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天就要跨年了,感嘆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是封城的第七天,又感覺時間異常慢。不知不覺中竟生出兩種心情,矛盾,又沉悶。
封城這七天,對于我來說,無疑是焦躁的。吃飯、睡覺、做核酸已成為無奈的日常。無數次想去做一名志愿者,為我們的城市盡一點綿薄之力。可是看著年邁的媽媽,我不能讓她一個人在家里,實在不放心。
無力感、頹廢感將我包圍,時間中穿行的是我的嘆息。“什么時候才能解封呢?”媽的提問時不時在我耳畔響起。真想回答這個問題,可是又有誰知道答案呢?
看著每天確診的數字在變多,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禁扣問蒼天,“難道這是時間的禮遇嗎?”我想,應該不是。
多好的城市啊!多么樸實的民眾啊!應該被溫柔以待才是。時間還是慢慢在走遠,一句話都不說,原來,緘默是它的名字。
終于有好消息傳來:今天有四個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了。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早上做核酸檢測排隊時,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大家:“明天給每家每戶免費發菜”。門口的大姐又說:“現在可以登記買菜了,需要啥菜有專人去買。”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忽然感覺有些開心。本來已經準備好了“彈盡糧絕”之后的應對:即使吃白水煮面,吃咸菜數著吃,也不會覺得苦。因為我們和千千萬萬的西安人一樣,都是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戰斗。只要能戰勝疫情,一切都值得。
對面(一墻之隔)小區的一個人正被救護車接走。漆黑的夜里,亮著燈的窗口忽然間響起同一個聲音:西安,加油!西安,加油!西安,加油...我的淚水忍不住滑落,是擔心,是難過,同時也是祈福,愿他(她)早日回來。
此時的夜靜得可怕,連月亮也避而不見。彼時的夢想以及熱愛,在生死面前,一切都變得微不足道。
今晚我本想接著看毛姆的《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可我卻打開了另一本書——約翰?巴勒斯的《眾鳥歸來,春野,陽光》。而這本書里的文字莫名地治愈,我忍不住朗讀起來。
“這正是眾鳥歸來的時期。一兩種或更多的耐寒或半馴化品種的鳥,如歌雀和藍知更鳥,通常在三月抵達,而比較珍稀的、美麗的鳥到六月才成群出現。就像每個季節都會格外照顧鮮花一樣,不同的鳥類也會得到時間的禮遇。蒲公英會告訴我燕子何時歸來;紫羅蘭會告訴我棕林鶇何時出現;延齡草盛開的時候,我就知道春天開始了。”
我沉浸在這段文字的美妙中,暫時忘卻了身處的境遇。我知道我們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可能荊棘叢生,可能是一段讓人喘息的陡坡,也可能是一座雪山...無論怎樣,我們都不怕。我們身后有強大的祖國,有來自兄弟城市的援助。我相信,我們手挽手,肩并肩,一定會走過這極寒地帶,一起走進春天里,去接受陽光的洗禮,感受眾鳥歸來的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