹,行事果斷拍板決斷的大姐,和隨時負責記錄下我們生活的我。單身的依然頑固地在單身,戀愛的雖有波折卻始終在戀愛,雖然我們開始感嘆皮膚不再似從前膠原蛋白滿滿,受不了通宵達旦徹夜狂歡,但其實我們都變成了更好的自己。我們訂下2018年的海南之約,期待著藍天、碧海和靚麗的我們。
#我與瑣事#
2017年我剪短了從高中畢業(yè)起就蓄起的長發(fā),也漸漸地習慣于出門前簡單化妝。最愛用雅詩蘭黛Double Wear的粉底液,Givenchy的四宮格散粉,最喜歡的口紅色號Armani紅管500,Dior唇釉373,CPB唇釉12。
喜歡旗袍及各種民國風;
喜歡到各個地方的麥當勞星巴克打卡;
拍了5000張照片,寫了4萬字的游記,打卡了10余家北京的下午茶……
還有許多未來得及細數(shù)的故事,2017年雖然不夠完美,但我從未停止追求完美的腳步。2018要繼續(xù)努力,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抽出更多的時間旅行,繼續(xù)練習瑜伽,堅持讀書和寫作,如果可以,希望可以邂逅一段美好的愛情,生活如此美好,所以要好好加油呀!
再見,2017!
你好,2018!
2017年12月3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