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理解的成本一般都是所謂的付出,也就是自己花掉的金錢時間等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
可經濟學家可不這么認為。他們覺得這些東西都已經付出去了,已經是過去的了,已經沒有價值了,所以不能說是成本。于是他們給出了成本德另一個定義。就是你選擇一個東西,從而導致失去的其它機會中價值最大的就會。聽著是不是覺得很傷腦筋。
比如說你買房,成本就是你不賣的其它東西中價值最高。還是有點難以理解。
再比如你選擇在事業單位工作,失去的是創業的收益。也許現在大家能明白一點點了。
為什么會這么定義成本呢?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工作每時每刻都是在做選擇,人生的樣子就是通過你自己的選擇雕刻出來的。
按這個邏輯,人生是有成本的。你選擇了這個,而放棄了的那個就是你的成本。在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選擇的。對于成本也沒有多想。于是乎,大部分人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也就是失去了,有意義生活的代價。
雖然說這就是遠方和詩,但萬一實現了呢!
這個萬一讓人感覺人生原來就是一場多賭博。
不過還有另外的邏輯推敲。
你要讓自己配得上那個選擇。
隨時隨地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才是最重要的。