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戴著耳機聽民謠,不僅僅因為可以更好地欣賞吉他上跳下的音符,更重要的是,孤獨不需要他人旁觀,也不需要和他人互動,只一副耳機,便有了一個清凈無爭的世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聽民謠,那單純的樂器奏出的是令人慰藉的天籟。總有那么一支音樂讓你陷入回憶,總有那么一段歌詞讓你豁然開朗,也總有那么幾位歌手讓你感覺自己并非孤身一人。
少年不知愁滋味,寧賦新詞強說愁。年少的我們,涉世未深,總以為已然嘗得了世間百味,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并融入這個世界,殊不知幾次鎩羽而歸之后,是否還有不改的初心?于是逐漸明白,生活不止詩和遠方的田野,更多的是眼前的茍且。雨后的汽車,不在的戀人,還有那一段未結果的愛;迷失的精神,崩塌的信仰,還有那一縷秋后的濃煙,陳鴻宇唱的是每一個青年的悶騷和真摯,他的歌是一首首淺斟低唱的詩,讓我們觸摸著這個世界,同時也認清了踟躕迷茫的自我。仰望著早春的樹,打開遠方的來信,感受著暮色蒼白,叩問著心靈感慨。當你為凡塵之事煩躁不安時,點開他的歌,聽他把煩惱化作詩句,聽他把小憂愁娓娓道來。
有人選擇心平氣和地梳理困惑,有人則偏愛烈火澆油似的一吐為快。積郁的情緒需要霎那間的釋放,不滿的心情需要大聲宣明,這便是陳粒教給我的道理。在她的世界中,有自由,有獨立,有追求,還有一絲小放縱,活得灑脫且不憋屈。一度以她為偶像,因為其所唱的正是我所不敢想的。在這樣一個近乎癲狂的世界,每個人都被逼到瘋魔,很少有人吐露心聲,釋放壓力,更多的則是忍氣吞聲、委曲求“全”。期許、失落;贊賞、抱怨,等等等等,今天的我們已然為自己包裹了太厚的盔甲,還需要三緘其口,隱藏內心的委屈嗎?說出來,也許當我們大聲說出來時,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再不羈的人生,最終的那刻頓悟還是來自于心靜自然涼時的精神升華。之所以說楊猛是民謠圈兒里的一股清流,是因為他的歌詞雅致脫俗,且不失大氣,褪去現世的浮華和虛假,他的音樂世界中有的是負雪蒼山、天南明燭,有的是落松霜雪、月朗星稀,那是一個纖塵不染的可觸世界,那是一個清幽明靜的玄意境界。聽他的歌,總會有一種釋然開闊的心情,優美的歌詞驅使我們守望寧靜,悠然欣賞遠山近水,傾心感受娑婆人世。拂去心之塵垢,期求抱得真常。行到水盡處,坐看云起時,楊猛的歌指引著一條皈依的路,皈依自然,皈依本真。
如果你想邀請孤獨,期求孤芳自賞,那就聽民謠吧,因為那里有一個驅逐了所有煩惱的自在桃源;如果你想趕走孤獨,勇敢上路,那也聽聽民謠吧,因為它是一劑治愈憂愁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