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記得是何時看過一句話說——青春就是用來揮霍的。于是在自己的青春歲月便心安理得的吃喝玩樂,沒有目標、沒有奮斗,拿著一份安穩的國企工資過著毫無靈魂的生活。
? ? ? ?90后有一種對成功的解釋是“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便是成功”,而作為80后的我,在過去茫茫經年,甚至不知道到底追求怎樣的人生,可悲至極,何談成功!
? ? ? 如今已過而立,悔不當初。心中曾有那么多美好的愿景,卻被懶惰習慣早已拋諸腦后,如今只能看著新生代有為青年心生各種佩服和羨慕。
? ? ? ?若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我可能還不會有如此深刻體會。今天的“果”真是你昨天的“因”選擇而來,我曾埋怨過天,抱怨過命運,可仔細想來,不過是曾經不夠“明白”的自己只配獲得這樣的選擇結果。于是從抱怨變成了如今的感恩。
? ? ? ?很小的時候看書本上說,苦難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我不以為然。一直生活得衣食無憂,自然無法體會這句話的內涵。時至今日,我仍認為自己未經歷過真正意義的苦難,只不過遭受了生活給予的一個小磨礪。但僅僅是這樣的磨礪,卻收獲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同時也發現曾經那個存在太多不足、根本就不優秀的自己。
? ? ? 孔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其實比知人更難一籌。我們總是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又或者明知自身缺點卻不以為然,甚至不愿去改正。不碰壁、不發覺路越走越艱難,基本都愿意渾渾噩噩、得過且過下去。畢竟,與改變世界相比,改變自己才是最難的。
? ? ? ?所以,很感激在這樣一個雖然尷尬、但為時也不算太晚的年齡,命運敲了個警鐘(盡管方式有些“簡單粗暴”),讓我能重新審視自己,思考如何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也算得上是一筆豐厚的收獲。
? ? ? 近幾日清明祭祖,跑遍了自己祖輩、母親祖輩的墳頭。讓我感受更深的,是聽家中長輩說起先祖們曾經那些做人處世的良善品質。所謂能得祖先保佑,其實背后是對優良傳統或家風的繼承與發揚,若世代傳承,自然能得先祖們“顯靈”庇護!
? ? ?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時至中青年,韶華已逝,只能莫等閑,又白中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