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麗江,確實有很多值得寫的。
剛下火車,就能看到一塊大大的宣傳牌上寫著“依法繳納古城維護費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來到古城的面前,第一關要面對的是80元的古維費。古城每個入口都有人把守,甚至還有穿著特警制服的工作人員。關于這個“古維費”的歷史據說是來自于“聯合國”,因為麗江古城被聯合國評定為“人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要征收這個費用,就算住在古城里面的客棧,想要進去也必須得交費。這么大的古城總會有那么一些小道是沒人愿意守的,因此,購買古城維護費的只能是旅行團。好在把關的人每天下午六點鐘準時下班,所以晚上進城就不收費了。茶
我們在客棧老板的帶領下,穿過羊腸小巷,避開了收費關口,繞了很大的彎進入了古城。和大理不一樣的是麗江古城巷道比較窄,青石板的道路蜿蜒曲折,也許是每天踩踏在這路上的人太多了,鋪在地上的青石板如打磨過一樣光滑,像這樣的石塊有很多。出于對環境的保護,不能行一切車輛,很干凈,在這里你幾乎看不到一根煙頭,甚至一片紙屑。青石板,紅木房,房子和庭院都種有花卉植物,旁邊一條小溪流水漴漴,一副和諧而悠閑的畫面。盡管淡季,但到處都能看見慢悠悠邊走邊拍照的行人。
古城五步十步一個客棧,之所以不叫賓館酒店,是因為這里的房子是以前“納西”民族保留下來的古老建筑,房子內外能看到的地方都不會出現有現代化的家具。青磚瓦房,庭院閣樓,大紅燈籠,雕欄木砌,人走在二樓的腳步聲格外“踏實”。在門上有精美的雕花,在庭院顯眼的位置還能看見民族的圖騰。小客棧沒有木床,直接把床墊鋪在地板上就好。現代人把它完整租下來,只允許簡單改造,心靈手巧的“掌柜”還會添加一些吊床,茶桌,種植杜鵑或者玫瑰,使整個庭院充滿古色古香。在這里的小客棧多如牛毛,外面不能打廣告牌,因此夾縫巷子里的客棧真的讓人很難找。
麗江的日出大概在七點多,冬天的麗江室外還是有點冷的,基本都在10度以下,商鋪和人都睡得很晚,商鋪白天開門營業的不算太多,游人就更少了。在這里,你見不到擁擠的車輛,也見不到匆匆的行人,只有在午飯的時候,你才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在小溪旁的餐廳吃飯。
這種慢悠而且不喧鬧的環境要比大理好得多。在大理,街道都停滿了車,路上不是汽車喇叭響就是電動車響,像走在一個菜市場里。在麗江,你會明白古城的本質應該如此,需要我們慢慢觀摩,靜靜欣賞。
它的巷道并不直,相機很難拍出古城的美,僅僅一座房子不叫城,但是想拍出一條街道,只能登高。古城有個叫“嵌雪樓”的地方,算是古城最高的建筑了吧,在這座城樓能俯看到古城的部分街道。因為是古城的原因,房子的高度只能完整的保留下來,不能加高。到了晚上,城樓在燈光的裝飾下,像金子一般閃亮。
玉龍雪山
來麗江的第二天,我們伙伴四人決定先去玉龍雪山。然而天公不作美,那天早上麗江城區下起了小雨,陰冷陰冷的,來到了玉龍雪山腳下,海拔3500米的地方,就不是下小雨這么簡單了,霧氣遮住了山頂,只能看到半山腰,云霧繚繞的雪山看上去增加了一些神秘感。上山的路剛剛有鏟雪車走過,因此司機也不敢開很快,結過冰的路面濕滑,公路盤著雪山而上,一夜之間,銀裝素裹,松樹上都掛著雪,地面也雪白一片,以前只能在照片上看到的場景終于兌現了,樹木皆已失色,原本青蔥的綠樹在雪的籠罩下黯然失色,整個眼前就是一種沒有生氣的慘白。我們當中的三個廣東小伙表示很美,同行的東北小伙完全是帶著對比的心態來欣賞,作為一個東北人,嘗試一下來南方看雪。。
我們下來踏雪,拍照。然而車外實在寒冷,我們沒呆多久就上車了。
雪山腳下,是一個叫“藍月谷”的地方。藍月谷因為水底下大量礦物質沉積的原因,水看起來是藍色的,而且清澈見底!遠看平靜的湖面就像一塊藍寶石,藍月谷的水是活的,因此,在這冰凍的天氣下,并沒有結冰。白雪覆蓋下的藍月谷靜止了,風吹也吹不動,站在橋上拍照,背景宛如一張海報。
藍月谷的積雪有點多,踩在雪上,能聽見“吱吱”的擠雪聲,沒多久,雪和冰水就滲進鞋子里,腳就是僵硬的,舉步維艱。靜止的藍月谷美得讓人不想走,我們來得早,還能看見完整無損的冰雪路面,那種美,是活在小學課本“大興安嶺”里的美。慢慢的,人多了,蓬蓬松的雪地踩滿了腳印,毀了大雪一個晚上的苦心。
因為大雪,纜車暫停營運,我們等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乘車點,幸好雪后來沒有繼續下,不然,有可能這一趟就白來了。
我們從海拔3500米的地方乘纜車,目的地是4506米,一千米的高度差。纜車走得并不慢,很高,8個人一臺的纜車,纜車稍微抖動一下,人就有失重的感覺,外面的霧氣太重,纜車里除了看到雪以外就沒別的了。約二十分鐘,到站了,開始感覺到了有點耳塞,腦袋有點脹,趕緊打開氧氣罐吸上一口。山頂上的空氣冰冷而稀薄,如果沒有口罩和,會呼吸得很辛苦。
走到室外,寒風凜冽,海拔4500米的玉龍雪山大雪紛飛,能見度很低,大雪打在防寒服上擲地有聲,打在臉上頭暈腦脹,不敢張說話。頭一次看雪,頭一次登雪山就遇上了大雪。本以為不下雪的情況下,天氣晴朗,白雪皚皚的山頂會何等的壯觀,登雪山看麗江全景會是多么心曠神怡,但是這場云霧繚繞的大雪澆滅了我們的熱情。就算拍照,也沒有很好的背景風光。盡管也沒有陽光,但室外厚厚的積雪依然很“灼”眼,沒有太陽眼鏡的話,眼睛會很難受。山頂的環境確實很惡劣,風大雪冷,山高缺氧,我們上到那的時候手腳都麻木了,整個人都不好了,都說南極氣候惡劣,現在到的山頂都這樣了,終于能明白“環境惡劣”是怎么一回事。
我們三個此行的目的就是看雪,盡管在山頂上沒能有漂亮的景色可言,但能體驗一把暴風雪,不枉此行。
麗江千古情
麗江千古情是一臺大型的歌舞劇,是一個叫宋城的文化公司打造的一個真人歌舞劇。
麗江千古情講述的是納西民族的來源,馬幫時代的艱辛,木府時代的繁榮等等,主要宣傳的是納西民族的文化。“宋城演藝”幾年來打造過“宋城千古情”“泰山千古情”“麗江千古情”“三亞千古情”等千古情系列的文化產品。他們的目的應該是希望通過舞臺現場表演的這種方式達到文化弘揚和宣傳,正如叫你看一本書,你會很不愿意,叫你看一臺戲,你就比較樂意了。
“千古情”的宣傳標語是“一生必看的演出”
這個宣傳很牽強。
“千古情”的表演以納西傳統舞蹈為主,舞臺千變萬化,時而在地上冒出,時而在天上飛來,時而兩側蹦出,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它的舞臺究竟藏了多少東西。場景的切換,燈光,道具做得恰到好處,甚至你都無法分辨它的場景是真的還是假的。有瀑布有樹有花,直到水汽撲面而來,才意識到這水是真的。
如果你喜歡民族舞,如果你喜歡看穿著漂亮戲服的美女,如果你喜歡看充滿高科技的舞臺,千古情挺適合。
千古情的表演建立在高科技的舞臺基礎上,就像你看一部《阿凡達》《霍比特人》這樣的高科技大片,然而電影除了特技還有演技,電影特技的銜接可以處理得天衣無縫,千古情的舞臺特效就是把電影的特技拆開,再在熄燈的情況下一塊一塊的拼接上去,所以,如果真要對比的話,現場的表演只能用比電影真實來形容。
千古情可以類似春晚,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沒機會感受春晚的舞臺,但是,千古情我們還是能消費得起的。
攻略:叫客棧老板帶進古城,免掉80塊錢的古維費,古城的住宿很便宜,兩人間的客棧也就六七十塊錢,但是古城里面吃的還是比較貴的。
玉龍雪山,最好要跟團,單獨去的話很不方便而且更貴。報團的話一定要砍價!學生證還有優惠。。
千古情的觀看門票也是可以講價,總之古城除了80的古維費不能之外,其他的門票基本都能講價,一定要貨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