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6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
文/小田
正德年間,濟南府有個馬商,姓王名城。他常年在外地販賣馬匹,家境很是富足。
他的妻子張氏,年方三十歲,有幾分姿色,居家料理家務。二人育有一個女兒,名喚秋荷,時年只有10歲。
有一次,王城販賣馬匹歸來。夜宿酒樓時,他看中一位花柳女子,遂將她買下,又雇了個轎子欲將她運回家。
不過,這花柳女子雖出身低賤,但卻看不上王城。一路走來,那女子蘇氏是哭哭啼啼,王城抱得美人歸卻是樂在眉梢。
妻子張氏,早知王城有納妾之心,心里憤憤不平。她年方三十,又因常常獨守空房,不免有些寂寞。
有一日,張氏實在無聊,便去集市上閑逛,卻跟鎮上的閑人王猛撞了個滿懷。張氏一時驚慌,不知所措,一時羞紅了臉頰,王猛卻樂在心里。
且說這王猛是個游手好閑之人,喜歡拈花惹草,雖然家境一般,但卻喜歡出入青樓。因有一張花言巧語的嘴,倒是哄騙了很多女子。
不僅占盡女子便宜,還騙得了許多銀子。如今那張氏和自己撞了個滿懷,直撞得他肉癢筋麻。
王猛此時彎身下腰,將張氏的手帕撿起交給了她。張氏羞怯怯接了過來,卻見那王猛長相英俊、風流倜儻,不禁更加羞怯,拿著手帕轉身走了。
只是一面,王猛便對張氏茶不思、飯不想,梳洗無心、夜不能寐了。
隨后他拿出白銀3兩,求鎮上媒婆李三娘幫忙打聽張氏。
這一詢問,才知那張氏是馬商王城的正妻。只是王城常年在外經商,冷落了家中的美妻。
王猛知曉后,又給李三娘2兩白銀,求她幫忙牽線,欲要結識張氏。李三娘看出了他的心思,瞥了他一眼,笑了笑后應了此事。
正所謂:錢使鬼推磨,良心有幾何?
那李三娘拿了銀子,便借故到張氏家登門拜訪了。李三娘將張氏女兒秋荷支開后,便將王猛所托一事說了??勺尷钊锸剂喜患暗氖?,那張氏臉頰一紅,居然點頭一口應了!
原來那張氏本就寂寥,那日與王猛撞了個滿懷后,王猛的俊朗、帥氣就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了。
而正是這一次的滿懷邂逅,成就一樁孽緣,后來釀成一樁命案,好好的一個家就此毀了。這是后話,我們繼續講:
李三娘看這樁美事已成,辭別張氏后笑呵呵走了。王猛得知此事后,拿了幾匹綢緞和首飾,便偷偷來張氏家拜訪了。
男有情、女有意,這晚王猛就在張氏家里住下了。
從此之后,王猛便常常偷偷來找張氏。雖然這二人很是隱秘,不過,這世上可沒有不透風的墻,兩個人私會的事兒恰被張氏女兒秋荷撞見。
王猛得了美人心,便開始以各種理由借錢。張氏從不拒絕,要多少借多少。很快,家里的銀子就所剩無幾了。
不過,王猛并沒有還錢的意思。
一日,張氏得到書信,夫君王城近日便會到家。可王猛借走的銀子還未償還,夫君質問起來如何作答?
再有,自己與王猛私會的事兒,夫君要是知道了,定會休了她扭送官府,這該如何是好?
清醒過來的張氏后悔不已!
她將夫君要回的事兒與王猛說了。王猛害怕借錢的事兒敗露,更怕他與張氏的丑事被王城得知,怕是有十條命也難抵了。
當下便與張氏說道:“只有讓王城閉嘴,你我才會安心?!?/p>
“那如何讓我夫君閉嘴?”
“投毒,害了他!”
張氏聞言吃驚不已,王猛又說道:“他若活著,你我都沒好下場!”
張氏思忖片刻,終是應了。二人歡愉片刻,王猛偷偷溜出張氏家。
再說馬商王城,與小妾蘇氏很快到了家門口。王城跑進屋內去找妻子,欲要讓小妾給她行禮。
張氏心猿意馬,得知夫君已將小妾接回了家,心中更是有氣,便對王城一頓責罵。
王城一看形勢不對,便領著蘇氏去了東廂房。他心說:“等妻子心情好了,再行跪拜禮也不遲!”
當晚,他欲要與蘇氏共睡一床,卻被蘇氏趕出了屋子,連被褥都扔了出來。王城喊門,那門卻被蘇氏從里面鎖了。
王城無奈,又去找妻子張氏,不過張氏也把他攆了出來。
王城實在沒法,自己去側房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李三娘將砒霜偷偷交給了張氏。要說這李三娘也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張氏托她買砒霜,她起初是左右為難。
不過轉頭想想,倘若不幫麻煩更大,倒不如讓王城閉了嘴安生。
張氏拿了砒霜后偷偷放入湯碗里,后叫來女兒秋荷端著兩碗分別給王城和小妾。
那小妾蘇氏心中怨氣難消,哪有心思吃飯?便推脫不吃。秋荷又端著送給了爹。
王城餓了,端起來就吃了。他正和女兒秋荷閑聊,突然腹中如刀絞一般,不多時,口鼻流血,倒地不起了。
秋荷見了驚慌失措,邊喊邊去找娘。蘇氏聞言開門出來了,不久后張氏也跑來后,張氏就去質問蘇氏。蘇氏一看王城死了,她再三解釋,可張氏就說是她害的。
爭執不下,張氏便將蘇氏告到了縣衙門。王縣令升堂問案,那張氏一口咬定就是蘇氏投的毒:“她嫌棄我夫君,不肯嫁他,心中有恨,便對我夫君起了殺意,還望大人明察!”
蘇氏是個外鄉人,剛到此地就攤上這么大的事兒,一時亂了心神,不知如何作答。
縣令了解一二后,便將二人收監了。王猛暗箱操作,拿來金銀對衙門上下是一頓打點。
再審時,縣令沒怎么盤問,對蘇氏就用了酷刑。那蘇氏抵不過疼痛,只得委屈招供了。
真兇張氏被放出,而剛進門的小妾蘇氏成了替罪羊,被押入大牢等待發落。
兩日后,適逢巡撫王大人來到濟南府。翻閱卷宗時,就看了剛剛發生的這樁命案。可他反復查閱卻覺得此案蹊蹺。
詢問王縣令時,縣令一個勁兒哆嗦,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王巡撫一拍桌子,下令重審此案!
蘇氏流淚滿面,不停喊冤。王巡撫謹慎行事,后從張氏女兒秋荷口中發現了線索。
接著,張氏與王猛私通、李三娘從中牽線的事兒也浮出了水面。
王巡撫又將王猛緝拿歸案,張氏怕了,李三娘也有些膽怯,唯有王猛還在抵賴。
“既然是投毒而死,那湯面是誰做的?”王巡撫問道。
“大人,湯面雖是我做的,不過砒霜是那蘇氏投的,小女并不知情,是賤妾蘇氏害死了我丈夫!”張氏還在狡辯。
“大人!那日秋荷在門外喚我,我并未開門,不曾接觸過那兩碗湯面。再說,如果小女想要毒害王城,何不半路將他毒死?倒比在家中方便了許多!”王巡撫聞言覺得有道理,后又詢問秋荷。
張氏不停給女兒使眼色,秋荷不敢言語。王巡撫一拍驚堂木,秋荷怕了:“那日我娘做好湯面,讓我交給小娘和爹爹。小娘不曾開過門,我就端給了爹爹。爹爹怕是餓了,盡數將湯面喝下。我父女二人正在閑聊,忽然爹爹口鼻流血,聞見我喊聲后,小娘這才奔了過來。還有,我娘曾與王猛私通,被我撞了個正著,還有那李三娘,常常來我家與娘親談事,不過每次都讓我回避?!?/p>
此話一出,李三娘第一個癱了。張氏沒想到女兒會全盤托出,登時也癱軟在地。
王巡撫一聽,心里明白了:“這分明是張氏與王猛做了丑事,怕被丈夫王城得知,兩人是串通一氣,毒殺了王城啊!”
他一拍驚堂木,又質問張氏:“秋荷不過是個孩子,豈會編造謊言?你如實向本官招供,便饒了你皮肉之苦!”
張氏已知事情敗露,哪里還敢隱瞞,遂將經過如實說了。
李三娘和王猛嘆息一聲,接連招了。王縣令收受賄賂的事兒也浮了出來。
王巡撫下令:張氏凌遲處死,王猛執行死刑,李三娘杖打二十,沒收王縣令贓款,停職送朝廷查辦,小妾蘇氏無罪釋放,明日送回原籍。
蘇氏聞言不停磕頭拜謝。可秋荷如今沒了爹娘,又該如何處理?王巡撫犯了難。
“秋荷,你可還有親人?”王巡撫問道。
“除卻爹娘,再無親人了!”秋荷言罷兩行熱淚流了下來。
“我有一位義弟,膝下無兒無女。他與我關系甚好,不如你做他女兒吧!”
秋荷已無親人,既有人家收留,總比流落街頭要好。于是秋荷跟著王巡撫走了,在王巡撫引薦之下,那位義弟將秋荷收養了。
那秋荷很是懂事,深得爹娘歡喜。那爹娘本是厚道人家,家境也富足,又是王巡撫引薦,他們對秋荷如同親生一般,秋荷的日子也總算是安生了。
結語:
只因張氏與王猛的一次邂逅,卻釀成了一樁毒殺親夫的命案。張氏為圖一時的快樂,既害了親夫,又害了自己,還親手毀了完整的家,不過最無辜的還是女兒秋荷。
筆者希望這則民間小故事,能給諸位看官敲響一記警鐘:為了家、為了孩子,千萬不要只圖自己一時快樂,而做出害人又害己的事兒來!
畢竟,孩子最是無辜!
本故事完!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還請大家幫忙點個贊,謝謝!
文中圖片來自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